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澎潮 《新闻前哨》2006,(1):10-11
与一般读不同,目标读就是读定位取向目标市场的、有消费能力的读。一张报纸的目标读,共同构成它的目标读群。同时,还应该充分注意到,在目标读和目标市场中,还有细分读和细分市场,他们不一定对整张报纸感兴趣,而是对某方面内容、某个版组、某个专栏、某个“大牌记”的章等感兴趣。  相似文献   

2.
廖慧平 《新闻知识》2005,(11):50-51
要了解一份报纸的办报理念,就必须清楚报纸定位策划。报纸定位策划是传媒定位策划在报业运作中的具体化,它包括读定位策划和功能定位策划,前是一家报纸在所有的报纸读范围内科学地确定自身最优化的目标读,是报纸实现市场占有的基础后是一张报纸在所有媒体功能范围内科学地确定自身所要发挥的功能或作用。办报理念则集中体现于报纸的功能策划,  相似文献   

3.
走向已知和未知——楚天都市报《城事》副刊的阅读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力  詹碧蓉 《新闻前哨》2006,(10):18-19
今天发生了什么事?有什么重大新闻?国际、国内、本地区的,翻开报纸,这恐怕是每一位读最为关切的。满足读获知新闻是报纸最基本的功能,同时,报纸还有对一些新闻的发生、发展作进一步探究、追溯的功能。当读将目光从报纸上移开,还会看到更多更远,则是报纸副刊承载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王亮 《新闻三昧》2005,(3):46-48
目前,我国报纸的经营模式有以下三种类型:第一类是报纸定价高于成本,报纸以发行盈利。这类报纸版面少,广告少,周期长,发行量大,编辑、经营成本低,主要以发行获利。在竞争战略上,它们走的是成本领先战略。第二类是定价高于成本,同时还有广告收入的行业类、地域性报纸,这类报纸在某一行业或地域内有较高的读认同度,目标读群的定位有较高的专业特征,这也使广告商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广告投放。第三类报纸走的是定价低于成本、一次销售亏损、以二次销售弥补一次销售的盈利模式。大多数都市类报纸属于这种类型。  相似文献   

5.
做报纸的人都知道,不是什么人都能当总编辑的,总编辑这活绝不好干。那么作为老牌的报业强国,英国报纸的总编辑又是如何产生的,他们是如何做好这一关系报纸生死存亡的关键岗位的各项工作的呢?笔者在英国期间,曾采访过多家英国知名报纸的主编(英国报纸总编辑一般只叫主编),对他们的背景、管理、职责等情况算是有个大概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王颖 《青年记者》2006,(16):52-52
生活类报纸一直定位为市民报纸,读的主体为普通市民,选择市民化为其化定位。什么才是市民读所接受的化?它应该不必那么庄重严肃,幽默轻松、休闲愉快是它的主调。它应当是市民真实生活的回味,是对生活环境的认知,也是紧张工作之余的轻松。理虽如此,但是长久以来,我们的实际操作却与这个理念时有脱节。虽然我们在关注民生、服务大众方面有所追求,但潜意识里,却也对这种追求怀有疑似琐碎与庸俗的惶恐。  相似文献   

7.
一、研究读心理,树立读意识 编辑必须懂得读心理,如阅读动机和求新、求实、从众心理等等。 其一,读的阅读动机。这是编辑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应贯穿在编辑工作的全过程中。需要是人在生活中缺乏某种东西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报纸编辑的任务就是要设法使所编的报纸能诱发、维持和强化特定读群的阅读动机。而要诱发阅读动机,必须引起读对报纸的注意。注意是人的意识对一定对象的占优势的指向与集中。  相似文献   

8.
管恩武 《青年记者》2006,(14):37-38
现在读不是什么报纸都看,也不是报纸上的什么内容都看,他们只看刊有自己感兴趣话题的报纸,只看报纸上有关自己感兴趣话题的报道。当今,谁能在读感兴趣的话题上做到位,谁就会成为读的宠儿,成为市场的宠儿。  相似文献   

9.
陈敏 《新闻前哨》2006,(12):45-45
政协宣传工作是党的宣传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我们需要潜心研究探讨的课题。根据新闻工作“三贴近”的原则,要求新闻工作必须拿出切切实实读关心贴心的报道,同时新闻行业的激烈竞争状况也促使每一个媒体都必须获得尽可能多的读份额。报纸的定位、结构是为了满足读长期的、稳定的、深层次的阅读需求,而不是满足读暂时快感的阅读需求,政协类报刊在报道政协的规定动作之外,要增加满足:委员们独特的阅读信息需求的一些自选动作,靠报纸的特色、思想深度、化魅力和人感受去发展和创新。那么政协工作的宣传报道该如何真正吸引读呢?如何按照李瑞环同志所指出的:把与人共有的工作做的更好,把与人不同的工作做出特色?  相似文献   

