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旅游为现代人发现美、感知美、理解美营造了良好的空间,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导游,作为沟通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的重要的服务中介,对于提高游客旅游审美有重要的作用。根据旅游者的美感发展阶段,导游对于旅游者的审美引导,应达到三大目标。而为了实现这三大目标,导游应注重自身美学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席勒认为人性中存在着两种基本要素,即人格和状态。人格是保持不变的自我同一的理性形式,而状态却是人在时间中经历的变动不居的感性内容。由此就产生了两种相反的要求:前要使多变的现象世界具有统一的形式,后要使空洞的形式具有实在的内容,这就是所谓的理性冲动和感性冲动。但是这两种冲动各自的自面性造成了人性的不完满和不自由,为使人性实现完满和自由,他提出了第三种冲动-游戏冲动,游戏冲动的对象即“活的形象”,“活的形象”就是美。席勒认为,人只有在审美的游戏活动中才能实现人性的本质,因此美就是人性的完满实现。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大纲》指出高中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什么是美?从字源学看,根据《说文解字》羊大为美,认为羊长得肥大就美。另一种看法是羊人为美。从原始艺术图腾舞蹈的材料看,人戴着羊头跳舞才是美字的起源,美字与舞字与巫字最早是同一个字。如果把这两种看法统一起来,就可看出,一方面美是物质的感性存在,与人的感性需要,享受感官直接相关;另一方面,美又有社会的意义和内容,与人的群体和理性相连。  相似文献   

4.
:美不是一种物质实体而是一种价值。审美对象的物质内容与它的审美价值无直接联系。审美对象的自然物质内容仅是一定审美价值借以表现的物质载体 ;审美对象是由审美价值及其物质载体所构成的矛盾统一体 ,其中审美价值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审美价值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表现。示差性是审美价值的最终来源 ,这是美的最基本的社会功能 ,是美的真正的社会本质。对立原理形成审美价值内部的两极结构  相似文献   

5.
审美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高级精神活动,是人类自身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认知与超越。审美能力又是人类所独具的,审美是以人的心理为基础的。虽然人们在审美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美感具有差异性,但是审美无意识、审美感知、审美直觉、审美情感、审美想象、审美理性等心理活动却是构成人类审美经验活动的几种最基本的心理要素。准确把握人类审美心理活动生成过程中的特点和规律,将对人们审美能力的提高有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论科学美的感性力量和科学美教育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肯定科学中关的存在,重视科学美教育,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之一。科学美作为美的形态的一种,科学美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子概念,具有美和审美教育的最基本的“感性”特征,科学美教育的功能和价值追求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审美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数学美是科学的本质力量的感性与理性的显现,它是一种真实美,是发现真理、反映客观世界并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科学美。因而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以数学美的特征为基础,探索了数学分析中的审美因素,研究了在数学分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席勒认为,美是人性的一个必要条件,人性是人的天性的和谐统一,在人的天性里存在着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这两种冲动。人是否具有人性,就是看这两种冲动是否和谐统一。然而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人作为主体能动的发展实际上就被转换成了物的可改造性。表现在教育活动的领域中,我们实际上又以理性认知取代了人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席勒美育思想关于人性的探讨对当前人教育思想的建构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美育德”指向的是美和善的关系,追求的是美和善的和谐统一。向善和爱美是人的社会天性,也是存在方式,人类离不开善和美的生活。善和美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皆源自人性的内在需求和生命自身的自由追求,都是生命存在的根本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善与美是共通的,两者相互融合、相互依存,善是美的基础,而美是善的表现形式。基于善和美的相通性,美才得以育德,德才得以育美,这是“以美育德”的逻辑起点。审美教育实质上是唤起受教育者审美经验的过程,而审美经验的展开过程同时也是道德教育的过程,美育主要通过深化道德认知、升华道德情感和坚定道德信念等方式促进道德心理结构的发展和完善,从而达到“以美育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文学作为人类审美文化的主要形式之一,它对人的审美教育作用是通过多方面的途径体现出来的。归纳起来,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对人的审美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形式美教育,形象美教育,思想美教育和情操美教育。文学的审美教育功能也对我们的文学创作提出了要求:而当代中国文学的表现却似乎难以体现这一要求。所以,我们呼唤一种更为深刻有力的人道主义情怀的作品能够在中国重新出现。  相似文献   

