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黄节的《蒹葭楼诗》描绘了晚清到民国四十年问的外忧内患,诗人“平生之志与业略具于是”。本文结合具体的诗歌分析了诗人对“蒹葭”的深情浓爱,九死不悔的追寻努力,对国家、人民,对自己理想、节操的无限珍爱。反映了诗人济世康民之志难以实现的困境,更体现由这遇合无期的困境中伸展而出的意志的执著和精神的无限向上性。  相似文献   

2.
托马斯·哈代的小说被翻译成各国文字,甚至被拍成电影和电视片,受到各国人民的追崇和喜爱.其实,托马斯·哈代还是位伟大的诗人,他的诗歌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今天,在各种新派诗如潮涌的诗坛中,带着几分乡土气息的哈代诗为何会日益受到众多的文人和百姓的珍爱?也许是因为人们体会到哈代那可贵的真挚、质朴的诗风吧.  相似文献   

3.
解缙(1369—1415),字大绅,江西吉水人。明永乐年间,任翰林大学士,主持编纂《永乐大典》。解学士自幼聪敏,不同凡人。他写的诗,多机智,幽默,人们很是喜爱。我们欣赏几首。一日,少年解缙在街上和小伙伴玩耍。由于下雨路滑,解缙不小心跌了一跤,小伙伴们都笑了起来。解缙从地上爬起来,摇头晃脑吟起诗来。这一下,伙伴们更是笑破了肚皮。可当他吟完最后两句,伙伴们追将过来,解缙边笑边跑,恐被追上。原来,解缙在诗中把自己比作了凤凰,而把伙伴们比作了牛,诗为:细雨落绸缪,砖街滑似油。凤凰跌在地,笑杀一群牛。解缙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母子相依为命。为了要县令免除他家无力承担的  相似文献   

4.
陶葆贤,字慧寿,湖南安化县人,两江总督陶澍的第四个儿子,生于道光二年七月,殇于道光十一年九月。陶葆贤虽然只活了九岁,但聪明伶俐,勤学好问,能诗能文。 陶葆贤从小学习书法,四岁时,“能踞地作擘窠大字”。他记忆力非凡,老师曾“为之授句,读五经各数百字,顷刻既背诵无遗。”五、六岁时,学业日进,“尤好问,遇事必穷其原委。偶师为讲解字义,举论语偏旁言字谓:言,出于口,  相似文献   

5.
<正> 李颀是盛唐诗人,生于武后天授元年(六九○),约卒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七五四)以后。①开元二十三年(七三五)中进士。他比王维、高适、李白等都大十多岁。其诗固不能与此辈相伉,然己入盛唐之音,被后人视为盛唐一大家。《全唐诗》存李颀诗三卷,计一百二十四首,另收逸句两句,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李颀的全部诗歌创作。  相似文献   

6.
兰茂,字廷秀,号止庵,又称和光道人。今昆明市嵩明县杨林镇人。他生于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卒于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享年八十岁。他一生绝意仕进,骨气奇高,誓不与封建统治者同流合污,终生隐居故里,以行医、教学为业。清翰林院侍读李澄中在《兰先生祠堂碑记》中说他:“少有大志,潜心理道,淹通经史,  相似文献   

7.
黄节先生是中国近现代爱国志士、诗人、学者,笺注了大量魏晋六朝诗歌,《阮步兵咏怀诗注》是黄节的经典注释之一,学术价值甚高,成为阮籍诗歌研究的必备参考资料。本文先分析黄节先生的笺注动机,了解其人其学。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其笺注渊源、体例与方法,并总结归纳其笺注特色,从而窥晓黄节先生《阮步兵咏怀诗注》的学术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8.
有唐一代,是我国文学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一时名家辈出,群星璀灿.其间有不少名家来到了湖州,留下大量有关湖地风光的瑰丽诗篇,但出身在本地的却很少.按《嘉泰吴兴志》编撰者谈钥的分析,“三百年间人物见于史册者反不逮昔,盖唐都长安,东南人物之仕显者率迁迩焉,岁久而为土著.”大概就是这个原因,唐代这么多诗人中,见于地方志的湖籍人士,只有长兴的钱起、皎然,武康的孟郊,吴兴的沈千运,沈亚之和大道士李冶等少数几个.这里先谈谈钱起的生平和他的诗歌创作.  相似文献   

9.
清代乾隆年间,甘肃有两位诗人曾被袁枚在《随园诗话》中称道过,一位是狄道的吴镇,另一位是武威的张翙。张翙,字凤扬,号桐圃,武威人。约生于乾隆十五年(一七五○)。乾隆三十四年(一七六九)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户部郎中。出为江西吉安府知府,调湖北荆州府知府,护理荆宜施道,历宜昌府知府,郧阳府知府,湖南长沙府知府。卒年不详。著有《念初堂诗集》四卷,嘉庆初刊行。潘挹奎的《武威耆旧传》卷三《刘明府统张太守翙合传》中,叙述了他的生平。  相似文献   

