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30多年前,我走向社会为青年演讲,有一个题目是《青年是我师,我是青年友》,讲完之后,收到海内外许多来信,包括台湾、香港、澳门及日本、美国的来信.对这个提法非常赞赏。迄今为止,已经30余载,我从那时的47岁到如今已80岁,一瞬间。从中壮之年到了耄耋之年;而且从一个“健康老人之星”,变成了癌症患者。现在网上又称我为“抗癌英雄”。“抗癌明星”!  相似文献   

2.
痒·养     
一种皮肤疾病,恶魔般叫人骇怕! “我”自记忆以来,便是一页页与皮肤病的奋战史:挠痒,就诊,服药,针灸;写母爱的伟大:忧心,守护,抚慰,尽一切办法治疗,熬中药、打探秘方、调整饮食、熬煮甜点,甚至念经祈祷,  相似文献   

3.
大概是五年前,当我还住在美国的.时候,有一次回到中国演讲,一个学生跟我说,您写了这么多书和文章,我们能不能问一些问题呢。这令我意识到,在互联网投资公司工作的我,居然没有好好把握互联网,所以在写第三封信的时候,我就办了一个很简单的论坛,叫做开复学生网。  相似文献   

4.
丙戌岁末,广东省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研讨会在美丽的滨海小城湛江举行,嘉宾咸集,精英荟萃。我本人非常有幸地在此次会议中与三位教师同台献技,讲授了《历史》选修6中有关“秦始皇陵墓兵马俑”的内容。以下是我从准备到登台讲授再到课后反思的完整历程。  相似文献   

5.
有这样一个故事: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得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但每次总是挪那么一点点。  相似文献   

6.
我一向好读书、写作,把读书、写作作为思考敖育问题、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班由路径。《青岛大学师光学院学报》作为岛城高校,尤其是师范类高校有影响的学术期刊,自然进入我的阅读视野,从最初对学报的走注到为学报撰稿,学报伴随并见证者我的成长。  相似文献   

7.
“石头—剪刀—布“是孩子们之间流行的一种游戏,我最近也好好地玩了一回。这个星期三下午的第一节课课间,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就听见门口有“报告“声。我抬头一看,是我班的朱权和周桐,拉扯着走进办公室,他们的脸上分明都写  相似文献   

8.
清晨,我到学校饭堂吃早餐,恰好校长也来了,坐在对面。“食兴”之余,校长面带微笑地对我说:“我们老师呀,有时要向农民学习多点,向工人学习少点。”我当时一片茫然。  相似文献   

9.
因办事需要,我拿着一堆证明资料去复印。走进店,店主汉子看了我好一会儿,嘴角似有一丝微笑。他没问啥就忙乎起来,我说复一张的,他给印俩,我说复俩的,他给印仨。我心里嘀咕着,该不会诈我吧?他多印了会收多少?只是他的眼神和嘴角的那丝微笑又似曾相识。  相似文献   

10.
[题目]小红、小玲、小芳、小刚和小明五人,在一次英语竞赛中,得到了互不相同的分数(都是整数分)。小红说:“我得了85分。”小刚说:“我在五人中分数最高。”小玲说:“我的分数是小红和小芳的平均分。”  相似文献   

11.
在厦门实验小学校园里,有一棵与学校同龄的凤凰树,至今已屹立在风雨中65个春秋了。她见证了学校由稚嫩走向成熟的艰辛过程,成了学校的地标。2001年我从外地调入这所学校,一下子就被她的风姿所迷倒——枝繁叶茂,树间还垂挂着像剑鞘似的皂荚一样的硬壳物。同事告诉我,当她盛开之时,便是学校假期临近的时候。  相似文献   

12.
雨阳印象我喜欢一个人赤脚滑行在泥泞绵柔的溪边,看时间消失在天与地亲吻的金色里;我喜欢一个人深沉快步走在晒得发烫的闹市区,看人群熙熙攘攘演绎一曲曲悲欢离合;我喜欢一个人撑伞慢  相似文献   

13.
听,这里响起书声琅琅,余音绕梁…… 看,这里映出笑脸张张,纯洁无暇…… 这里有广袤的、肥沃的土地, 这里有热情的、好客的人民,嗅着果实的飘香,聆听秋的低语,迈着别样的步伐,我,走进了自治区第十五届“青功赛”会场。精心准备的教学设计,烂熟于心的朗诵展示,还有讲课时所穿服装,一切就绪,我已跃跃欲试!  相似文献   

14.
深秋季节,已是万物萧瑟。就在这样一个萧瑟的季节里我参加了一个朋友萧瑟的葬礼。葬礼是地地道道的乡村习俗,呜啦鸣啦的丧乐渲染了黄蜂的狰狞和朋友的不幸。朋友是在遭遇黄蜂围攻,仓皇求生的路上倒下的,在送往医院的途中就作别了这个萧瑟的季节和为他而忙碌的人们。我不禁唏嘘感叹。  相似文献   

15.
苏轼的《御史台榆、槐、竹、柏四首》虽有“比德”,但主要反映的是苏轼写诗时的心理状态:自信无罪,维护自尊,向往自由,泰然自若。作为士人群体的典型代表,苏轼在文字狱中的士人心态具有典型性。  相似文献   

16.
人都要有一个爱好,一个健康的爱好。现在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爱好,如收集邮票、收集古玩,而我是收藏图书,古今中外的签名书都在我收藏之列。有时候,斯人远去,收藏签名书有困难,我也以收藏盖章书为乐。古人写信,见字如晤,古人掌军,见印如令。通过这些签名书和盖章书的收藏,我和这些作者们会面、交谈,亲耳聆听他们在书中的叙说,感受他们人生的缤纷多彩,并借此体悟人生,丰富自己的人生。  相似文献   

17.
在学校里,我担任班主任的时候,很重视教室文化环境的营造,同时也非常关注其他班级的布置,总是想让教室像家一样温馨,像图书馆一样时时散发出书本的墨香,像加油站一样给学生加足前进的马力……我想,营造这样的一个环境,需要发挥全体师生的聪明才智,才能让每一块墙壁说话,让每个角落散放出光彩。  相似文献   

18.
2008年冬天的一个星期三,学校又要迎接一项检查验收。下午学生放学前,校长召集所有的班主任开了一个短会,要求第二天各班学生穿校服。我提出了疑问,天气这么冷,学生受冻生病了怎么办?校长说:“考虑到早晨做课间操时,学生穿校服比较冷,校服不能罩在厚棉衣外面的同学,做操时克服一下困难,坚持十几分钟,把校服穿上。”听了领导的一席话,其他同事无一人言语,我也只好不再说了。  相似文献   

19.
从上小学的时候我就发现我是一个很笨的孩子。一篇课文,比如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样一篇三四百字的短文,别的同学一节课就背得滚瓜烂熟,我“啃”三四节课也是半生不熟。老师让大家齐背,我滥竽充数小嘴一张一张地也能顺下来。老师让一个一个地背时,我就有些恐慌,结结巴巴地背不上来。  相似文献   

20.
韩渤 《教育革新》2010,(7):56-56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看似启发学生思维,但实际上这种思维是处于被动状态,影响教学效果。要改变这种局面,我以为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