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现当代诗歌的英译是中国文化走出去事业的重要内容,在翻译中实现中外译者的联袂,可以为跨越文化障碍、恰当阐释原诗提供有益的新思路,对文化传播、交流有着积极深远的意义.本文以中国现代诗歌之中的名篇《雨巷》的九个英译版本进行研究对象,进行对比研究与翻译探讨,对中国现代诗歌的翻译进行了思考,探寻诗歌翻译过程中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2.
雨巷     
我从没想过,秋雨中的小巷会这般美妙。 我漫步在青石砖铺成的小路上,并没有撑伞。雨丝儿轻轻拍打着脸颊,我深深呼出一口气,同时呼出。了埋藏在心底的愁绪,酣畅淋漓地呼吸着潮湿的空气。雨雾晕染开了浓浓的灰白色,仿佛云雾般,  相似文献   

3.
单元导学设想:(建构从个性到共性再到个性的品读虹桥) 高中语文必修第一单元的诗歌虽然长短不齐、国别不一,但都于含蓄朦胧之中隐匿着一个丰富斑斓的情感世界,充盈着美的享受,活跃着灵动的情感,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净化学生的心灵,叩问学生的灵魂。比如《沁园春·长沙》里生机勃勃的秋景和壮怀激烈的人生豪情,《雨巷》里诗意空灵行走着的姑娘的愁怨忧伤,《再别康桥》里令人黯然销魂的别情,《大堰河——我的保姆》里母爱般的温暖与光辉,《断章》里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互为风景的和谐美,《风雨》里成长的忧思困惑和面对人生风雨的勇气、责任感,《错误》里苦苦等待的寂寞和擦肩而去的伤感,《回旋舞》里人和人牵手的精彩和团结友爱的美丽,《在一个地铁车站》里对人间温暖情感的呼唤。  相似文献   

4.
在进行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沁园春·长沙》、《雨巷》、《再别康桥》、《大堰河——我的保姆》这四首诗歌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下面说一下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5.
章桂周 《语文知识》2014,(11):79-80
戴望舒和徐志摩可以说是现代诗歌的双子星座,而《雨巷》和《再别康桥》又是其各自的代表作。人教版教材把这两首诗编排在一起,整合为《诗二首》,我想也是大有深意的。这两首诗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将二者加以比较阅读,可以品读出别样精彩。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雨巷》进行了教学设计,介绍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教学特点分析。  相似文献   

7.
谢佳 《教学随笔》2016,(4):156-157
本文对《雨巷》进行了教学设计,介绍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教学特点分析.  相似文献   

8.
走出雨巷     
我昕到淅沥沥的雨声,那是因为我看到了《雨巷》。从第一眼到最后一眼都是伤,这是雨巷诗人戴望舒笔下的世界。在读这首诗之前,从来不知。一首诗也能写成这样令人无言的愁,没有真正的惆怅在心头,是不可能作出的。于是,我走进他的伤。油纸伞,这本来单调的东西,在这悠长悠长、不见尽头的雨巷出现,那是多么冷漠。不是倾盆大雨,也非毛毛细雨.只是滴在伞上,有低沉响声的雨。“滴滴嗒嗒……”窄窄的雨巷,全部被青硬的大石块包围。  相似文献   

9.
今年暑假,爸爸让我读了十首现代诗,其中我最喜欢的一首题目叫《雨巷》,是戴望舒写的。戴望舒有“雨巷诗人”的美誉,我想,大概就因为他写了这首诗,才得到这个称呼的吧。  相似文献   

10.
戴望舒是三四十年代蜚声文坛的天才诗人,他一生留下的诗作仅90多首,但他却以别样的诗情与诗艺在诗坛上独树一帜。诗人曲折哀惋的一生和他的代表诗作《雨巷》,表现出戴望舒诗歌的独特性:其一,揭示诗人情感个性的几种具体体现,即孤独、幽怨、迷惘和执着的追求等。其二,阐释其诗作在形式上的独具匠心,表现出意象选择的朦胧伤感、意象构成的象征化原则和语言运用的含蓄蕴藉、质析自然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王舶宇的《心灵雨巷》展示着作者宽广的阅读视野与深度阅读的乐趣,倾诉着作者柔软的心灵之曲和浪漫的情感因子,焕发着作者独特的文化知鉴与理性的智慧之光,描摹着作者诗意的童年情结和温馨的童年时光。  相似文献   

