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有残余听力的听障儿童来说,儿童时期是发展他们听话、说话能力的关键时期。当然,对于他们而言,学习口语有着许多不利因素,如听力缺陷、语言学习的被动性、不愿与人交际的心理障碍等。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听障儿童学习口语还有着许多有利因素,如由于听力缺陷而产生的生理补偿,使得他们在视觉上较一般儿童更敏感,具备更细致的观察能力;听障儿童使用手势语等作为思维和交流工具,虽抽象能力差,但是形  相似文献   

2.
特殊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特殊教育实践提出的必然要求,目的是使残疾儿童获得最大的教育效益以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利用非智力因素,发挥非智力因素的教育作用,注重他们的情感、兴趣、意志、性格等心理因素的训练和培养,将有助于智障儿童的缺陷补偿,有助于促进儿童的可持续性发展,有助于开发他们自身的潜能,使他们真正享受到教育的权利。  相似文献   

3.
<正>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超过2000万人,由于留守儿童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他们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尤其是家庭教育等方面出现严重断层或缺位。一、"留守儿童"心理现状令人担忧留守儿童因缺少家庭教育和关爱而性格内向孤僻、思想行为怪异,影响学习和品德的发展决非个别现象。(一)家庭"分裂",孤独胆怯由于城乡差距、人多地少等因素,中国部分农民涌向城  相似文献   

4.
目前,对儿童的情感忽视已成为一个普遍问题,但因其难以判定,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部分儿童因缺乏足够的关注和及时的回应而形成了心理创伤,影响着他们健康成长。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往往面临更严重的情感忽视问题。情感忽视会使留守儿童出现情绪问题,缺乏安全感,引发不当行为,影响身心健康等。影响因素有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例如长期与父母分离、祖辈难以顾及他们的情感需求以及学校师资匮乏等。据此,从家庭、学校、政府和社区多方面提出干预建议,以期改善留守儿童的情感忽视情况。  相似文献   

5.
特殊儿童家庭亲职教育需求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105名特殊儿童家长为调查对象,研究了他们的亲职教育需求状况,以及亲职教育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特殊儿童家庭亲职教育需求是迫切的、广泛的,其中,家长最需要的是社会资源方面的讯息;影响特殊儿童家庭亲职教育需求的因素较多,包括家长性别、家庭所在地、家庭经济收入、儿童年级水平、儿童残疾类型、残疾程度等,其中家庭经济...  相似文献   

6.
陈冉 《考试周刊》2012,(31):181-182
儿童创造能力的发展,取决于相应的知识、敏锐的观察力、强烈的好奇心、浓厚的兴趣、丰富的想象力、灵活的思维能力和顽强的毅力等多种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同时获得良好发展的结果。美术活动恰恰能够为学前儿童提供培养上述各种能力的条件。儿童美术教育不是为了从小训练和培养美术大家,而从真正的意义上讲,是为了启发儿童的想象和提高他们的创造性,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儿童美术教育是对他们实施创造性思维教育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对城乡结合部的桂林力创小学3个教学点的832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和笔者长期的教学观察手记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流动儿童与非流动儿童的学习绩效存在比较大的差别。多次转学、城市生活适应性、教育资源差异、监护人的文化水平等是影响流动儿童学习没有非流动儿童好的主要影响因素。社会各界和各级政府应关心流动儿童的成长,为他们提供更多教育资源,使他们能与城市儿童一样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8.
教育安置方式与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整群取样法对北京市1164名流动儿童,525名当地儿童及流动儿童主要来源省份的568名农村儿童进行问卷调查,考察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现状及其与教育安置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北京当地儿童相比,流动儿童社会文化及心理适应不足,但与农村儿童相比,他们的社会文化适应更强,但心理适应不佳;公立学校流动儿童在社会文化和心理适应上都明显优于打工子弟学校儿童;控制了性别、年龄、来京时间及家庭经济地位等影响因素后,教育安置方式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仍然有显著预测作用,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社会文化适应更好,自尊更高,且更少产生孤独、抑郁等心理适应问题。  相似文献   

