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变纯水的温度,向纯水中加入酸、碱以及强酸弱碱盐、强碱弱酸盐时,平衡会发生移动。现就如何计算水电离出的H~ 浓度进行分析,并举例说明其应用。 一、纯水电离出的H~ 浓度的计算 推论:在25℃时,纯水中的[H~ ]=[OH~-]=10~(-7)摩/升,PH=7。因水的离解是吸热反应,故温度升高电离度增大,致使[H~ ]=[OH~-]>10~(-7)摩/升,PH值<7。温度降低[H~ ]=[OH~-]<10~(-7)摩/升,PH>7。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PH值的概念时,应该着重指出: 1.酸溶液里不是没有OH~-离子,只是〔H~ 〕>〔OH~-〕,碱溶液里不是没有H~ 离子,只是〔OH~-〕>〔H~ 〕。 2.常温下的离子积(Kw)。 Kw=〔H~ 〕·〔OH~-〕=(1×10~(-1))~2=1×10~(-14) 即pH=pOH=7 温度升高,水的电离度增大,100℃时,Kw=1×10~(-12),pH=pOH=6,水的酸碱度仍是中性。 3.pH值适用于〔H~ 〕或〔OH~-〕在1M以下的溶液。如果〔H~ 〕>1 M,则pH<0;若〔OH~-〕>1 M,则pH>14,在这种情况下,直接用〔H~ 〕或〔OH~-〕来表示。浓度大于1 M的强酸、强碱溶液的pH值:  相似文献   

3.
水的离子积和溶液的pH计算,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试题中的热点。本文将对该问题进行概括、总结、分析,以帮助同学们复习。一、应试精要1.25℃纯水中K_w=[H~ ][OH~-]=1×10~(-14),此时pH=7,若将水的密度按lg·mL~(-1)计算,水的电离度为:α(10~(-7)mol)/((1000mL×lgmL~(-1))/(18g·mol~(-1)))×100%=1.8×10~(-7)%2.由水的电离可知,水既可看作一元弱酸,又可看作一元弱碱。水的电离是吸热的,所以温度升高[H~ ]  相似文献   

4.
pH计算是历年高考热点,解答此类考题除了掌握基本知识和常规解答思路外,还要巧解巧算,方能提高解题速度。一、纯水的pH计算[解题技巧]常温25℃时,Kw=[H~ ]·[OH~-]=10~(-14),纯水中[H~ ]=[OH~-]=10~(-7)mol·L~(-1),则pH=7;当温度升高,纯水的电离度增大[H~ ]=[0H~-]>10~(-7)mol·L~(-1),[H~ ]·[OH~-]>10~(-14),则pH<7;当温度降低,Kw<10~(-14),则pH>7。  相似文献   

5.
电解质溶液一章的教学,常涉及溶液的酸碱性。而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常通过酸式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出来的离子的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的大小来比较确定。若离子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则溶液的酸碱性主要决定于电离出来的H~+浓度的大小;反之,决定于水解后产生的H~+或OH~-浓度的大小。  相似文献   

6.
水是最重要的溶剂,离子平离一般是在水溶液中建立的,水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质和水的电离平衡,由于水的电离较弱,有时水的电离可以忽略,而只考虑溶质的电离,例如:0.1mol/1HCL溶液pH=1,就将水电离出来的H~ 忽略,这样往往造成学生做题中忽视水的电离,而现在有许多题目就是有关水的电离,例如计算由水电离出的H~ 的浓度,水的电离度,还有从水电离出来的H~ 浓度来进行其它的计算,一遇到这类题目,许多同学容易搞错.解这类题目关键是搞清楚两点:一是有关水的电离度的概念,二是有关电离度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水的离子积K_w是水的浓度与电离常数的乘积,即 K_w=K电离·〔H_2O〕=〔H~ 〕·〔OH~-〕K电离是个常数,〔H_2O〕可以看成是个常数,因此,把K_w也可看成是一个常数。因水的电离过程是个吸热过程,当温度升高时,水的电离度增大。K_w值也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100℃时,K_w值是1×10~(-12)但在常温时,K_w值一般可以认为是1×10~(-14)。对于〔H~ 〕很小的溶液,其浓度的数值记忆和计都很不方便,为了简便起见,化学上常采用〔H~ 〕的负对数,即用pH值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还因为溶液酸碱性的差别主要是〔H~ 〕数量级的差别,对  相似文献   

8.
人们都知道,中性、酸性或碱性液浓中都同时含有H~+离子和OH~-离子,这些离子的浓度存在:[H~+][OH~-]=kw的关系式。应该注意的是当强碱溶液稀释时,是OH~-离子浓度的减小,而H~+离子浓度却增大。因此当强碱溶液稀释时,应用OH~-离子浓度稀释来计算;不能用稀释前的H~+离子浓度稀释来计算。同理,当强酸溶液稀释时,应用H~+离子浓度稀释来计算,不能用稀释前的OH~-离子浓度稀释来计算。 例1、将pH=10的强碱溶液等体积稀释,求稀释后碱液的pH值为多少?  相似文献   

9.
一、知识要点1水的离子积不仅在常温下对纯水来说是一个常数,而且对常温下的酸或碱的稀溶液来说,也是一个常数.2对于酸或碱的浓溶液来说,水的离子积不能看成为常数.3水的离子积在一定温度下的常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为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4当稀释溶液中酸的[H~ ]或碱的[OH~-]接近水电离的[H~ ]或[OH~-]时,水的电离不容忽视,应将酸碱的浓度和水的电离总起来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10.
现行高中化学课本第三册第37页,水的离子积常数这样表示:在25℃时,K_w=[H~+][OH~-]=1×10~(-7)×1×10~(-7)=1×10~(-14).结果没有写出单位,而第38页计算[H~+]为1×10~(-1)mol/L,溶液的OH~-浓度表示为:L。单位凭空写出来。而现行课本要求计算题的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都应写出单位,上述计算显然不符  相似文献   

