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构建和谐社会的家庭伦理道德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着重从家庭伦理道德建设的角度,探讨了家庭伦理道德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意义;分析了当前家庭伦理道德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和谐社会理念对于家庭伦理道德建设的导向与要求。  相似文献   

2.
儒家关于伦理道德的学说,以修身为本,以仁为核,以和为贵,以适度为要,是儒学最光辉的内容之一。所谓伦理。也就是道理的意思。儒家学说中有关家庭的伦理道德,人们社会交往的伦理道德,在社会经济利益方面的道德都表现出一种高尚的情操,具有极强人性美的魅力。不仅是几千年中华民族恪守的道德准则和基础,而且对促进当今社会的和谐稳定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必须要合理调整社会结构,有针对性地构建社会结构的各个层面的程序.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奠基工程.师德建设是道德建设的基础,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高度重视师德建设.  相似文献   

4.
儒家关于伦理道德的学说,以修身为本,以仁为核,以和为贵,以适度为要,是儒学最光辉的内容之一。所谓伦理,也就是道理的意思。儒家学说中有关家庭的伦理道德,人们社会交往的伦理道德,在社会经济利益方面的道德都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信息技术在高校的广泛应用,关于教师的信息伦理道德的研究已成为高校教师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旨在探索高校教师的信息伦理道德教育的合理内涵,并且提出高校教师的信息伦理道德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和价值取向,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影响。加强大学生荣辱观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支撑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在这一奋斗过程中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各项功能,才能使我们的社会和谐稳定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8.
教育公平.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公平的基础.我们要建立和谐社会,更加需要公平、正义。教育公平在建设和谐社会中有以下作用:它是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标志;.同时它也是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9.
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高校环境伦理道德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强高等学校环境伦理道德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高等学校环境伦理道德建设可以从加强高等学校管理者伦理道德意识、培训教师以及强化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几个关键点着手。  相似文献   

10.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是党中央21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指导思想,是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和执政为民的执政价值观的体现。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凸现了人的本质核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须条件。和谐社会必须是公平与正义、诚信与友爱、开放与宽容和充满活力的社会,必须是一个法制的社会。  相似文献   

11.
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它强调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以人为本”体现出在“决策的切入点”“落实工作的具体方法”“对工作效果的评价”3个方面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2.
加强道德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社会更加和谐”,就是为了更快、更好地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党的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一致的,与科学发展观是一致的。把和谐社会摆在重要的位置,必将极大地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的法治建设和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3.
曲滨  刘瑶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11,27(5):110-111,114
幸福中蕴含着伦理道德,伦理道德又是幸福的保证。伦理道德水平不仅关系到幸福指数的提升,更关系到真正幸福生活的获得和社会的和谐美满,对于创造美满幸福生活、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和谐是全面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从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高度,强调“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立足以人为本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实现各尽所能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实现各得其所,提升生活质量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达到和谐相处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突出特征。  相似文献   

15.
和谐是全面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从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高度,强调“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立足以人为本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实现各尽所能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实现各得其所,提升生活质量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达到和谐相处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突出特征。  相似文献   

16.
论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发展观是侧重生产力理论的创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是侧重生产关系理论的创新。实现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机衔接,关键是统筹协调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平等作为人类追求的一个理想,最初体现在经济观念中,后来延伸到政治、法律和道德领域,推动着人类明的发展,道德观念的发展和变化受众多种因素制约,在诸多的化意识层次中,平等意识的加强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它使道德观念及道德规范之内容不断丰富,质量不断提高,与人类的理想越来越接近。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是国内外形势发展的需要,是高校广大教师、学生的呼唤。本文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现状分析,阐述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引导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的重要途径,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江西教育》2007,(2):1-1
国务委员陈至立1月25日在全国进一步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精神,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加强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20.
体制"转轨期"我国伦理道德领域面临多元价值混生态势,这种状况令人堪忧,因此相关对策的提出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