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挖掘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数学背景知识,使抽象的数学知识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概念。实践证明,教师巧妙运用数学背景知识,可以起到拓展学生学习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彰显数学文化魅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留白"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中的另一类艺术,由于其不仅仅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重新架构,同时也是教师对学生的二次引导,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留白"成为众多小学数学教师所研究的内容。本文将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留白"进行研究,从而使广大小学数学教师能够合理运用"留白",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最终实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教学评价的手段能够让教师更好地总结课堂教学经验,查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评价方法还可以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反思与自我发展.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教学评价手段时,要注重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学习到更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让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一定的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教学评价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的作用,并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经验,就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教学评价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4.
余娟娟 《河南教育》2007,(7):110-110
数学课堂教学情境是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为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师依据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手段所精心创设的富有感情色彩的氛围和生活场景.它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学习内容,促进其心理机能和谐发展,从而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下面,我谈一谈自己在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5.
高中数学新课程即将在四川省实施,数学文化的价值越来越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体味数学文化,感受文化渐染,产生文化共鸣,从而实现数学的文化教育功能,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6.
高中数学新课程即将在四川省实施,数学文化的价值越来越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体味数学文化,感受文化渐染,产生文化共鸣,从而实现数学的文化教育功能,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9,(86):69-70
实现"数学文化"与"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是小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目前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存在教师学生对数学文化不重视、教学设计时教师缺乏主动渗透数学文化的意识、考试评价体系中数学文化的内容较少、学习数学文化的主观能动性较差四个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数学教师应该准确把握数学文化的概念,重视数学文化;在教学设计时主动渗透数学文化;在课堂教学中引导,课下鼓励学生学习数学文化;增加考试评价体系中数学文化的内容;倡导开展数学文化实验研究,总结实验成果。  相似文献   

8.
数学史历来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被教师重视的一个方面,合理地运用数学史,发挥其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更是被正在进行的数学教育改革所重视.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1](以下简称"标准")中提出了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应适当反映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数学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数学家的创新精神.数学课程应使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提倡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通过生动、丰富的事例,使学生了解数学发展过程中若干重要事件、重要人物与重要成果,初步了解数学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体会数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加深对数学的理解,感受数学家的严谨态度和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下面笔者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数学史的作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堂教学情境是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为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师依据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手段所精心创设的富有感情色彩的氛围和生活场景.它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学习内容,促进其心理机能和谐发展,从而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下面,我谈一谈自己在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0.
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而不发","问而乱发"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是由于教师不注意学生的学习思维、学业基础与学习能力的差异,在课堂教学中搞"一刀切"造成的.小学数学教学怎样才能"面向全体学生,落实素质教育"呢?我本人认为要讲究"问"的艺术.我的做法是实施分层提问,从而优化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证明,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使学生对于所传授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同学们就会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从而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鉴于此,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快乐教学法",积极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促使同学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各个阶段的教育体制不断完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育模式也在不断改变,并且逐步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从而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微课资源被逐渐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微课资源也逐步被引入并运用。那么,如何有效利用微课资源,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作用,这便需要教师结合当下教学现状,有效运用微课资源,使其成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因此,现就微课资源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的积极意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数学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运用简洁的文字、表格和图画来表达教学的重点,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数学思考、理解数学知识和提高数学素养,它甚至被传统教学称之为"课堂教学艺术的灵魂"。而多媒体能使课堂教学的容量、质量得到提升,其灵活性、直观性是板书无法比拟的,因此,很多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导致课堂教学中数学板书使用次数明显减少,质量明显下降。尤其是,一些公开课只见多媒体演示,而不见教师的板书。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微课程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映入教师的眼帘,相较于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而言,微课程篇幅短、内容精要,更利于学生理解和吸收知识,而微课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则能够很好地辅助教师将学习内容及重点传递给学生,从而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应积极地运用微课程来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获得高效的进步及成长,进而为学生今后在数学学习中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21,(59):6-7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革新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教师是课堂学习的引导者,起到的是"主导"的作用,要真正把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课堂上鼓励学生动手操作,运用多种现代技术手段配合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课后进行反思,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数学文化是课堂教学中具有教育价值的优质元素,也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资源。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其独特性的育人价值、多元化的能力培养、多样化的需求满足等方面,从而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要把"看不见的文化"感悟出来,把知识的发生过程展现出来,把相关的数学历史梳理出来,把内在的数学之美显示出来。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教师应鼓励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不同的思路,而不是教科书中的或教师事先预设的答案作为评价的依据。"在小学数学六年级"用不同知识解答应用题"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尝试着运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构建开放的、富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使课堂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18.
数学文化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研究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数学文化不再只是需要学生个人去感悟,更重要的是需要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入到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去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将"文化立人"的思想较好地贯彻到数学课堂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使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防止形式化、简单化的做法,将二者有机进行整合,以丰富教学素材、革新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享受到数学之美,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0.
对于一个颇为流行的错题,运用类比推理退到最原始而不失去重要性的地方——平面几何,从而将此问题一般化处理挖掘出此类问题的隐含条件.数学题目的编拟应遵循已知条件相容性原则,作为教师无论在教学还是在科研中,都应该谨慎处理每一个数学问题,"追问"数学,本着"求真去伪"的原则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做好做足数学反思,而数学反思更是数学教师专业化成长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通过反思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科研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