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辑之术,古已有之;作为专门学问加以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综观编辑学理论的原理论、方法论和史论三部分,方法论是取得成果较少的一个部分,不少论文,仍止于对“术”的罗列。粱衡积数十年新闻工作经验,著有“新闻三部曲”,内中对宏观编辑学提出诸多创见,担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之后,更  相似文献   

2.
1981年,35岁的梁衡在散文<秋思>中激情洋溢地写道:"天高云淡,万山红遍,秋色给人的是深沉的思索,是收获,是胜利,是到达彼岸后的欢乐","一个人只要是献身于一种事业,一步步地有所前进,他的感情就应该和这大自然一样的充实".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报业市场化改革使报纸的角色发生了转变。现在,它不仅是信息传播的中介,而且是相对独立的经营实体,既要管宣传,又要管赚钱。这一角色的转换,在促进报纸自身素质及经济实力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政治家办报”是我国新闻学术体系的重要命题,但对其内在涵义、实现手段、检验标准诸方面的界定,学术界长期付之阙如。 甘惜分教授主编的《新闻学大辞典》中对“政治家办报”作如是阐释“这一词语的一般含义是指无论什么报纸通常都是由政党、政府政治集团和政治代表人物创办,是政治家办报。...  相似文献   

5.
“政治家办报”是我国新闻学术体系的重要命题,但对其内在涵义、实现手段、检验标准诸方面的界定,学术界长期付之阙如。 甘惜分教授主编的《新闻学大辞典》中对“政治家办报”作如是阐释“这一词语的一般含义是指无论什么报纸通常都是由政党、政府政治集团和政治代表人物创办,是政治家办报。...  相似文献   

6.
1987年,国家新闻出版署成立后,梁衡曾长期担任主管报刊的副署长。在任期间梁衡本其管理之责、学之智、记之识9有关背景知识请读参看本刊已发表的梁衡研究系列篇之一、二),对报刊出版管理的许多重大问题作了深入的理论探索,并用以指导实践,可以毫不夸张地说,20世纪90年代 以来我国新闻出版业的繁荣有序,凝结着梁衡的心血,本拟从三方面对梁衡在这一时期的理论思考结晶作一番初步的梳理,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7.
陈蕾  成青华  刘菁 《当代传播》2001,(5):56-59,47
记者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记者必须具备特定的个人及职业修养。现代社会是信息的社会,人们对政治、经济、文化知识、新科技等方面信息的需求如同时刻不能离开空气一样。作为专门为人们提供信息的记者,其工作无异于提供空气,至关重要,能否保证空气的新鲜、洁净,取决于记者自身的修养。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记者既要对当时的人负责,也要对以后的人负责,能否做到这一点取决于其自身的修养。记者背靠强大的社会舆论,拥有一种无形的威慑力量,被称为“无冕之王”,能否善用手中的权力,还是取决于其自身的修养。那么,记者究竟应该具备…  相似文献   

8.
1989年梁衡出版了自己的新闻专集《没有新闻的角落》(之后这本新闻集成为梁衡新闻三部曲之一),这部新闻集中收录了曾发于报端的新闻和散落的采访笔记。在重编时又加注了独白,展示了作者当时的愤怒与喜悦,对人事的谴责与尊敬,及具体的构思技巧与写作过程。新闻是个“易碎品”,今天绞尽脑汁写出的稿件,转眼就成了明日黄花,因此许多名记者的新闻作品集也多是出版社对作者的安慰,或是作者对自己工作的纪念。梁衡的初衷也是以这本集子纪念那段平凡的岁月,未料到这本新闻集子出版一年内竟然又重印了两次,并被许多报社买去做教材,得到…  相似文献   

9.
独具个性色彩的三种身份 在中国新闻事业的长河中,优秀的新闻记者可以说层出不穷;结合新闻实践对新闻理论潜心研究,在某一领域中有所建树的学者也不在少数;在高层管理岗位上为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并卓有成就的则不多,能将这三者集于一身的,梁衡是颇具代表性的一位.  相似文献   