9.
杨洁 《中学教学参考》2011,(24):106-107
适龄儿童进入学校后,他们都有着对生活的美好向往,都希望有着丰富多彩的未来。但是,由于遗传、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有些孩子不幸成了智障生。他们的智力低于正常儿童,在认知、情感、个性和意志形成方面也与正常儿童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心理攻击主要包括忽视、拒绝、威胁儿童和否认他们的心理需求;强迫、控制行为涉及父母侵犯儿童权利,干涉儿童事务,对儿童进行无理惩罚,缺乏理性指导,过度反应以及控制儿童。这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和社会适应性造成负面影响。心理攻击的表现形式、影响因素、作用机制和预防已成为父母养育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1.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对儿童行为进行问卷测评。对学习障碍与学习优秀儿童的行为问题进行了对比分析,寻求儿童学习障碍的行为制约因素。结果显示(1)学习障碍男童在多动和违纪两个因子上评分显著高于学习优秀男童;在社交退缩和攻击两个因子上,两组儿童得分的差异接近显著水平;学习障碍女童在多动、违纪和攻击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学习优秀女童;在抑郁和社交退缩两项因子上得分的差异接近显著水平。(2)多动与攻击、违纪等多个问题行为存在显著的相关。由此得出结论:学习障碍儿童存在较多的行为问题,这些问题行为都是影响他们学习成绩的因素。其中,多动是导致儿童学习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此,可采用无条件积极关注,改变认知等措施来帮助学习障碍儿童矫正不良行为。  相似文献   

12.
简析制约聋校语言教学的因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聋童最大的学习困难是学说话和语言文字,这些困难会因儿童失聪程度等不同因素而有所差别。在语言学习方面,他们对于了解抽象词语、复杂的语句结构、不熟悉的概念以及学习写作和阅读都会有困难。为使这些儿童的智力得到发展,尤其是在解决问题方面,语言能力的  相似文献   

13.
使用自己编制的《儿童发展状况调查问卷》对小学251名有效被试做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结果发现:1、他们最需要帮助解决的困难是学习上的困难,其次是改掉坏习惯,再次是心中的烦恼;2、"小饭桌"儿童在生活状况、习性、幸福感、求助等方面的得分低于正常家庭环境的儿童;3、留守儿童渴盼亲情;4、"习性"、"生活状况"、"求助"、"幸福感"是显著影响儿童习惯和学习的重要因素。建议:社会、政府有关部门、学校和家长要协同改变处境不利儿童的生存状态,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  相似文献   

14.
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等方法.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状况不佳,对他们的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以农村留守儿童所处的整个成长环境为背景,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维角度剖析影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因素,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郭丽 《中小学电教》2009,(6):160-160
<正>在教学工作之余,总在不断的思考到底是什么因素困扰着留守儿童,使他们在学习上不求上进或难以进步,在组织纪律上松懈。通过几年的观察,实践总结,以为困扰留守儿童因素  相似文献   

16.
在拼音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儿童身心特点,善于挖掘拼音课程所蕴舍的兴趣因素,巧妙运用画、玩、说、做、写、唱、看、比等灵活多样的教育手段和方法,使儿童爱学、学会、会学,为他们创设充满成功体验的学习过程,引导他们走上自主快乐、主动探究的学习之路.趣字当头,让拼音教学成为儿童乐学的起点.  相似文献   

17.
在拼音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儿童身心特点,善于挖掘拼音课程所蕴含的兴趣因素,巧妙运用画、玩、说、做、写、唱、看、比等灵活多样的教育手段和方法,使儿童爱学、学会、会学,为他们创设充满成功体验的学习过程,引导他们走上自主快乐、主动探究的学习之路。趣字当头,让拼音教学成为儿童乐学的起点。  相似文献   

18.
儿童阅读应考虑他们的共性需求和个体需求。共性需求主要体现在育人根本任务、民族文化传承和心理发展规律三个方面;个体需求主要取决于他们的性格特点、阅读习惯、阅读能力等。教师应根据儿童的阅读需求,帮助儿童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促进每一个儿童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9.
学校里总有这样一类学生,他们学习成绩差,不合群,上课无法专心听讲。作为教师,怎样才能走进他们的心灵,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呢? “特殊心理儿童”一般是指心理上和一般儿童不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由于某些社会因素、家庭因素、生理因素或教育方法不当等,这类孩子在许多方面表现出与其他儿童不大一样,诸如自我意识强、不合群、不爱学习、不能遵守正常的学校、社会秩序等等。“特殊心理儿童”几乎从受教育起就伴随着呵斥、嘲笑、辱骂甚至体罚。因此,教师应当给他们以心灵的呵护。有了这种爱,教师的教育、品德、知…  相似文献   

20.
正教学设计要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不同的教学内容也有一些共性的因素,如内容是否贴近儿童的生活现实,教学环节是否适合他们的学习心理等。"长方形面积计算"在教学时不但要考虑这些因素,而且还要融入学生几何学习的思维特点。荷兰学者范·希尔夫妇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分析框架。他们二人依据儿童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