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身在今日,绝难想象,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名人情书选曾是出版热点。彼时,市面上充满各种情书选集,马克思致燕妮固不可少,鲁迅和许广平的两地书亦不能缺,就连雪莱济慈和徐志摩,也借助情书,和前面那几位伟大光荣正确的大师,获得并列的资格。情书出版热早已过去,但,  相似文献   

2.
《大观周刊》2010,(34):12-13
在爱情的良药里,有一剂是最古老也最管用的,那就是情书。 “你有多久没写过情书了?”这问题问出来多半会被人讥笑,但你可知道,表达爱情的“情书”,可不只是旧时那种信件格式才算数,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一封情书可以让你用多种方式呈献给爱人。嫌手书太麻烦,博客日志够方便了吧?简单的一笔,记下关于某目的细节,加上两张照片,可以说是更朴实更幸福的情书。  相似文献   

3.
李志勇  张亮 《新闻传播》2009,(6):122-123
《情书》曾是韩国最火的大型综艺节目《实际状况!星期六》中的一个板块,3年前通过网络传入中国,在年轻人中掀起了不小的热潮。和我国内地的其他速配节目相比,《情书》的品牌定位和栏目形式有很大的不同,《情书》虽然是以速配类节目的面貌出现,  相似文献   

4.
《出版经济》2006,(4):47
两位老人以纯粹的情感,书写了堪称范本的情书,让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后来者,尤其是年轻人有机会通过情书这一近乎绝迹的文本阅读,重温纯爱的美好.  相似文献   

5.
2002年是汪静之(1902—1996)诞辰100周年。是年,由他的73岁的儿子汪飞白教授整理、编辑出版了他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写给他的6位恋人中的一位即符竹因的情书集《汪静之情书:漪漪讯》。该书2002年5月份已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它约有150封情书,  相似文献   

6.
《陕西档案》2012,(3):21-21
在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诞辰10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尼克松总统图书馆决定展出尼克松年轻时写的6封情书,向公众披露这位传奇人物年轻时追求妻子的甜蜜过程。这些情书写于1938年到1940年6月尼克松夫妇成婚之际。  相似文献   

7.
在一个小说创作学习班上,有位年轻的业余作者一连讲了几个构思,结果都被与会者否定。原因是:他所要写的,别人已经写过了。这位年轻作者长叹一声:“唉,总是撞车!”“撞车”,究竟是什么原因?许多青年朋友提出这一问题。似乎难以讲明白。一位与会的作家忽然想起了写情书。热恋中的人,只要有点文化,总免不了要写“情书”.所谓“情书”,就是有情人之间表示爱情的信。世界上的“情书”究竟有多少,谁都没有统计过,恐怕也难以统计。但它肯定要比人们所创作的小说作品要多得多.“情书”多如牛毛,却“风格”各异、长短不一。或直率,或迂婉,或质朴,或华美,或理智,或冲动,或情  相似文献   

8.
信息快递     
《湖北档案》2012,(3):48
●近日,武汉市档案馆与《武汉晨报》合作,将"武汉晨报首届情书大赛"活动中具有城市年代记忆的情书征集进馆,这也是武汉市档案馆首次收藏老百姓的情感藏品。3月7日,《武汉晨报》以《本报"情书大赛"作品存进武汉档案馆》为题对征集活动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9.
戴蔚安 《新闻世界》2009,(9):161-162
其实每个人都在用“日子”这只笔写着自己情书,大师岩井俊二通过银幕向我们展示了祭奠逝去岁月中不可磨灭的痕迹的“情书”……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 看了《中国记者》1987年第5期刊登的一幅照片——“公开的情书”(新闻摄影月赛一等奖)以后,仔细把文字说明和图片的人物表情加以对照、分析,发现其中有明显的漏洞和不实之处。文字介绍说:“炊事班战士王民正在宣读对象寄来的情书,”可照片中正在读情书的不能令人相信是王民本人。从他那副显得诡秘自得的神态中可以看出,他是另外一个替王  相似文献   

11.
老婆时常揪着我的耳朵问:“余阿毛,你这辈子给多少人写过情书?”我总是满脸委屈地说:“不就是给你写过一点嘛。”她总是露出不屑和不信的表情。她这样是有理由的。我给多少人写过情书,我自己也记不清了。假如把它们都收集起来,我相信可出一本厚厚的书。遗憾的是,它们恐怕早就被人撕碎扔在风中了。但有一封情书,是我亲手撕碎的。  相似文献   

