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寒风吹彻     
在我周围,肯定有个别人不能像我一样度过冬天。他们被留住了。冬天总是一年一年地弄冷一个人,先是一条腿、一块骨头、一副表情、一种心情……尔后整个人生。我曾在一个寒冷的早晨,把一个浑身结满冰霜的路人让进屋子,给他倒了一杯热茶。那是个上了年纪的人,身上带着许多个冬天的寒冷。当他坐在我的火炉旁时,炉火须臾间变得苍白。我没有问他的名字,在火炉的另一边,我感到迎面逼来的一个老人的透骨寒气。他一句话不说。我想他的话肯定全冻硬了,得过一阵才能化开。大约坐了半个时辰,他站起来,朝我点了一下头,开门走了。我以为他暖和过来了。第二…  相似文献   

2.
我们总是渴望生命的狂欢.如灵之舞动一般。带着生命的激情.带着灵魂的潘透,带着青春的飞扬……然而,现实总是在羁绊精人的思想,人的自由,人的情欲。在寒风吹彻的冬天夜晚,有多少人能够放下一年的事情,像作一样用自己那只冰手.“从头到尾地抚摸自己的一生”?  相似文献   

3.
我曾在一个寒冷的早晨,把一个浑身结满冰霜的路人让进屋子,给他倒了一杯热茶。那是个上了年纪的人,身上带着许多冬天的寒冷,当他坐在我的火炉旁时,炉火须臾问变得苍白。我没有问他的名字,在火炉的另一边,我感到迎面逼来的一个老人的透骨寒气。  相似文献   

4.
寒风吹彻     
但在我周围,肯定有个别人不能像我一样度过冬天。他们被留住了。冬天总是一年一年地弄冷一个人,先是一条腿、一块骨头、一副表情、一种心情……而后整个人生。  相似文献   

5.
张莲敏  张荣 《考试周刊》2014,(38):38-39
在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现代散文选读》中,节选了一篇新疆作家刘亮程的《寒风吹彻》。这篇文章相对于传统散文来说,教学有一定的难度。一是篇幅过长,结构难以处理;二是内涵深厚,关于苦难的解读深刻含蓄,学生不易理解;三是题材是西北乡村生活,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有距离感。本文旨在探究《寒风吹彻》的教学环节及教学设想。  相似文献   

6.
授课时间:2010年1月5日下午第六节 地点:深圳市罗湖外语学校高二(12)班 课时:1课时 师:上课之前我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在座的同学到过西北没有?想去么?  相似文献   

7.
在《寒风吹彻》中,刘亮程利用如椽之笔将自己深刻的生命体验——生活中的孤独无助、不被理解,独自忍受疾病、衰老、死亡等带来的恐惧,等等——毫无掩饰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向读者展现了人的生命的本真状态和尊严。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读透文本,由文本进而认识生命的本真状态,体验生命的本质,理解生命的真谛,进而解决"人为什么活着"和"怎样活着"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两大方面分别对《寒风吹彻》中悲悯情怀的三重超越、人间真情的三阶提升作了比较全面的探究性解读,力争从心理和情感两个层面对作家作品作出立体的解读,从而进入到作者内心,感受其情感形成及其变化的心理诱因,并品味其行、意、情、思是如何积淀、酝酿最终外化为诚挚纯净的文学语言的。对作者的立身行事、文思情路有一个较全面的认知。对素以深沉绵邈而著称的刘亮程的这篇名文,作出悲悯性的文化解读,是一个艰难而又不乏阅读快感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寒风吹彻》一文被选人各种高中教材,足见其价值和意义所在。它是作者刘亮程散文中唯一篇写冬天的,但作品呈现出的风貌给人留下永恒的记忆。“在沉静中加过一番回味,情感才由主观的感触变成客观的观照对象,才能受思想的洗炼与润色,思想才能为依稀隐约不易捉摸的情感造出一个完整的可捉摸的形式和生命。”刘亮程正是在回味三十年的人和事的基...  相似文献   

10.
注重个性化教育是当代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寒风吹彻》是一篇有独特个性的散文,是作者刘亮程大西北生活与思想的记录.传达了他关于生命的独特感悟,即对生命苦难的体验。  相似文献   

