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考古工作在金沙江北岸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做了大量的田野考古调查和田野发掘工作,有许多重要的收获。其中尤以对西昌市经久乡大洋堆遗址、会理县河口乡土坑墓群、盐源县双河乡老龙头墓群三处古代化遗存的发掘意义最大。这三处古代化遗存代表着金沙江流域新发现的多种考古学化,是金沙江考古的重要发现,对于研究金沙江流域的考古学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符号图语,又被称为"巴蜀符号",是巴蜀地区具有特色的文化现象。宣汉罗家坝遗址出土青铜器上铸有大量的符号图语,为巴文化符号图语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考古学资料。本文以宣汉罗家坝遗址所见的符号图语为基础,探讨其所表征的内在意义,认为手"心"纹之"心"所表征的并非是心脏,而是代表巴人图腾——蛇,该"蛇"形符号也是"巴"字的原形;虎纹符号反映了巴人崇虎的文化习俗;罗家坝遗址和云阳李家坝遗址的凤鸟纹的形象应是文献所载的"比翼鸟",是巴地特有的纹饰;祈禳摆手舞图语和巴人印章,是罗家遗址巴人独具特色的符号标志。  相似文献   

3.
成都平原是长江上游的古代文明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明是在中国的土地上发展起来的,有它的个性、特殊风格和特征。大量考古材料表明,中国明的起源是呈多元一体化的发展进程,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都是中国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汉三星堆遗址一、二号祭祀坑和成都市金沙村遗址的发现表明,殷商时期成都平原的古蜀国有着高度灿烂的古代明,三星堆遗址是古蜀王国的都城所在,金沙村遗址是继三星堆遗址后古蜀国的又一明中心。新津宝墩等六个史前古城遗址的考古调查、发掘,证明了古蜀明是源于川西地区,带有明显地方特征的长江上游古代明,成都平原是长江上游的古代明中心。  相似文献   

4.
广汉的古代化遗存,自1929年发现以来,迄今已有70余年。当其发现之初即受到了学术界的特别关注,遂于1934年对月亮湾遗址进行试掘,出土了很有价值的科学资料,这大概是我省考古工作采用科学发掘的“开宗明义第一章”吧。  相似文献   

5.
中国考古工作已经发掘了不计其数的各类古代遗址,但是却从未发掘过古代酒坊遗址。最近,四川省成都水井街全兴酒坊遗址的发现,为研究白酒的起源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遗址发掘面积近280平方米,揭露的遗迹现象包括晾堂、酒窖、炉灶,灰坑及路基、木柱、酿酒设备基座等。其中晾堂的年代分属明代、清代和现代,制作材料包括三合土及砖两种。酒窖多呈斗状,内壁及底部采用精选的纯净黄泥填抹而成,个别酒窖经过整修、  相似文献   

6.
四川成都水井街酒坊遗址考古发掘曾荣获199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表彰,200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物保护单位。为了深入研讨水井街酒坊遗址所蕴涵的历史化内容,并合理利用其丰富的传统化资源,实现学术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而为成都的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水井街酒坊遗址考古队、四  相似文献   

7.
四川盆地巴文化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巴蜀文化中的巴文化,至今没有发现高级别的中心遗存和文化辐射中心.夏商周时期四川盆地及邻近地区是以"蜀"为核心的"古蜀文明".东周时江汉平原的"巴人"进入四川盆地东部,与原是蜀地的一些土著民族结合形成"巴文化",于是与"蜀文化"一起,共同形成"巴蜀文化区".因此,这是三峡考古至今未发现夏商西周时期"巴文化"或"巴墟"的原因.寻找东周以前的"巴文化"、"早期巴文化",应是在汉水流域和江汉平原,其中汉水流域尤其值得关注;巴文化与楚文化关系密切,它们之间的演进值得关注.而以前认为是巴文化遗址的罗家坝遗址,确切讲应属于"巴文化"中的"賨文化",李家坝遗址也与賨、彭有关.  相似文献   

8.
正芦山峁是继石峁之后,在陕北地区开展的又一项重要考古发掘工作。这类区域性大型聚落遗址的存在,充分揭示出黄土高原也是中华文明起源不可或缺的重要地区之一。农牧交织地带的这些重大考古发现,能够深刻揭示出中华文明的核心特征。一、芦山峁遗址考古发掘的初步收获芦山峁遗址位于延安市宝塔区李渠镇芦山峁村西北侧的梁峁之上,西邻延河支流陈团沟、新尧沟。遗址整体地貌呈"山"字形,总面积达200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9.
安宁河河谷面积较大,地势平坦,气候温和,非常适宜人类生存,留下了许多古代化遗存。章指出它们分布的地理特征,并以该区域最早发掘的礼州遗址为标尺,与其余四个较为重要的遗址和一处大石墓出土的陶器对比分析,从而探讨其化类型和时代的异同。  相似文献   

10.
传统理论在中华明的起源问题上,一致认为中华明起源于中国北方,并以黄河明为代表。经过近一个世纪长江流域的若干次考古调查,考古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新成果。尤其是三星堆遗址、盘龙城遗址、清江遗址、新干大墓等青铜时代重要古遗址的考古发掘和调查,学术界对于长江明已经产生了新的认识。于是,有必要对长江明重新估价。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s consider NAME's focus on intersectionality as a tool for theorizing, researching, and employing in pre-K through college practice at preservice and inservice levels. A review of research using three or more identity axes to investigate student outcomes is included. The authors also discuss the benefits of analyzing educational questions intersectionally, noting cautions.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In the difficult circumstances of institutional discrimination and political pressure, the Tibetan minority in Nepal negotiate their identity with utmost communicative resourcefulness, tying their values to universal ethics. They resort to their spiritual heritage in their daily intercultural encounters, seeing it mostly as an essential mindset. Developing intercultural personhood through universalization does not challenge identity salience, if one’s culture is adhered to consciously. The respondents are optimistic about preserving their culture, provided the positive factors, such as community living and cultural education, persist. The obstacles are seen in materialistic influences, globalization and lack of interest among the young generation.  相似文献   

20.
李祥林 《寻根》2005,(1):83-85
从民俗学角度看,与唐诗、宋词鼎足而三的元曲中,有关当时社会棋类活动的描写很多。如张可久小令:“白酒黄柑山郡,短衣瘦马诗人。袖手观棋度青春。仙桥藏老树,石笋瘗苍云,松花飘瑞粉。”([红绣鞋].《三衢山中》)就写的是元代许多文人骚客都向往的“一杯酒,一局棋”的闲散隐逸生活。“我也会围棋,会蹴踟”([一枝花]《不伏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