11.
教育教学史印证了贺拉斯的“寓教于乐”观点的准确性。接受审美才能“寓教于乐”。审美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性、完善人格。在教学中采用“寓教于乐”的方法,通过审美发掘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化世界的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12.
德国古典美学审美解放的理论有两个特点 :一 ,它是基于对人的理性本质公设的逻辑结果 ;二 ,它在意向结构上不是对人本身欠缺的反省 ,而是对外在于人的困境的鄙弃。之所以由德国审美解放无法达到自由 ,原因在于德国古典美学是以认识论来担负价值论 ,使之最终沦为了审美乌托邦。  相似文献   

13.
季水河先生的新《新闻美学》建构的新闻美学体系将新闻活动纳入人类审美实践这一总体框架中来探索新闻活动本身所蕴含的美学意义,带来了学理的纵深层次的发掘,并从多维研究视角和传统超越上进行研究方法的创新,是实践美学开拓性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美源于感性,美本于人生,美是人类对理想生活的一种希望、一种憧憬,是人类不断追求的历程,也是人类不懈追求的结果,是人类在追求中发展起来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传统美学偏执于"形上"与"形下"两端,或为追索虚空的所谓美的本体,而忽略了人的生存、人的存在;或执着于对主体与客体作孤立的、静止的、精细的分析,以偏概全.以致翻覆不定,陷入迷惘.正本清源,返朴归真,关注人的生存,致力于感性的完善,还人以美的感觉,发挥美的启"真"导"善"功能,在物欲横流的市场经济社会中,给感性的个体以审美的关怀和美学的指导,引导人们走出个体独立后的孤独和精神世界的空虚,这是时代对美学的呼唤.  相似文献   

15.
研究中国美学的若干方法论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现当代美学,大体上说,是“西方美学在中国”,其时代大背景是“西方文化在中国”。这里的“西方美学”主要是指西方的传统认识论美学,而不是由康德道德形上学(神学)所突破的道德美学本体论。后者正是架接中国心性哲学美学,即道德形上学哲学美学的直接参照系。美学学科应有两种不同形态:哲学体系型美学与诗性智慧型美学。当务之急,是引入康德的美学智慧(美是道德的象征),去梳理、建构中国道德美学本体论;诗性智慧型美学是中国美学的特长,我们已洞开大门。我们面临着一体两面的难题:一方面要建构道德形上美学(外),另一方面又要相应地转换思维方式(内),“合内外之道”,这才是我们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美学和古希腊美学都是和谐美的典型,但是二者又有很大不同.它们产生的社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美学理想和个体幸福观都有很大差别.通过对二者的比较,我们就更能清楚地认识中国美学的特点,有助于继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美学.  相似文献   

17.
实践美学将人类的实践活动作为美的根源 ,强调实践对于美的唯一意义 ,这使它面临一个基本的难题 :如何解释人类对天然之美的喜好。这一难题是现实的———当今人类更为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谐和 ,更是历史的———相较于西方传统美学 ,中国传统美学更加强调人作为自然之一部分的方面。其实 ,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属自然的一面 ,并未被马克思所忽略。这一以人的自然性存在为基础的本然美学 ,对于消解美学研究中的西方中心论 ,创建 2 1世纪新的美学体系 ,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儒家社会生态美学思想与道家自然生态美学思想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儒家美学与道家美学作为贯穿中国美学史的两条主线,从不同的角度共同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平衡发展.儒家美学侧重强调社会生态的平衡和稳定;道家美学侧重强调自然生态的平衡和健康,它们对于今天建设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在很多方面都有着积极可行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70年代以后,生态美学在美英等国初露端倪,上个世纪90年代起迅速发展。国内从两年前开始关注“生态美学”,但缺乏深入研究。其实,马克思、恩格斯早就对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有所论述。马克思有力地批判了导致自然与人异化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力主“异化的扬弃”,重建自然与人的和谐关系。恩格斯则以其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美学受儒家诗教的影响,总是把审美与道德纠缠在一起。20世纪上半地,中国学从西方引进美学,形成了支撑美学学科的独立原则:“超功利性”和“形象的直觉”。这两个原则不仅支撑了中国独立的美学学科,把美从道德的纠缠下解放出来,而且承担了新化运动“借思想化以解决问题”的启蒙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