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近代西方兴起的科学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女性主义学者麦茜特认为,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由二者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有机论自然观转变为视自然为可随意改造和掠夺的对象的机械论自然观,自然界变得死气沉沉,人类也因此而受到了报复。要拯救自然、拯救人类,我们的出路只能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变更价值观念,回归有机论自然观。  相似文献   

2.
生态伦理的诞生是对伦理主体、界域和思维空间的一次实质性拓展,开创了伦理学超越“人类视角”的新境界,旨在缓解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走出人类生存困境。与自然和解,必须抛弃“主客二分”的机械论自然观,坚持“天人合一”的整体主义思想。人与自然的关系,说到底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对立和冲突,本质上是人与人的对立冲突。所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本前提是建构符合人类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公正合理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3.
几千年来,特别是近代以来,人类社会发展中广泛采用了人与自然相对立的价值观,从古希腊的宇宙观、16世纪西方的机械自然观到19世纪下半叶相对论的出现,西方几乎所有的科学家和哲学家们都把整个自然界看作是上帝创造出来只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人作为“主体”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自然因此有价值,而被认识、被改造了的自然,正是人类文明程度的具体体现,因而在自然界中的地位是崇高的,人应该是也必须是自然的主宰者——即人类中心主义论…。人类坚信科学能够认识自然万物的一切奥秘,自然科学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更加巩固地建立和扩大人对自然万物的统治权——“征服自然、人定胜天”。为此人类从功利目的出发,利用科学技术认识、探索、开发、征服自然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业绩。然而这种巧取豪夺直至无尽的宰割自然,致使世界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自然污染、森林破坏、植被锐减、许多动、植物灭绝、大气臭氧层出现空洞、核武器可能毁灭全球……人类的发展甚至生存已受到严重威胁。人类要继续生存下去,  相似文献   

4.
自然观的不同使得中西方艺术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中国人认为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存在,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侧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而西方则侧重人与自然的对立、差别,以及人对自然的征服,也可以说是“天人有别”。把握这种基本的不同对我们理解中西方艺术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5.
主一客二分只是人类把自然当作异在对象加以征服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从而主客二分并非如西方后现代主义者认为的那样必须加以解构。人类既然有了主体(人类)与客体(自然)的分别就不可能再返回古人或初民那种主客不分的素朴观念了。后现代主义对主一客二分的消解实质上是对超越语言的实在消解,结果是不再有任何客观的参照以诊断人类的种种现代病症。在承认主客二分的同时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求既承认自然的客体性又承认自然的主体性,人类应全力谋求与自然的对话而不是对抗,这样人类的主体性就限制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动性。而不是盲目的进攻性。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根本障碍不在本体论层次的主一客二分,而在实践层次的享乐主义,享乐主义又包含在文艺复兴以来日益深入人心的人道主义之中,然而自文艺复兴以来人类生活已被事乐主义误导到一个极其危险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程战穷 《语文天地》2013,(11):43-44
一直以来,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总是人类对自身及其所处环境的观照,是将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中心、把人类的利益作为价值判断的终极尺度的。在人类中心主义的视角下,人与自然是对立的,人类致力于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自然永远只是作为人类文明的对象、工具而存在。所以,人类总是肆无忌惮地、毫无节制  相似文献   

7.
从海明威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海明威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陷入了二元对立的悖论中,在与自然的接触中,其自然观呈现出一种矛盾性亦或双重性。他一方面热爱自然,谴责人类征服自然的行径;另一方面却宣扬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热衷于对自然进行精神征服。笔者结合海明威的作品分析了海明威作品中的自然生态主义及其表现。  相似文献   