12.
彭晓红 《语文天地》2013,(10):22-23
情感的参与是实现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支撑,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没有碰撞就不可能形成有意义的学习,这也是课堂教学的本质。传统的指令性讲解和分析,其弊端就是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消失,学生成为被动的倾听者,对文章的理解和解读被埋没,这样的课堂教学抑制了学生自由体验精神的有效释放,影响了课堂效率,导致学生疲惫厌倦。所以语文课上经常出现的教师慷慨激昂、满头大汗,而学生不买帐,一脸漠然的情况必须转变。可以肯定地说,一名成功的教师,要累在课外,而不是课内,在课堂上“累”的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相似文献   

13.
<正>增加"回顾反思"环节,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教育部审定2013)的一大亮点。新教材对"解决问题的策略"内容进行的调整是:从三年级开始,降低难度,加强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的认识和体会,并在相应的课时中呈现"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之类的问题。《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二学段问题解决方面的目标中也明确指出:能回顾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刘秀娟 《考试周刊》2011,(20):133-134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英语教学中提问是必须和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作者分析了提问的重要性,以及怎样恰当地设计问题,同时提问的时候教师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并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分析在英语教学中怎样灵活运用提问这一手段,使英语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1.用“鱼骨图”梳理出文章结构,并获得一种快速分析文章和构思文章的方法.2.用“矛盾法”引导学生对文本发问,把握作品主题,鉴赏作品丰富的意蕴.[教学重点]“寒风”和“吹彻”在文章中的丰富内涵.[教学难点]作者对生命的虚无认识,以及对生命充满悲情的独特审美.  相似文献   

16.
正《寒风吹彻》词句诗化意蕴丰沛,学生大多爱读且易被感动,但限于阅历积累和理解鉴赏能力,往往对其然和所以然不甚了了。笔者所知也极有限,但读后总有一种言说的冲动,急切地想把那温暖炉火告诉我的,告诉学生。一、无边无际无孔不入的寒风中,一隅温暖最感幸福读《寒风吹彻》,眼前常浮现这样的画面:海水冰冷幽暗,无边无际,一只毛发纯白的北极熊趴在一小块浮冰上,疲惫地舔着自己受伤的前  相似文献   

17.
杨静 《文教资料》2014,(12):39-40
《今生今世的证据》是刘亮程的散文名篇,自被选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以来,引起了不少学者和师生的广泛关注,作者试走近其人、其文,提出自己的教学设想。  相似文献   

18.
王立辉 《现代语文》2014,(10):44-45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选了刘亮程的两篇散文,一篇是必修一里的《今生今世的证据》,一篇是《现代散文选读》中的《寒风吹彻》。这两篇文章都选自于其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 在介绍刘亮程或做课外延伸阅读的时候,不少教师都认为刘亮程是乡村牧歌的吟咏者,他笔下的黄沙梁就是世外桃源,用以和城市文明对抗。往往有例为证:“住在村东头的人,被早晨的第一缕光照醒了,这是一天的头一茬阳光,鲜嫩、洁净、充满生机。做早饭的女人,收拾农具的男人,沐浴在一片曙光中,这顿鲜美的阳光早餐,不是哪个地方的人都能随意享受的。”(《村东头的人和村西头的人》)还有“我一回头,身后的草全开花了。好像谁说了一个笑语,把一滩草惹笑了。”(《剩下的事情》)确实,这些句子里呈现出来的自然与人的轻松、自在、和谐的关系,就是《桃花源记》里的“良田美池桑竹”和“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然而我们不能不看到《剩下的事情》后面的文字:“我活得太严肃,呆板的脸似乎对生存已经麻木,忘了对一朵花微笑,为一片新叶欢欣激动。”“以后我觉得,我成了荒野中的一个。”就在同一篇文字里,就已经体味出这乡村的荒凉和人生的苦痛。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11月底,笔者参加了一次地市级教研室组织的八所重点高中的"同题异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研讨的篇目是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教材《现代散文选读》中的《寒风吹彻》。但听完课后,大家发现,两个不同学校的老师在不可能集体备课的情况下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思路却大同小异,都以文章的标题为切入点,分析文章中"寒风"的含义和"吹彻"的内涵,并根据文章  相似文献   

20.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旧知识只有进入获得新知的周转,知识才能在学生心中活起来,学生才能越学越轻松。引而弗牵《寒风吹彻》题目意思分析了,也算带着学生总结出了“寒风”蕴指的四种冬天:自然的冬天、生存的冬天、灵魂的冬天、生命的冬天。说“也算”是因为,知识的获得并不是全班热烈探讨的结果,上课没有形成全班讨论的交响乐。有些学生似乎兴趣不浓,他们或许还不明白,但教师迫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强行使之参与把这个知识灌了进去,但知识没有活在他们心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