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帆  詹莉宜 《新闻知识》2023,(7):3-12+93
城市旅游形象是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形象的承载者。本研究以框架理论为基础,结合内容分析法、文本分析法以及控制实验法,探究地方外宣媒体iChongqing对重庆城市旅游形象的建构及其传播效果,发现iChongqing所建构的重庆城市旅游形象特征可总结为:自然与人文资源丰厚的特色山城、旅游基础设施完善的智慧城市、开放发展的国际化旅游都市、旅游氛围浓厚的度假胜地、旅游活动丰富的娱乐化都市,其中自然与人文资源丰厚的特色山城、旅游基础设施完善的智慧城市传播效果最佳。建议媒体今后进一步深入挖掘地方特色、善用融媒手段、尊重文化差异,为构建良好地方与国家形象持续发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旅游地及旅游产品数量的增加,塑造个性鲜明的区域旅游形象,提高旅游地辨识度,已成为区域旅游发展的重中之重。宣传片是塑造区域旅游形象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本文将在宣传片如何塑造区域旅游形象这一问题上,从地域差异、旅游地文化、游客体验、影片配乐这四个方面做出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国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造就了大众生活追求的高质化,公众的心理需求转向了休闲度假的方式.这种方式带来了旅游地产业的热潮,同时带来了旅游地产形象与旅游地产综合实力的紧密性.虽然旅游地产形象的塑造与传播是其自身发展战略体系中的新兴工程,但却占据了一定的重要地位.本文讨论旅游地产形象塑造与传播两大问题,认为旅游地产形象的塑造需要从旅游地产企业的形象、景区所在城市形象、稀缺资源、基本设施建设、文化内涵等多角度考察;还需从新媒体传播、广告传播、口碑营销、公共关系等层面研究旅游地产的形象传播.  相似文献   

4.
吕晓燕 《大观周刊》2012,(50):66-66,129
旅游是一种广泛性的社会活动.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旅游活动在社会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旅游产业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同时.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也将旅游业定位为地方支柱产业、优势产业或今后发展的重要产业方向.塑造地方旅游形象对于很多地方政府来说也变的越来越重要。本文将结合“双满意理论”分析网络公共关系在塑造地方政府旅游形象中的作用.希望通过对这一现象的分析.得出结论.对地方政府旅游形象的塑造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城市形象,作为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元素之一。中国各城市在国际媒体中呈现出来的媒介形象,也直接影响着国际对中国的认知。英美媒体凭借其国家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传播手段和经验、较高的媒介使用率以及英语语言优势,在他国媒介形象塑造和国际传播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泰晤士报》、《纽约时报》等英美主流报刊关于桂林的新闻报道进行内容分析,反映桂林这一国际旅游城市在国际传播中被赋予的媒介形象,并针对旅游城市媒介形象的构建与国际传播提出策略。  相似文献   

6.
朱佳奕 《新闻世界》2014,(2):181-182
国家形象塑造是中国对外宣传的重要目标,利用媒体构建国家形象已经成为当今公共外交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也对国家形象的塑造造成最直接的影响,特别是和中国一衣带水的东南亚邻邦,大体相同的文化背景更决定了传媒在国家形象塑造上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重庆商务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基于传媒视角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商务旅游在未来大有可为,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是当下旅游管理工作者的重要工作.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与传媒密切相关,重庆在利用传媒进行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上,应尤其关注组织管理、专项基金设立、宣传主题凝炼、传媒企业参与目的地打造、影视剧营销和科学利用媒体资源深度推广等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8.
韩婧 《大观周刊》2010,(46):145-145,80
旅游目的地形象是吸引旅游者最关键的因素之一。旅游形象策划与传播的研究对于提高城市知名度、美誉度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凯里地区文脉,提出针对性较强的形象定位,并从视觉形象、其他感官形象、行为形象三个方面进行系统设计,最后论述了凯里形象塑造以后进一步的传播策略,以期为凯里旅游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城市形象是指城市内部诸要素(比如城市布局、城市资源等),经过长期综合发展后在人们心目中形成的印象和评价.城市形象的特点简单来讲,就是会呈现出历史文化型、整体系统性、长期规划性和地方特色性.城市整体形象涵盖城市空间形象、城市环境形象、城市功能形象、城市景观形象和城市产品特色形象(即产业结构).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城市形象塑造的重要性.本文运用定位理论,对城市形象的塑造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根据腾讯研究中心的调查,以场景化为明显特征的短视频必将成为新媒体时代的一大发展方向,其在塑造城市旅游形象,带动地区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现实作用。西安、重庆、成都等"网红城市"和众多高人气的"网红打卡地"纷纷涌现,赢得了打卡经济的红利,推动了城市旅游业的发展。而在2019年国庆节,武汉一跃成为国内第二热门旅游地,从传统的"出发地",变成了"目的地"。这一现象必然是众多因素造成的。本篇论文主要探究武汉城市旅游形象与短视频之间的关系。通过科学抽样,我们取得"抖音"短视频平台606条短视频,逐一进行定量分析。经研究发现,短视频内容和传播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画面编辑愈加精良,注意与观众的互动;制作个性化鲜明,场景代入感强。  相似文献   

