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良好的课堂气氛应该主要看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程度,看师生交往,看学生情绪,看学生思维状态,还要看课堂生成状态。理想的课堂应该是学生对课堂内容兴趣盎然,积极参与课堂上老师提出的问题、设计的活动,思维紧跟着课堂的步骤在运转。教师应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新课标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但教师作为一堂课的策划者和领导者,对课堂氛围的营造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堂课最终的成败。根据语文的学科特点,我觉得语文课堂气氛的烘托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
良好的课堂气氛应该主要看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程度,看师生交往,看学生情绪,看学生思维状态,还要看课堂生成状态。理想的课堂应该是学生对课堂内容兴趣盎然,积极参与课堂上老师提出的问题、设计的活动,思维紧跟着课堂的步骤在运转。教师应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新课标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但教师作为一堂课的策划者和领导者,对课堂氛围的营造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堂课最终的成败。根据语文的学科特点,我觉得语文课堂气氛的烘托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我国对小学生在校园中德育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渗透已经成为教师教学任务中的必修内容。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不但有助于学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早日成才,更是我国素质教育阶段越来越提倡和盛行的学校教育发展的必要条件,本文中笔者将对此问题进行探讨。1.引言小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栋梁,他们的日常行为习惯不但代表着国家教育工作的发展现状,更是直接影响到祖国下代  相似文献   

4.
场面描写法,强调人物活动的相对集中,人物与环境的自然融合,人物彼此之间的密切关联。其作用是极力渲染事件气氛,充分展示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集中刻画人物的活动和语言,从而突出人物的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5.
初中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的《绝唱》描写了一个民间艺人高超的说书艺术。  相似文献   

6.
《夜》是叶圣陶先生于1927年10月写的短篇小说。它是我国最早反映“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杀的文学作品之一。这篇小说没有正面描写反革命大屠杀的真实场景,而是选取一个普通家庭在这场反革命大屠杀中的悲惨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反革命政变的残酷和给全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歌颂了革命志士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同时也暗示人们:反动派的恐怖政策必将激起人们更加强烈的仇恨和有力的反抗。小说的的主人翁是一位烈士的母亲,她经历了一个由悲痛到愤怒,由怯弱到勇敢的心理变化过程。最后“决定勇敢地再担负一回母亲的责任”,“善视大男”,以继承女儿女婿的遗志。为了使主题更为突出,人物的性格更为鲜明,文章多处运用了烘托的艺术手法,达到了“烘云托月月更明”的美妙效果。  相似文献   

7.
初中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的《绝唱》描写了一个民间艺人高超的说书艺术。此文文笔清新生动,描写细腻深刻,作者刘鹗采用多种写作技巧呈现出新鲜活泼、形象生动的景象。尤其是对主人公白妞的描写,作者的烘云托月的艺术手法令人拍案叫绝。一、场景烘托书本开场,作者就从三方面描写了戏园情况:听书人早早到戏园;听书人多且类别多;园内人声嘈杂。老残来到戏园时,“园子里已经坐得满满的了”,虽有“七八张桌子还无人坐”,但桌子上贴着许多已定好座的红纸条儿,已无处落脚,老残只好用二百钱贿赂看座的“弄了一张短板凳坐下”。戏园里人满为患,不论是…  相似文献   

8.
音乐 ,可以展现蓝天白云 ,可以表现潺潺流水 ,可以模仿马嘶鸟鸣……它那鲜明的节奏、和谐的旋律 ,既可激发人们奋发向上的情感 ,也可启迪人们艺术创作的灵感。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能恰如其分地引入音乐 ,则可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几年来 ,我在小学低、中、高不同年级段的美术课教学中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和探索 ,受益匪浅。一、用音乐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在小学美术课中 ,有些创作类型的课题 ,只凭教师运用各种教具进行演示讲解是不够的 ,如能选择与课题相适应的音乐 ,为学生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气氛 ,那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绘画欲望。如三年级同…  相似文献   

