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活是德育的源头,在生活中实施德育,促进德育生活化。小学德育生活化应关注学生的情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营造校园育人的环境,重视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知识均来自于实际生活。因此,在学习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时,教师要引领学生回归实际生活。教师要让学生在通过创设情境呈现的或真实或虚拟的实际生活中兴趣盎然地学习这门课程。那么,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情景呢?本文将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娓娓道来。  相似文献   

3.
管红红 《科教文汇》2012,(30):68-69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新型综合课程.是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改实施的今天.这门课程要想在农村扎根.开花,结果.它需要每一位教师立足学生生活,正确理解教材、准确定位目标、精心设计体验活动,在整合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的理念下,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形成认识.内化道德。这样才更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发展.真正提高农村“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应试教育观念下学生学习的背景是应试化的,新的课程理念下学生学习的背景是生活化的。因而,“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现实生活”的课程理念决定了生活化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首要特征。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时应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课堂面向社会,充分发挥“小课堂、大社会”的作用。本文就如何构建生活化的《品德与社会》课堂进行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在影响我们学习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至关重要。我们要不断更新小学信息教学内容,改革信息课程的教学方式,将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相联系,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帮手。  相似文献   

6.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是学生接触数字的基础,而计算教学是对生活现象与事物的解释,只有搞好小学阶段的计算教学,才可以奠定学生之后的数学学习基础,才可以推动学生学习其它课程。为此,本文阐述了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7.
王丽娟 《科教文汇》2021,(12):190-192
大学俄语课程是帮助学生学习语言,了解俄罗斯社会、文化以及俄罗斯人价值观等的课程,包含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内容,可以提升教师的德育意识,挖掘课程内容中的德育内涵,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8.
陈传兵 《科教文汇》2009,(23):F0002-F0002,F0003
在二期课改“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注重实效”的课程理念引领下,思想品德学科在教学内容上.提出了构建贴近生活、降低难度、重视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型课程教学内容体系,要求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进行相关的思想政治学科知识教育和德育教育。在教学原则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遵循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关注社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一些社会、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科教学充满活力。在教学方式的运用上,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社会的飞速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主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己经成为重要任务,课程改革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并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课堂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强调学生充分运用经验潜力进行建构性学习。倡导将数学学习回归于儿童的生活,己经成为了当今转变小学数学教育观念的一个重大命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以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和互联网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信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性地设计一些教学环节来激励学生,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争做学习的主人,充分展现自己。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一些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方法,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王爱萍 《科教文汇》2009,(17):58-58
《九年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应体现实用性和生活化,让学生在实践生活中感受教育,鼓励学生参与社会生活,使学生所拥有的经验尽量丰富,在“现代”中不知不觉渗入“未来”,以改变过去那种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的德育灌输。对此,笔者以为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应该“回归生活”。体现现实的教育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其课程性质为: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13.
张彬  张秀平 《科教文汇》2010,(32):28-29
为了适应新的德育课程设置,面对目前德育课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本文根据学生的现状和社会的需要,提出对德育课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目的是希望中专学生在校期间能够通过学好德育课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高尚的道德品质,健康的生活方式,优秀的心理品质,为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小学科学课程以生活实验为主,通过观察自然,感悟自然,解释自然,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入门知识,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本文从在日常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实验的探究能力、在生活中培养学生多观察勤思考的学习能力入手,以此来提升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社会,学习成绩好的人不一定能满足社会的要求。在现代社会,缺少的是具有创新能力的综合素质人才。所以,老师和家长们对于学生的全方面发展逐渐开始重视起来。对于小学音乐课程的学习也比较关注起来。在小学阶段,正处于小学生初步接触社会的第一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都比较活跃。在具有活跃思想和较强的动手能力的同时,学习和接受知识的能力比较强。在小学阶段,对于音乐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在小学音乐课程中实现趣味性教学能够使学生对于音乐课程感兴趣,才能使同学们的音乐成绩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6.
小学科学教学应该彻底摒弃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给答案、学生背答案”灌输式模式,注重体验式学习,加深学生的亲身感受,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究机会.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相辅相成,成为构成现代新课程的统一元素.大力开展第二课堂,让社会生活成为科学学习的得力载体,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开阔学生的科学视野.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20,(11)
生活和社会是教育过程中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社会实践和生活化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教育教学提供更加丰富的素材,丰富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本文主要通过讨论如何通过生活元素调动学生学习小学语文的兴趣,希望对于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有所帮助化教学。  相似文献   

18.
在素质教育教育体系下,我们中职学校必须把德育教育工作摆在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也是新课改的重点要求。因此,在德育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我们中职德育教师要认真贯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采用直观教学、抽象概括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采用科学、合理的德育课程教学程序,来激发学生对德育课程学习的兴趣,提高中职德育课程教学效率,使德育课程发挥出最好的效果,使其更好的辅助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学习,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型、技能型人才。今天,本文就以中职学校德育教学为例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9.
小学美术教育课程是各科中的基础学科,美术教学"生活化"是将美术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将教学目的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  相似文献   

20.
赵美琴 《知识窗》2022,(7):102-104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下,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开始重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教育目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培养小学生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思想学科,蕴含着多种多样的德育元素。文章从德育视角出发,提出了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元素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