10.
如果以1996~2010年为跨世纪的时间跨度,目前我国编辑队伍可以分成四批:1965年之前参加编辑工作的。现在年龄为55岁左右,到2010年在70岁上下。这一阶层的编辑,由于历史的原因,多数在资深及老牌出版社中,其中少部分担任领导或在决策阶层。1966~1976年“文革”期间大学毕业的,现在年龄在45岁上下,到2010年为60岁左右。这部分在各级出版社都占一定比重,多数是中层领导干部。“文革”后到80年代末大学毕业的,现在年龄为35岁左右,到2010年在50岁上下。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学研究之方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从国家教委1994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公告中得悉,由华中理工大学钱文霖编审主持的科技编辑方法论研究荣获三等奖。据悉,编辑领域中的研究获科技进步奖在我国尚属首次。 在现代社会里,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取决于信息的传播、思想的交流,科技编辑肩负科技信息的导向与把关责任,辨识真伪、防止错误信息流于社会是科技编辑义不容辞的职责。随着科学技术一日千里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创立审处科技信息的方法。在钱文霖编审领导下,华中理工大学、湖北科技出版社等单位的一批科技编辑经过十余年的从实践到理论、从个别到一般的长期积累,终于创建了科技编辑方法论。  相似文献   

13.
日前从国家教委1994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公告中得悉,由华中理工大学钱文霖编审主持的科技编辑方法论研究荣获三等奖。据悉,编辑领域中的研究获科技进步奖在我国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14.
从新闻报道的角度来说,广义的新闻图片包括新闻照片、新闻图表、图示以及新闻漫画等视觉表现手段。[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的社会中,电视是一种较重要的新闻传播媒介,而电视新闻的出现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电视传播的传统格局。既方便了受众获得信息,又提高了受众获得信息的速度。如何使电视新闻具有吸引力,使受众对电视新闻产生浓厚兴趣,电视新闻编辑就是其关键。本文通过对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要点的分析,以期能对广大从业人员更好地编辑制作电视新闻有所帮助,从而更好地为受众服务。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高度分化,科技编辑怎样发挥学术作用、提高出版物质量,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科技编辑方法论应运而生,另辟蹊径,探寻各门学科共同遵循的一般规律,构建了一批普适的方法,并在实际运用中显示了方法的威力。 本书是国内出版的第一本关于科技编辑方法论的书,汇集了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学报编辑部和其他科技期刊十多位同志的部分研究成果,用以为科技编辑方法论的深入研究和广泛运用“导扬”(鼓吹宣扬,引发助长)。  相似文献   

17.
一字之差到公堂——谈谈“关键词”问题关于“新闻官司”问题已经讨论了那么多,有些朋友和读者建议探讨一下怎样加强新闻工作的自我保护问题。这个问题从“新闻官司”的角度讲,也就是如何防止打官司,万一出了差错怎样避免打官司,而真的打起了官司又怎样争取不输或者少输官司这样的问题。在我们这组系列文章中,实际上已经贯穿了这个内容。在“面面谈”的最后一篇文章中,只着重补充一个问题,就是在新闻中对于结论性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18.
我们在<系列论证之一>(载<编辑之友>2000年5期)中已经论述了如何确定编辑定义的属.属反映了概念对象的一般性、同一性、共性.定义虽然本质上是要反映对象的特殊性,但不能孤立地反映特殊性.特殊性必须与共性相联系,才能比较,才能确定,才能表述.好比一位母亲有三个儿子,我们要表述三个儿子血缘上的个性,必须首先明确他们在血缘上的联系(共性、同一性)--他们都出于同一母体.他们的个性不过是同一血统共性之下的差异,即同中之异,从血缘上给他们定位、定义,必然以他们共同的母体作为联结点.知道了同,才能把握异.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一在先,二在后;母生子,母在先,子在后;属生种,属在先,种在后.商品是资本的属,所以,马克思写<资本论>从商品开始.著作(或再创性著作)是编辑的属,我们分析编辑概念也以编辑的属--著作(或再创造著作)开始.明确了定义的属,就明确了种差分析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就可以从属的分析向种差的分析过渡.  相似文献   

19.
中国和俄罗斯的图书馆学家都认为比较图书馆学的方法论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方法体系由哲学方法、泛科学方法和部门方法三个层次组成。比较方法是该学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比较图书馆学研究所要使用的其他所有方法的方法论原则。在对比较图书馆学的方法论及方法体系的研究方面,俄国学者已走到了中国学者的前面。  相似文献   

20.
丁海宴 《现代传播》2002,(4):97-100
提问 ,“设计”在数字社会 (亦称非物质社会 )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从质的变化角度讲 ,传统意义上的“设计” ,是指一种周密的设想、计划和计算 ,目的是为获得各种满足人们需要的固定、有形和美好的产品 ,所达到的功效也可以计算和测定出来。现代意义上的“设计” ,则逐渐迅速地与艺术的思维接近。同时 ,“设计”过程也正在与艺术的创新融合 ,成为“一种无目的性的、不可预料的和无法准确测定的抒情价值” (MarcoDiani语 )和种种“能引起失意反应的物品” (AlessandroMendini语 )。由此 ,人们越发感觉和意识到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