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平 《文化市场》2000,(1):20-22
作为影响当今世界发展大趋势之一,知识经济正蓬勃兴起。世界正步入一个以智力资源为主要因素的知识经济时代。这一时代的到来,将会极大地冲击我们的生活,无疑也会极大地冲击文化发展。那么文化事业发展又该如何面对知识经济的兴起与挑战?这是值得我们每位文化人引以关注和思考的课题。本文拟就此作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同时也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发展水平的高低.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工作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关键在于发展农村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优秀的农村文化能够提高农村竞争力,提高农村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3.
政治的多极化和经济的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两大趋势。随着各种的不断深入,世界文化正进入一个趋同的时代。当各种文化开始失去自己本色的时候,关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话题逐渐开始为人们所关注,并引发了一场遍及全球的大讨论。  相似文献   

4.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同的国家.民族创造了绚丽多姿、各具特色的文化,形成了各自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使我们生活的世界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为当代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使传统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出现了困境。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已经成为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以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保存和发展我们各自的优秀传统,如何使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有效地参与到当代社会发展进程之中,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试论文化发展的三大外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发展的外部动因是什么,历来都是众说纷纭的。除去公认的政治因素外,还有地城、经济、和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文化发展的外因正是一个社会、一段历史中最显著的外部特征之使然。从这个角度来看决定文化发展的地城、经济、和技术等因素,地城对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其实更多地是在人类文化原初阶段,经济对文化发展影响的敏感时期往往是在商品经济较为发达的社会中,殆到20世纪前后,尤其是信息革命以来,技术成为影响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自然而然地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经济全球化趋势正在向纵深发展,各国在贸易、环境、安全等问题上的对话与合作不断加强,建立一个人与人、人与社会、国与国之间和谐共处的和谐世界,是各国人民的共同选择。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曾在出席联合国成立60周年大会时,特别强调了不同文化、地域、民族和国家之间加强对话和加深理解的迫切性,提出要以开放的精神维护文明的多样性,协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的倡议。在构建和谐世界中,语言、文化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和谐世界离不开语言和谐与文化和谐。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过程中 ,出现了文化霸权主义或文化帝国主义。这种以文化扩张和文化渗透为主要特征的帝国主义 ,是军事帝国主义与政治帝国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更新换代的必然产物。其目的是通过文化扩张、渗透与控制 ,达到思想价值体系的输出 ,进而影响其他国家与民族的社会生活。赵修先在解读汤林森的《文化帝国主义》中写道 :“现在则主要采取非官方的形式 ,美国尤然 ,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大力推销文化工业产品———品质繁多的文化消费品 ,并通过经济和技术的交流 ,尤其是各种消费品 ,将它们所负载的价值密码和生活情趣推向…  相似文献   

8.
两淮所在的淮河流域在我国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中起过重要作用,因该区域在地理位置上具有南北过渡的特征,又因其古代经济较为发达,所以其区域文化从产生到发展,具有兼容并包的特点,道家文化即是显例。  相似文献   

9.
过去,我们注意并强调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同发展,为什么没有认识到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也可以协同发展呢?为什么不可以“文化搭台,社会唱戏”或者“社会搭台,文化唱戏”呢?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建设的问题并与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并驾齐驱。当时有学者认为,这是一场历史性告别的开始,即中国政府将逐步告别过去的单向度思维。...  相似文献   

10.
藏学在中国     
当今世界上已形成了一个以藏族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叫Tibetology。它实际上是一个以藏族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群的组合,无论从什么角度,运用什么方法研究,如从历史、语言、文学、哲学、美术、医学、地理等方面研究藏族,都被称为是藏学的一部分。中国藏学逐渐发展成熟,脐身于中华民族学术之林,并受到国际学术界的瞩目。新中国成立后,西藏从封建农奴制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运兴则文化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也迎来了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集研究藏族历史、宗教、文化、经济、政治、社会各个领域的内容为一体…  相似文献   

11.
郭艺 《滇中文化》2005,(3):25-30
当今世界,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加快。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跨国公司不断涌现,“世界工作”等概念和现象层出不穷。在高科技支持下.时空限制越来越小.互联网和电子信息为全球每一个角落的人们提供了更快更多的交往机会。在经济、技术、信息、市场全球化和大交融的大潮中.化已超越了一般意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并呈现出全球化趋势。不同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和各种化形态也呈伞状扩散到世界各地.推动了化的全球化。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农业国,12亿人口有9亿在农村,党中央历来十分重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问题。改革开放的20年来,农村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农业发展举世瞩目,正如1949年9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开幕词中庄严宣布:“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民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明的民族出现于世界”。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时代迅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相比显得相对滞后,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差距甚远。因此,切实加强贫困地区农村文化建设,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摆脱贫困奔小康,搞好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城市作为该地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中心,其无不反映出其城市文化发展的特征。随着各行各业高科技手段的不断介入,其城市也步上了高速发展的陕车道。然而,城市的发展,与高科技网络信息系统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特别是“互联网”走进家庭,已显露出城市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我国目前的家庭经济因素和对其认识上的某些缺欠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文化产业是指以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为主体对象,从事生产经营、开发建设、管理服务的部门,是从事精神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的行业。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的文化与经济一直是在若既若离之间徘徊,不仅影响了经济的发展,也限制了文化自身的繁荣。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种以商品形式进入流通和消费领域的文化产品和文化经营活动为一体的文化市场逐步形成,它的项目日益增多、扩大,并伴随着现代高科技的不断进步而文化市场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6.
童潇 《华夏文化》2002,(1):57-58
只有从内涵与特征的高度着眼,对区域文化予以深层次地把握,区域文化的特质才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凸现出来,从而为区域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内在依据与支撑。  相似文献   

17.
珠江文化的特征,其实是相对于长江文化、黄河文化主要的不同点来说的。我认为,珠江文化的特征要分两个时期来说:一个时期是古代(明代以前),那时的主要特征有三点:柔美,淳朴,多样交织;另一个时期是近代至现在,其主要特征除了“柔美,淳朴,多样交织”三点外,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经过较长时间的酝酿、筹备,在新世纪之初宣告成立,这是我省文化建设上的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我代表省委、省政府表示祝贺!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根之所系,脉之所维,是其精神和智慧的长期积累和凝聚。马克思曾经指出,从根本上说,文化就是使人的素质不断提高的活动及其成果。人创造了文化,反过来文化又熏陶人、塑造人、发展人。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经济越是向前发展,文化对经济、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影响就越大。 当然,不同的文化的历史作用是大不相同的,只有先进文化才能对社会发展产生长远、积极…  相似文献   

19.
文化问题,说到底,是民族问题的核心。任何民族,除了地理的、种族的因素以外,都是由文化的纽带联结起来的,反过来说,任何文化都以民族为载体。和地理、种族等因素比较,共同的文化是民族的根本特征。比如:犹太人散居世界各地,但他们却是一个极有凝聚力的民族,又如盎格鲁——撒克逊民族,  相似文献   

20.
学人寄语     
汤一介 《中国文化》2014,(1):F0002-F0002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经提出“轴心时代“的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今世界多种文化的发展正是对二千多年前的轴心时代的一次新的飞跃。据此,我们也许可以说,将有一个新的“轴心时代”出现。在可以预见的一段时间里,各民族、各国家在其经济发展的同时一定会要求发展其自身的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