8.
道家天人合一与人类中心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自然观的差异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重要表现。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天人合一自然观有其合理性及局限性,而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主的西方自然观的主客二分思维方式又给自然带来严重影响和危机。在当代,道家自然观和西方自然观都面临着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海明威在短篇小说中表现出复杂自然观.在西方文化二元对立思想,尤其是基督教文化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影响下,海明威短篇小说体现出典型的人与自然二元对立和人类征服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此外,海明威还时常把自然建构成具有人格魅力的人类对手,用来反衬他的“硬汉人物”形象.海明威在短篇小说中还表现出消极和积极两种层次的生态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0.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门类,是研究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伴随变化所发生的一些现象的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中得到自由的一种重要武器。这门科学发展到今天这种情况,经历了复杂的漫长的道路,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发展的历史。现在我们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对化学科学发展史予以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从哲学层面对生态危机的深层根源进行了探讨,认为现代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主客二分思想、机械论世界观和人类中心主义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和矛盾,从而导致了日趋严重的生态危机.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就必须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世界观和伦理观.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恩格斯在自然观上的革命也像认识论一样,在逻辑上是由于引进了辩证法和实践观点后发生的。"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研究、解释自然界"克服了机械论"用孤立、静止的观点研究、解释自然"的方法论缺陷;"用实践的观点解释自然"克服了机械论敌视人的自然主义缺陷,生成了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人本主义特性。本文从历史起源、思想内涵两大方面整理了马克思、恩格斯"用实践的观点解释自然"的人本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拥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充分吸收了19世纪的三大科学发现的成果,让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得到科学层面的证实.他们在扬弃了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的基础上,揭示了不同物种在自然界中的辩证地位,为打破"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观奠定了基础;并在"自然历史"的视角下接纳了生态学思想的萌芽,揭示了非人类中...  相似文献   

14.
从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嬗变出发,总结分析了世界人口的迅猛增长与环境恶化的态势,认为当代人口迫切需要与自然界保持和谐统一的关系,人口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成了社会和谐发展的迫切要求:人们的自然观必须由“征服论”向“协调论”转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建立人口、经济、社会与自然和谐一致的新秩序。  相似文献   

15.
西方人传统的思维方式是主客对立、感性与理性相分裂,从古希腊苏格拉底的"知识即美德"开始,思想家们就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认为自由就在于征服自然,与此同时,人们也陷入了困境.而中国古代哲人的思维方式则是主客不分,感性理性混杂,他们提出的"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对解决因科学主义的泛滥而导致的人类困境,无疑提供了某些思想素材.故二者在天人观上的观点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与自然观并不是像传统哲学教科书所认为的那样,彼此分离遥遥相对。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从实践出发去考察理解自然,才克服了旧唯物主义自然观“直观性”的主要缺点,深刻地证明了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达到了对自然界辩证的理解,建立了以人与自然关系为中心的崭新的唯物主义自然观,从而实现了自然观的变革。所以,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观的基础和出发点,是我们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观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17.
一为了探索和研讨辩证唯物自然观的理论体系,我认为,首先须认清这门学科的性质及其在人类知识体系中的地位:辩证唯物自然观到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呢,还是某种自然科学理论?因为哲学和自然科学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意识形态,具有不同的研究方法,所以明确辩证唯物自然观的学科性质,直接涉及对它的研究如何着手的问题。在马克思以前,自然观从来就是哲学的内容之一,无论是就古代朴素的自然观(当时自然科学还没有从哲学中分离出来)而言,还是就近代的自然哲学而言,都是如此。  相似文献   

18.
自然观表达的是人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它必然内蕴于现实的人类生活、人类实践之中,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从"现实的人"出发来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建构科学的"自然观"。从历史上看,整体自然观、机械自然观、伦理自然观虽各有不同,但它们都是从对人之本性的片面理解出发抽象地谈论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得它们的"自然观"必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实践是人特有的生存方式,人的本质在于实践。按照人的实践本性,从人的实践本质出发,人对自然应该永远抱有一种"敬畏"的态度和信念,敬畏自然观才是最符合人之本性、自然之本性的科学自然观。  相似文献   

19.
环境保护道德教育的内在因素。 不断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开展环境保护道德教育活动,其目的是为了使儿童形成一种新的生态道德观念,以支配儿童今后与大自然交往的行为,用这种全新的生态道德观念来诱导学生,让他们从小就牢固地树立人类对自然界的其他物种采取的任何行为都要符合道德规范。当今,我们必须抛弃传统的思想观念,用新的自然观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人类作为自然界一员,不可能完全征服自然,应当顺从于大自然的生息规律,平等地加入到自  相似文献   

20.
“人与自然”的问题是和谐科学观重要的内容。过去,人在自然界面前是弱者,井形成了顺从天命的自然观;现代人们时常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然界当作异己,井陶醉于对自然界的征服,形成了人定胜天的自然观。在人们陶醉于对自然征服的同时却不断受到自然的惩罚,如人口激增、自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等生态危机。本文就这些问题论述了和谐以及和谐科学观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