12.
《雨巷》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的第二篇课文,是"雨巷诗人"戴望舒的成名作。从已有的《雨巷》教学案例来看,大都是紧紧围绕着《雨巷》中多种意象来组织教学。在教学方法上,是以讲授法和启发式互为补充。这种教法虽然抓住了重点,着重分析诗中多种朦胧的意象和"丁香姑娘"的象征意义,但传递的知识比较空洞、单调和缺乏新意,不利于学生新诗素养的培养。因此,对于《雨巷》这一类新诗,我们要对其教学内容除旧布新。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方面来进行教学内容的创新设计:领略《雨巷》的意象美,感悟《雨巷》的意境美,品味《雨巷》的情感美。  相似文献   

13.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作者以象征性的抒情手法和舒缓沉郁的节奏,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抒发了自己失望和痛苦的情绪.  相似文献   

14.
戴望舒的《雨巷》中“丁香姑娘”具有多重内涵:既象征愁怨,也是诗人政治理想和希望的化身,还是诗人的自画像;其意象的创造受中西诗学的影响。此外,戴望舒其他诗歌中的女性形象既是诗人心中恋人的剪影,也体现了对女性的抽象崇拜。究其原因,戴望舒诗歌女性形象创造的文化心理为:首先受到五四个性解放思潮和个体本位思想的影响,其次是男人心灵深处女性气质的外显,再次是现代知识分子无法摆脱群体意识的精神习惯和传统文化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5.
《再别康桥》我们耳熟能详,以“纯真的诗感”润泽了几代人。在教学中,一般把‘鉴赏诗歌所体现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作为教学目标。“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这“三美”,是闻一多对以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派诗歌风格特点的概括。若把目标定位为诗歌所表现的“三美”,用《再别康桥》作为例文来突破,用例不典型。要体现“音乐美”,戴望...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教学中,题材相近或主题雷同的文章通常引导学生比较而读,一是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二是增加阅读教学的情趣和互动性,便于学生融入文本的情感世界中。比如将戴望舒的《雨巷》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两首现代诗并入一课学习,从编者的初衷来看,亦是运用比较阅读法引导学生探究两首情感真挚的名作有何异同之处。一、笙磬同音,异曲同质无论古诗还是现代诗,都讲  相似文献   

17.
新闻集装箱     
崇义县教育局与县关工委联合编写了《崇义县中小学道德教育三字经》.作为全县中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校本教材.共印发三万册.免费提供给全县中小学生使用。为充分发挥好该《道德教育三字经》的育人效果,全县各中小学正大力开展《三字经》“三进”活动,即进课堂、进脑、进心。  相似文献   

18.
卓育训 《老年教育》2014,(10):42-43
<正>广州老干部大学上学期开办了现代诗文班,由赵南成老师任教,从近三十年的新诗开讲。对于这类诗中某些近似口语的作品,我曾经十分不解:这么通俗,凭什么可以堂而皇之地发表在大型报章杂志上。听了老师的讲述,我才知道这是最近几十年的新流派。看似简单直白,其实蕴藏着超常的想象,非一般思维能及。某些时候,诗人与疯子仅一步之遥,赵老  相似文献   

19.
如果有人问:让戴望舒《雨巷》中的“我”徘徊在一条悠长又寂寥的小路上会如何?一怔之后,我们立刻会想,“巷子”和“小路”都是走人的地方,二者似乎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在这首诗中,要是把“雨巷”的意象换成“下着雨的小路”或者更简洁的“雨径”,则似乎不妥。到底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20.
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