10.
何谓版面筹划?笔认为,广义地说,版面筹划就是根据细分后的受众(读)需求,对报纸、报纸版面及栏目、版面风格的综合定位和统筹.它可以包括对整个报纸的定位,也可以包括对一份报纸各版面的定位和统筹,如设置哪些版面,各版面在整个报纸中所占的比例和所确定的具体的版面,每个版面的栏目及设置. 狭义地说,只包括广义定义的后半部分,即对报纸版面及栏目、版面风格的综合定位和统筹。一份报纸的定位决定了整个报纸的取向和风格,因而广义的版面筹划是纲,狭义的版面筹划只能在这个纲的约束下展开。从这个意义上讲,本的版面筹划指的是广义的定义。  相似文献   

11.
报纸的个性是什么?报纸的个性就是在一定历史、社会和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比较固定的风格和特点,是区别甲报与乙报的重要标志。报纸的个性体现在报纸性质、报道内容版式、标题制作等诸多方面,而对新闻的个性化处理,特别是重大新闻的个性化处理,最能体现报纸的个性。 读者为什么喜欢读甲报,不喜欢读乙报?广告商为什么在甲报而不在乙报刊登广告?有些新闻发布为什么只针对某些报纸?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也极有可能是因为这个读者、这个广告商、这个新闻发布单位看中的是甲报的独特个性:同样一则新闻,甲报有自己独特的视角,能发出独…  相似文献   

12.
准确定位是办好栏目的前提为什么有的读者喜欢看这种报纸,而有的读者却喜欢看另一种报纸我想,受读者青睐的报纸,除了好的标题、好的文章、好的版式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报纸的定位问题,即你这张报纸是办给什么人看的,它的主要读者对象是哪些人我们必须首先具有这种定好位置的意识,才能根据不同的读者对象及其不同的阅读口味,设置出一些好的栏目去吸引读者、去占有市场。《语文报·初中版》是一份面向全国广大初中生,帮助学生学好语文的专业性较强的学习辅导类报纸。多年来,它一直紧紧围绕着“读”“写”“说”“想”“练”“…  相似文献   

13.
增强党报可读性湖北日报总编辑杨仁本报纸的对象是读者。报纸是办给读者“读的”。报纸的作用要在读者阅读后才能产生,如果一张报纸没有人读,那就比废纸还不如。因此,提高报纸的可读性是报界同仁努力追求的目标,不少报纸在这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当今中国报坛,可谓繁...  相似文献   

14.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特别是电视、网络媒体的崛起,各家报纸的内容大同小异,而报纸的定位及办报方针是不能随时改变的,因此,为了争夺读,占领市场,重视报纸从内容到形式的好坏已成为报人的共识。从报纸发展的角度来看,报纸版面设计的意义是有助于调整报纸结构,优化报纸的形态,提高传播的质量,实现报纸传播的目标和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5.
乔静  范磊贤 《青年记者》2006,(16):85-85
建立读亲和力是目前报纸版面设计中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词汇。报纸首先必须能够吸引读的注意力,然后要想办法延长他们的注意力,使读接受媒体传播的信息。传播学研究证明,报纸读的注意力是按照如下的顺序来移动的:照片一标题一信息图表一字稿。如果前三项都不能吸引读的话,那么他们阅读字稿的几率是微乎其微的。可以看出,信息图表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6.
本刊2005年第1期曾刊登《报纸赠阅能否实现价值提升》一文,关注《北京广播电视报》开始向北京城八区240万户家庭免费赠阅报纸的举措。如今一年过去了,赠阅报纸是否达到了提升价值的预定目标呢?请读续篇——  相似文献   

17.
缺少点什么?──读某些报纸副刊产生的忧虑顾冰清本人看报特喜欢读副刊,对那些散文随笔、杂文小品特别钟爱,每读一篇轻松活泼、淡笑风声、娓娓道来的散文、随笔,每看一篇尖锐泼辣、讽喻幽默、富有哲理的杂文、小品,都得到一次精神享受,像大忧天喝了一杯清凉的高级绿...  相似文献   

18.
未来的报业竞争将是一对一的竞不争,即针对某一地域、某一读群,甚至是某一读的竞争,这就需要报纸充分研究报业市场,研究读,开展集中差异化的竞争。  相似文献   

19.
财经类报纸的兴起是近年来国内媒体一个突出的现象。但目前老牌的财经报纸发行不断下滑,行业报的衰落,新锐的财经媒体的发行和经营也不尽如人意。在所有的财经报纸中,《中国经营报》、《21世纪经济报道》和《经济观察报》的影响力最强,代表了一种新的方向和趋势。他们以资本市场作为切入点,注重对重大新闻事件的深入分析,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这三份报纸的目标读是高端人群,办得“太专业”,是一种专业化的小众媒体。  相似文献   

20.
报纸是办给人们看的。一张报纸,读者拿在手里,如果眼光停不下来,一翻而过,甚至根本不想多看,那还有什么效果?夜班编辑贯彻落实编委会的编辑思想,采用什么稿件,选用什么照片,放在什么位置,是要反复掂量的。所以,在夜班的岗位上,想得最多的是:在我们编辑的这张报纸上,国家大事要事、国际重要新闻、编辑部的重要言论,安排是否突出、得当;在所编辑的版面上,什么消息最“抓人”,什么照片最有吸引力,“亮点”在哪里?时刻不忘服务大局3月份的一个报道重点是“两会”,这是一场竞争激烈的战役性报道。“两会”期间,既充分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