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蔚 《教育与职业》2006,(25):92-93
虽然近年来国内MBA毕业生整体薪水大幅跳水,但一些名校MBA薪水依然保持了较高的平均水准和增幅。MBA毕业生就业市场是继续低迷还是在复苏.近期出炉的几份内地名牌商学院就业报告显示,2006年MBA毕业生年薪行情看涨.17万元.20万元,22万元.甚至30万元.一连串创下纪录的薪酬数字意味着企业对高端MBA的认可度正在复苏。  相似文献   

2.
李治 《英语沙龙》2013,(9):42-43
不知道是谁说过,这是一个流行离别的世界,可惜我们都不擅长告别。或许因为告别意味着需要背负和珍藏太多沉重的情感,所以人们都不愿去面对,以致千言万语,无处话别。对于一个独自踏上美国MBA之路的女青年来说,这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几经周折,最终拿下佐治亚理工学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BA有奖学金的Offer,但随后需要栗子去面对告别,难度不亚于一场新的考试!  相似文献   

3.
信息广场     
2005年M B A报名人数显著上升亟需树立中国品牌曾几何时,一提起MBA工商管理硕士,人们就会投以艳羡的目光,因为它往往意味着高薪、高职位以及较高的社会尊重度。然而,我国MBA在经历2002年前的“狂热”之后,从2003年开始遭遇“招生寒流”,联考报名人数呈直线下滑态势。2005年MBA联考报名,又出现峰回路转情况:报名人数与去年相比呈较大幅度上升,一些院校的增长幅度甚至超过30%MBA教育从“狂热”到遭遇“招生寒流”再到呈现“回暖”迹象,反映出我国MBA教育已经开始逐步进入“黄金”时代,开始朝着品牌化和增大含金量方向发展。全国大学英…  相似文献   

4.
MBA学员需要的是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MBA核心课程又需要基础学科的支撑。高等数学在整个MBA教育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学好MBA核心课程的基础。开展好高等数学教育迫在眉睫,如何在MBA教育中开展数学教育从而达到课程体系目标呢?正确而全面的贯彻好教学原则,才能提高MBA教学质量,实现MBA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5.
王友发 《文教资料》2012,(5):99-101
把义工服务制度引入MBA教育过程是新时期我国MBA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是MBA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文章通过分析目前MBA教育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形势,以及MBA教育的现状,提出把义工服务制度融入MBA教育工作的新思路,分析了MBA教育引入义工服务制度的必要性,阐述了引入义工服务制度的意义,并提出了相应的义工服务制度运行模式及管理方向,从而最终实现和谐MBA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会计学》是MBA核心课程之一,其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职业经理人的培养质量。分析 了MBA生源及MBA教育特点以及会计学在MBA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并对目前我国MBA会计学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内MBA报名一浪高过一浪,各个洋MBA的大型国际巡展前人头攒动,拿个MBA学历是现如今的时髦话题。什么是MBA教育?它的实质又是什么?带着读者感兴趣的话题,记者再次走访了毕业于渥太华大学MBA(CHINA)的谢绮红女士,请她为大家谈谈留学感受。  相似文献   

8.
去哈佛学什么?MBA。MBA已成为当今世界最热门的“工商必读”。MBA在中国怎么样?从过去到现在,发生了什么变化?当我们回眸MBA的时候,将思考如何攀登这新来的培训高坡,为此作文,以求同行们的指教。 一、市场经济呼唤MBA MBA,是英文Mast Business Adninistration全称的缩写,即工商管理硕士。它是我国现有学位中  相似文献   

9.
美国MBA课程设置的演变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BA教育是通过教学来实现的,而MBA课程设置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MBA的教学质量.本文通过研究美国MBA课程设置的演变及发展过程,提出了对我国MBA课程设置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MBA教育培养模式是我国MBA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快速发展的中国国情对MBA人才的要求和挑战,我国必须积极推进MBA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本文针对现行MBA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理念引导”加“管理模拟”的MBA教育培养融合模式,并对这一融合模式的实施和保障措施进行了详细阐释。  相似文献   