12.
翻检旧物,找到—包老情书,不是别人写给我的,而是我写给别人的——这一点很能说明我的本质了,一旦掰掉,锱铢必较,休想留下我—分一毫,连情书也是要还回来的。但是这堆情书里的一句话,还是叫我小小震惊了一下,9年前的一个夏夜,我给某男写:“你是我的香水。”  相似文献   

13.
出版有《47楼207》、《空山疯语》等多本专著。 朱家雄施主欲编一卷《北大情书》,来电话约洒家也随喜一篇。老衲心想,情书者,不就是写给女孩子的生离死别、别有用心、心怀叵测的那类阴谋文件吗?那东西洒家做小沙弥时,炮制过一百多万字呢,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闻周刊》2004,(45):77-77
★《情书》 岩井俊二执导的第一部剧情类 长片,影片对过去的追忆和有 关生死的描绘都极具东方气 质,含蓄优美、感而不伤地表 达了影片的主题——珍惜有限 的生命和宝贵的爱情。这部清 新感人的电影已经成为 90 年代最为脍炙人口的日本爱情文艺片。★《烟花》日本富士电视1994年出品,可以称之为《情书》的雏形。在这部电视短片中,岩井俊二摆脱了传统儿童影视作品中那种做作的臆断,把人们少年时代的经历和情感刻画得真挚自然。他也因此片夺得了当年日本电影导演协会的年度新人奖。★《梦旅人》在《情书》取得巨大成功之…  相似文献   

15.
《情书》是由韩国SBS电视台精心制作的一档综艺节目,2004年在韩国首次播出后,收视率最高达25%,2006年引入中国,迅速在各地引起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16.
尚杰 《网络传播》2006,(12):89-89
我敢肯定,现在的年轻人恋爱,已经很少写我这一代人笔下的那种情书了。我指的不是悄悄话,只要人类存在,男女相爱就有这样的卿卿我我——我想说的,是情书的形式。在21世纪,恋人们阅读的,只是数字化的电子邮件,不再是那,贴着邮票的牛皮纸信封中,裹夹的那张纸,那带着体温、透着心上人性格的道道斑斑。  相似文献   

17.
80年代,一类新书正悄悄崛起,在我国图书市场崭露头角,细心的人一般是有所觉察的。简言之,这类图书大致有省(市)情、概览、手册、地方年鉴、地方词典、地方百科全书,新编地方志等。尽管这些出版物在体裁、取材和编写宗旨方面存在一些差异,但宏观上看他们都是以地方为记载对象以地情为内容的,所以我把他们统称之为地情书。地情书的崛起,可说是80年代我国出版业的重要动向之一。  相似文献   

18.
年轻的时候.遭遇一场如火如荼的爱情风暴,一起爱过,恋过,哭过,笑过,当所有的一切被时间悄悄遗忘,是否,会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想起最初的心动,还有那一封久久未发的情书?抑或,经过了多方波折,有情人终成眷属,然而热恋的激情渐被岁月冲淡,有时不免怀疑爱情的虚无,这时无意间翻起那些昔日情书,万分感慨,那一份心动,那一句承诺,永远值得珍惜。  相似文献   

19.
1984年10月,我们因参加江苏省第二届瞿秋白学术讨论会而聚会在北方的小城市—徐州。在一次会间休息的闲聊中,不知是谁起的头,我们从瞿秋白和杨之华的爱情生活,谈到鲁迅和许广平从师生变成夫妇,继而又扯到郁达夫和王映霞……忽然,谁冒了一句:“我们何不编一本中国现代作家情书集呢?”虽则我们三人,一个是教师,一个是编辑,一个是编剧,平均年龄已三十五岁了,而这时却象小孩子一样兴奋起来:“对对对,一个星期编好,这肯定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至于书前的序嘛,请贾先生给我们写吧。”坐在一旁的贾植芳先生笑着还没来得及回答,贾师母就开了腔:“都老头子了,还情书呀情书的。”一席话,说得大家都哈  相似文献   

20.
不再年轻的标志之一,就是在王小波的忌日那天重读他的《爱你就像爱生命》,并且和同样不再年轻的女朋友们一起,开始回忆生命中的那些情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