10.
初见韩梧,是他的妈妈拉着他的手,把他引领到我面前。他没说一句话。他特有的微笑,静静地开放在脸上。 我带回了他的诗稿。 读他的诗,我好像第一次昕他说话,是对我,也是对自己。他在用诗倾诉,向我,向I刍己,向所有的人。这倾诉是真实的、真诚的。 他说“大地是妈妈/我是树”。这树喜欢“仰望蓝蓝的天空”,“我拼命长高/叶子滴下汗珠”;即使别的树已“在我脚下/我未低头看着树/我还是仰望天空”(《望天树》)。向往成长,一股向上的力量充盈于字里行间。 他有不少诗反映着“成长”的主题。生日这一天,也许最富于成长的意味。刚刚进入少年阶段,既…  相似文献   

11.
试谈近代史上禁烟抗英的英雄林则徐和他的诗,以这位伟人的人格和精神启迪后人。有关他的诗论及文章不多,此文浅探尝识,识其人,见其精神。读之,使人进一步认识这位近代史上爱国诗人,而受到一定教育。  相似文献   

12.
著名的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同时又是一位诗人。他从17岁开始写诗到91岁搁笔,75年的悠长岁月和他丰富多彩的人生阅历,给他留下了相当丰厚的诗词作品。在叶老数以千首的诗歌中,有不少是讲教育的篇章。其中有讲教育思想的,有讲语文教学的,有题赠老教师和师范毕业生的,也有讲师德修养的。教育家与诗人一身二任,所以,以诗言教,以诗论教,便成为叶老诗歌创作的特色之一。 1 叶老的教育诗,强调教书育人。这是教育的根本宗旨。  相似文献   

13.
李贺的时代 一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在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中说:“李贺诗很值得一读”。那么,李贺是怎样的一个人?他的诗为什么很值得一读?这是值得认真研究的一个问题。 李贺,字长吉,河南昌谷(今宜阳县)人。生于唐德宗贞元七年(七九一),卒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八一七)。他的寿考不长,只活了二十七岁;他留下来的篇什也不多,不过二百多篇。然而李贺的诗名却可以和一些大诗人并列在一起而无愧色。北宋时宋祁评唐人诗  相似文献   

14.
穆旦作为本世纪40年代现代主义代表诗人,其历史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他深入生活,反映现实,冲破题材禁区,力求开阔视野,在热情赞颂的大潮中唱出了丰富的思想和冷峻的忧患意识。在创作方法上,穆旦努力追求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5.
元代伯颜丞相是功臣名将,同时也是一位文质高厚的诗人。他原系蒙古八邻部人。其曾祖述律格图,事太祖,为八邻部千户。其祖名阿刺,承袭父职,兼断事官,平忽禅有功,得食其地。其父晓古台从宗王旭烈兀开西域.伯颜即长于西域。至元初伯颜奉旭烈兀之遣入朝奏事,世祖忽必烈见其貌伟、听其言历、遂将他留用在  相似文献   

16.
历代的边塞诗人,凡赴新疆者,无不留下许多诗句。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所处的地位和认识问题的角度不同,因此涉及的面与着重点亦不尽一致。或是注重军旅生活,或是垂青于自然风貌,各具千秋。而能够详细、广泛和严谨地描绘新疆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却不多见。清代末年的萧雄独树一帜,将笔墨伸向了不为前人青睐的民间“生活琐事”,写出了颇有特色的西域民俗诗,为我们研究新疆的民俗开阔了视野。本文试图对萧雄的生平、成书的过程及其《西疆杂述诗》中的民俗诗特点和价值,进行初步的探讨,望同好者赐教。  相似文献   

17.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都有自己色彩斑斓的故事.那些故事,也许有的威武雄壮,气吞山河;也许有的朴实无华,平常得如一把泥土……不论如何,当我们细细品味时,其实各有各的魅力,各有各的滋味.全国优秀教师、红桥区西青道中学数学教师姚家诗和他的学生之间的故事,虽然普普通通,但充满魅力.“带指标”来的孩子有人如是说:南开、耀华招一流的学生,区重点中学招二流的学生,轮到我们一般中学只能招四流五流的学生了.轮到姚老师带的学生就更差一截儿了:他班的学生不是本校教职员工的孩子,就是方方面面“关系户”的孩子,他们都指名点姓要到姚老师的班里.有人戏称这些学生都是“带指标”来的孩子.  相似文献   

18.
何其芳是我国当代的一位著名诗人和文艺理论家。从诗人的角度来看,标志着何其芳一生进程的诗集是《预言》和《夜歌》。他的《生活是多么广阔》和《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这两首诗堪称其心灵美的双璧,诗艺美的姊妹篇。  相似文献   

19.
星疲月倦觅归程,幽咽虫鸣似诉心.客满中宵妻未寐,灯明午夜母常颦.心萦杏圃情怀重,梦入桃林雨露深.百岁育人成伟业,莫辞瘦骨渐嶙峋.这首诗名曰《夜归》,你猜作者是谁?他自号"教头",又常有"雅兴"吟诗作对,且内容多关教育,因而人们称他的诗为"教育诗".他,就是衡阳市教委主任周克皓.  相似文献   

20.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样一个事实:作为诗人的顾城在他生命最后时刻的表现是不那么光彩的,是远离诗歌的一种纯病态行为。所以,顾城的死不能算是他精神上的涅般木和殉诗,而只是一个杀人者带着幻灭和忏悔之情的自戕。既非“天才”的陨落,亦非“童话”的破灭。今天,当我再次提及这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