11.
郭学文 《青年记者》2012,(32):17-18
研究背景现代传播学认为:大众传媒对于城市形象塑造和传播具有重要作用,媒体通过新闻报道、影视作品等促成了公众对于城市的形象认知,从而具备了建构城市形象的功能。"媒介时代的城市形象可以分为客观形象、媒介形象和公众形象。城市的客观形象是城市‘公众形象’的起点,也是媒介呈现城市的原材料。城市的‘媒介形象’较大程度影响了城市的‘公众形象’。"①也就是说,在媒介社会中,城市的媒介形象取代了客观形象,成为影响社会大众对城市做出认知和判断的形象符号。传播学中的城市形象研究就此展开,通过研究城市的媒介形象来分析城市形象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2.
孙莹  侯霞 《新闻知识》2012,(4):21-22
本文基于新闻传播在树立城市旅游形象中所发挥作用的视角,在新闻学、传播学、旅游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旅游新闻的概念、产生背景和特征进行了梳理,从旅游新闻特征的角度分析了旅游新闻与城市旅游形象的关系,并提出了维护和提升城市旅游形象的具体措施:建立政府、媒体与旅游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建立城市旅游形象危机预警机制、优化对外交流的传播渠道。  相似文献   

13.
刘佳  尹宁 《今传媒》2012,(10):60-61
城市旅游形象是城市旅游的灵魂,是形成城市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城市营销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各个国家与地区都加大了对于城市旅游形象的宣传力度,但同时伴随而来的是城市旅游形象严重同质化等问题。本文试图以澳大利亚为例,探析其旅游形象的传播策略,从而为我国旅游形象传播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旭 《军事记者》2013,(3):51-52
随着国家形象日趋受到重视。作为国家形象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军队形象成为关注的重点。媒介对军队形象的塑造直接影响到社会公众对军队形象的认知和判断.对于增强我国军队“软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军事节目是当前媒介军队形象塑造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就军事电视综艺节目展开分析.探寻其在军队形象塑造上的作用。一、军事电视综艺节目发展轨迹与形象塑造  相似文献   

15.
大众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当前中国正处在持续发展并向未来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通过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为自己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及与外部世界和谐互动的氛围。中国政府有必要为此进行长远规划,将其作为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在论述国家形象内涵、国家形象塑造主体和国家形象传播受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国家形象塑造中的媒体策略。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旅游业成为了全国各地的朝阳产业,它既丰富了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也满足了如今人们对精神世界满足的追求。旅游业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其产生的负面效果相比于其他行业是相对较小的,比如它不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破坏,也不要求新建其他大型设施,这也是响应国家"绿色发展"的策略。而旅游业的发展与旅游新闻报道又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城市推动旅游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就是做好旅游业的新闻报道,要全方位、多层次地宣传当地旅游特色,以达到影响广泛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新媒体时代,由"互联网+"构成的营销模式层出不穷.许多城市通过新媒体传播当地的旅游文化以此塑造城市形象,带动了城市间旅游经济的发展,近两年来"网红"城市的数量只增不减.鉴于利用短视频推动城市旅游文化现象的塑造这一趋势,文章通过分析广西桂林市自身的资源及优势,总结出该市的旅游文化在新媒体宣传中依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  相似文献   

18.
陈虹  张锦 《新闻知识》2012,(10):117-118
各类传媒在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具体的塑造过程中应采取良好的对策才能使旅游目的地形象产生增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电视纪录片与国家形象塑造之间的关系,并结合美国探索频道的发展情况和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特点,着重论述了电视纪录片对于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并探讨了中国电视纪录片塑造国家形象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林伟江 《今传媒》2013,(11):16-19,24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使得国家形象成为国内学者特别关心的重要议题,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国家形象进行解析。然而目前国家形象存在定义不清、机制不明这两个问题。在从国家形象的概念与塑造机制回顾当前的国家形象研究,可以发现当前研究仍存在四个不足之处:学理性仍不足、过于重视技巧、视角单一、取向功利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