9.
《荆柯刺秦王》这篇史传把荆轲这个人物写得神采飞扬,栩栩如生,感人至深。除了简洁、传神的个性化语言之外,烘托手法的巧妙运用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烘托手法不从正面描写人物事件,而是一种用其它事物从侧面衬托主要人物或事件的艺术手法。烘托的方式,有正面烘托,反面烘  相似文献   

10.
悲秋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永恒题材,欧阳修的<秋声赋>便是其中的名篇.此文运用了灵活多变的写作技巧,其中渲染烘托手法的巧妙使用又是其诸多技巧中的亮点.……  相似文献   

11.
以情感人烘托气氛我教《周总理,你在哪里》广东深圳文锦中学颜素梅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是一首感人肺腑的短诗,凡是经历了那个动乱年代的人,每每读来无不为之垂泪,浮想联翩。然而,现在十五、六岁的中学生距离那个年代久远了些,总理去世时,他们还没有出生。因...  相似文献   

12.
闲话烘托     
作诗写文章,可以从正面进行渲染,也可以从侧面进行烘托。正面渲染,不用说,一般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当然渲染得如锦上添花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侧面烘托,则不是人人所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的了,然而烘托得好,效果并不比渲染差,甚至还要好一些。王昌龄《少年行》:“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猎长杨。楼头少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不写服饰,写“白马金鞍”,却显示了服饰的豪华;不写地位,写“从武皇”,却显示了地位的显贵;不写声势,写“旌旗十万”,却显示了声势的煊赫。这里没有正面写主人  相似文献   

13.
怎样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怎样才能让学生既能学到知识,又能轻松愉快地度过每一节课?我认为在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是首要的。下面就我的教学体会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气氛,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益。在贯彻新课标的课改实验中,要做到与时俱进,如何艺术地创设和谐、愉悦,充满求知激情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很值得同行探讨的。本文从教师的主导作用,逐渐过渡到师生“互动”,浅述教师应把握好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课堂气氛是在教学过程中产生、发展起来的,它是我们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心理基础,课堂气氛的优劣直接制约和影响教学的效果或效益.在当今新课改的冲击下,有效教学提到了议事日程.因此课堂气氛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教学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灵活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科学的利用评价手段,是创设良好的英...  相似文献   

16.
17.
怎样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怎样才能让学生既能学到知识,又能轻松愉快地度过每一节课?我认为在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是首要的。下面就我的教学体会谈一点看法。一、张驰相济有张有驰,张驰相济是调节课堂气氛的重要一环。这里的“张”是指为学生设计一种紧张、亢奋的环境状态;“驰”则是相对平和、宽松的环境。现在,尤其是农村学校,学生的主体地位往往没能很好地体现,教师授课,教条式、灌输式仍然严重,学生在接受知识时,很被动。我曾听过一位数学老师在学校举行的公开课,当然这位老师授课逻辑严密,思路清晰,条理分明,过程的确无可挑剔…  相似文献   

18.
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种知识学习过程,而且恰恰是一种情感体验过程。热烈活泼的教学气氛会使学生情绪高昂,智力活动呈现最佳状态,保持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使课堂教学气氛由自然状态进入理性状态,从而提高政治教学成绩。  相似文献   

19.
李涛 《现代语文》2010,(10):59-59
凡读过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的人,无不为小说大起大落、"大喜大悲"的绝妙情节所折服,小说在情节的安排上之所以能达到一种出神入化的境界,不能不归功于烘托手法的运用,小说在行文时,甚至于在最小的细节安排上,都做到了烘托有致,或者说,处处铺垫,  相似文献   

20.
烘托与衬托     
烘托与衬托是两种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他们有许多相同之处,也有明显的不同之点。下面先谈各自的特点,后谈二者的异同。一、烘托与衬托各自的特征烘托,原是一种绘画技巧,指用水墨比较淡的色彩,点染轮廓外部,使物像鲜明,集中突出,加强表现效果。这种技巧运用到写作中,就是指不正面描写主体形象,而从侧面落笔,即借描写环境,或渲染某种气氛,或表现人物某种心情。鲁迅的小说《药》开头“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作者用这阴暗、凄凉、恐怖的环境,烘托出夏瑜就义时沉寂肃杀的气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