11.
一、离子共存问题离子共存问题是高考中常见类型,是每年必考题型,这类考题这几年及今后的命题趋势是增加限定条件,如:(1)酸性溶液(或 pH<7)、碱性溶液(或 pH>7)、能在加人铝粉后放出可燃性气体,由水电离的 H~+或者 OH~-浓度为1×10~(-10)mol/L 溶液等几种情  相似文献   

12.
<正>一、学会物质的分类是探究物质具有酸碱性的基础在物质的分类中,通过实验探究,我们把溶液的pH>7的称为碱性溶液,把溶液的pH<7的称为酸性溶液。因为pH=-lgc(H~+),K_w=c(H~+)·c(OH~-),因此溶液的酸碱性与物质在水在能电离出H~+  相似文献   

13.
有关溶液PH值的计算大致可分为:(H~+〕和PH值的换算,计算酸、碱、盐溶液的PH值,计算稀释液的PH值和计算混和液的PH值四种类型。前两种计算类型,许多化学书籍中均有介绍,现着重谈谈后两种计算类型。一、计算稀释液的PH值1、计算强酸稀释液的PH值1、酸浓度大于10~8M时:计算时只考虑酸的电离。例如:将0.01MHCI溶液10毫升,加水到1升;求稀释后溶液的PH值?解:〔H~+〕=0.01×10/1000=10~4(M)PH=-lg〔H~+〕=-lg(10~4)=4Ⅱ、酸浓度小于10~6M时:计算时除应考虑酸的电离外,还应考虑水的电离。例如:将10~8M的HCI溶液用水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值是多少?  相似文献   

14.
教学中曾有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某溶液的[H~ ]=10~(-6)M,若把该溶液用水冲稀100倍后,溶液的pH值等于几?溶液呈何性?问题一提出,就引起学生广泛的兴趣。对于这一问题,若解答为当冲稀100倍后,[H~ ]=10~(-8)M,故pH=8,则显然是错误的。如果这样,岂不是酸溶液由于冲稀变成碱溶液了吗?同样对于用纯水稀释pH=5的盐酸到1000  相似文献   

15.
一、知识体系 电离度、水的离子积、pH值这三个概念,联系密切,环环相扣,复习时要循序渐进。 复习时,要注意运用电离平衡移动理论,分析外界条件以及溶液酸碱性对α、[H~ ]、pH值的影响。 二、重点与难点 1.pH值的定义 溶液中H~ 浓度的负对数叫做溶液的pH值,即pH=-lg[H~ ]。其内涵: ①pH值的适用范围:(ⅰ)只适用于水溶液。(ⅱ)适用于1摩/升以下的稀溶液,pH值的取值范围为0—14。 ②溶液的pH值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是溶液酸碱度一种表示方法。常温下,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碱性,pH<7溶液呈酸性。  相似文献   

16.
K_W=c(H~+)·c(OH~-),K_W 被称为水的离子积。其外延有以下三方面的内容:①K_W 不仅适用于纯水,还适用于稀溶液(酸、碱或盐);②表达式中的 H~+和OH~-不只是水电离的,而是溶液中存在的所有的 H~+和 OH~-;③K_W 的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其的,①和②是学生的疑惑点,③是学生的易错点。针对这三  相似文献   

17.
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任何稀溶液中都存在水的电离平衡。尽管Kw在一定温度下是一个定值,但改变溶液中C(H+)或C(OH-)都会影响水的电离。本文中将溶液的酸碱性与水的电离进行了归纳整理,以利于学生专题复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一、纯水的电膏纯水中C(H+)=C(OH-)=1×10-7mol/L,Kw=1×10-14,PH=7,电离度α=1.8×10-9。电离度只受温度的影响,在不同温度下,Kw值不同,PH也不同。例1:在100℃时纯水的Kw=10-12,此时PH、C(H+)、C(OH-)和电离度α各为多少?  相似文献   

18.
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是个重要的知识点,也是高考热点。对于这个知识点的许多概念,以及比较离子浓度大小的方法和技巧,不少同学尚掌握不够好,很有必要从实质上总结归纳。 一、强酸弱碱盐和强碱弱酸盐的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盐溶液中弱碱阳离子或弱酸根离子和水电离生成的OH~-或H~ 结合成难电离的弱碱或弱酸,使溶液中弱碱阳离子或弱酸根离子浓度略  相似文献   

19.
比较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是近年来高考的热点题。随着此类题选项设计的变化,解答时除了要熟练掌握电解质的电离知识以及盐类水解规律外,还要采用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确定恒等关系。这样才能准确、快速地确定电解质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或恒等关系。一、大小排列关系型1.水解排列型根据盐类水解规律,强酸弱碱盐(AB型)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B~-]>[A~ ]>[H~ ]>[OH~-];强碱弱酸盐(CD型)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 ]>[D~-]>[OH~-]>[H~ ]。  相似文献   

20.
1.0.1mol/L的CH_3COOH溶液与0.1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分析:NaOH与HAc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即为NaAc溶液,由于CH_3COO~- H_2(?)CH_3COOH OH~-,所以c(Na~ )>c(CH_3COO~-)>c(OH~-)>c(H~ ).2.pH=1的HAc与pH=13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分析:混合前CH_3COOH溶液中,c(H~ )=0.1mol/L,NaOH溶液中c(OH~-)=0.1mol/L,而CH_3COOH为弱酸,部分电离,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