11.
管理沟通是MBA教学内容的核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沟通是管理中极为重要的部分。管理沟通是MBA教学内容的核心,它在MBA教学体系中有着独特的作用,是MBA必备的管理技能。管理沟通课程就是要培养MBA学员良好的沟通技巧。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校企合作已成为MBA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途径,而MBA教学团队建设是实施校企合作的重要支点之一。文章以华东交通大学MBA教学团队建设为例,阐述基于校企合作的MBA教学团队的基本特征、建设重点和途径,分析影响MBA教学团队建设效果的因素,提出提高MBA教学团队建设高效性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MBA家谱定义 MBA,即工商管理硕士,英文全称为MASTER OF BUSINESSADMINISTRATION,MBA学位教育在工商管理学位教育中最具代表性。自1908年美国哈佛大学首创MBA学位教育,它在世界各国工商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学制 MBA实行弹性学制,可脱产学习或半脱产学习。视学生修满学分与完成论文情况决定学习年限,一般为二年至三年,但最多不超过五年。项目分类很多人把MBA和EMBA(Executive MBA,高级管理人员MBA)混为一谈,认为EMBA是MBA的一种。实际上,两者的学位性质相同但又有所区别。例如,EMBA主要面向中、高层管理人员,而普通MBA则面向初、中级管理人员。我国今年刚刚开始举办EMBA项目。在过去10年中有许多中、高级管理人员已经获得了MBA学位。  相似文献   

14.
MBA简介     
MBA 是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的简称,我国译成“工商管理硕士”。在国外,这一学位教育已有近百年的历史。首创 MBA 教育的美国至今已有700余所工商管理学院可以授予 MBA 学位。90年代以后美国MBA 毕业生每年达6~7万人。极负盛名的美国哈佛商学院60%的 MBA 毕业生就职全美最大的1000家公司,20%的 MBA 毕业生占据了全美著名500家大公司的总裁经理职位。1990年我国正式试办 MBA 教育,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 MBA 学位,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9所院校首批招收 MBA 研究生,拉开了中国自己开办 MBA 教育的序幕。1993年又有北京大学等17所院校被批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MBA职业发展的由来,认为MBA职业发展工作是MBA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学员就业、提升学员职业发展水平、推动MBA教育改革等方面发挥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MBA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办MBA热,学MBA热,对MBA人才的预测需求也热,但对MBA人才,尤其是国产MBA的实际需求却很冷。国务院有关部门曾做过一项调查,认为我国现有28.4万家国有企业,30万家外资、合资企业,企业总数超过1000万家.如果充分满足企业现代  相似文献   

17.
张超 《留学生》2009,(10):43-43
曾几何时,在国人心目中.MBA成为人人景仰的头衔,如果谁说自己是MBA.别人马上联想到高薪,总经理职位等等。但世事总是变得很快.现在谁说自己是MBA.我马上就会想到真的?假的?是否要找工作?出国留学更是如此.我现在很少遇到出去读MBA的学生.尤其是去英联邦国家的.一方面。因为国内MBA办得太多了.例如中山大学的MBA办学单位至少有4个。  相似文献   

18.
MBA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国际化高素质管理人才。鉴于此,分析目前普通院校的MBA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在调研华东交通大学MBA学员英语学习需求的基础上,探索了以学生职业需求和MBA教育培养目标为导向,实现学生语言技能和职业素养双提升的MBA英语教学新模式,以期为今后同类院校的MBA英语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我国MBA创业教育现状、MBA创业活动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新生代”MBA的特点,为了最终形成MBA的创业生态系统,设计了一个以创业型MBA培养为核心的MBA创业教育体系,形成从导入、课程、实验再到实创的ICEE模式。ICEE的四个环节是一个循环的体系,当MBA创业者(包括潜在创业者)、创业机会和创业资源的整合能够形成良性循环,MBA创业的“生态圈”就能够慢慢形成。同时还为体系的实施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解决瓶颈问题 提高MBA教育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继续提高我国MBA的教育质量,始终是高校、企业界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美国著名管理学院的MBA教育的基本特点,同时结合我国MBA教育的实践,阐明制约我国MBA教学改革的六大瓶颈因素,探讨改革对策和措施。 一、美国著名大学MBA教育教学的特点分析 综观美国大学的MBA教育,其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批量培养,办学的规模效益高,教学方法多元化,课程体系标准化、系统化,教学设施现代化、公司化。 1.招生规模。MBA教育倡导“团队精神”,鼓励“集体学习”和“小组讨论”,因此,一定的学生规模是保证MBA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