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狮子山下,我们的宿舍里,经常都回荡着罗文的那首《狮子山下》。细细倾听时也常常用还生硬的粤语不自觉地跟唱:"放开彼此心中矛盾,理想一起去追,同舟人誓相随,无畏更无惧……"从走进这个梦想之都开始,"内地生"似乎就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除了真实地学习、生活和成长,他们对香港又有什么不一样的解读?  相似文献   

2.
姚绍清 《招生考试通讯》2006,(10):I0005-I0005
这篇考场佳作的亮点主要有三: 一是构思精巧。考生展开丰富想象,借助三位历史名人的行为去诠释文章的主旨——做真正的自我,生动形象。二是语言精美。诗句的引用,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全文文采飞扬。三是结构清晰。开篇总说,主体部分以小标题的形式具体诠释,结尾呼应开头,整篇文章结构严谨清晰,  相似文献   

3.
《新作文》2006,(4)
即使世俗的围墙挡住你万丈豪情,但挡不住你铿锵的步伐。做真正的自我。那是陶潜的五斗诗魂。即使厚重的夜幕挡住你满天星斗,但挡不住你心中的灯火。做真正的自我,那是文天祥的零丁绝唱。即使岁月的樊篱挡住你坚强的身躯。但挡不住你忠贞的信念。做真正的自我,那是屈平水中的离骚。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电脑》2008,(2):I0011
请准备笔和纸来写下你的答案,在问卷的最后你将会用它们来解读你的人格,它将会告诉你许多关于你真正的自我的事情。  相似文献   

5.
发现自我     
【活动目标】 1.发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2.掌握“发现自我”的途径,尝试客观地发现自我、认识自我。 3.初步学会客观、全面、发展地看待自己。  相似文献   

6.
自我发现     
好几年前了。那天,采购了一大袋东西赶回住处。招了—辆出租车,司机看我—眼,赶忙下车接过我手中并不太重的袋子,打开车门让我进去,—边和蔼地问:“老师,去哪里?”  相似文献   

7.
发现自我     
一株草他是沙漠里的一株草。他很寂寞也满腹怨言。他常常咒骂上帝给他安排了这么个荒凉的地方,不见人烟了无生机。只有他和几个同伴深植在这漫天风沙之中,从日出到日落寂寞地生息。他想:我活着有什么价值呢?他天天被这个问题折磨得头痛。这么一天,他看到远方有模糊的人影,他一下子精神起来,无边的荒漠上这是第  相似文献   

8.
发现自我     
不知从何时起,我似乎生活在黑暗之中。早晨的太阳不再明媚,而是阴沉沉的;路边的花儿不再微笑,而是病恹恹的;同学们不再友善,似乎有了一种敌意;老师不再和蔼可亲,而是声色俱厉;成绩不再优秀,而是一跌再跌;心情不再开朗,而是一天天低落……过去的日子似乎可望而不可及,昔日的辉煌似乎也不再闪光。这是我的生活吗?我还是我吗?!面对我的,似乎都是缺点:浮躁、顽皮、固执、叛逆  相似文献   

9.
首先非常感谢你对《中学生天地》的信任,将内心的秘密告诉我们。这一点,你做得非常好,恰当地寻求帮助,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正是你积极地寻求帮助这个行为,让我可以非常肯定地告诉你,你是个好孩子,只是还没找到内心的方向罢了。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寻找吧。  相似文献   

10.
【小引】作文是自我的宣示,心灵的释放,它需要知音。教师,作为学生的第一读者,应该成为这样的角色。新学年开始,我们为高一新生布置的第一篇作文一定是《向你介绍我》,目的是藉此了解他们的思想、观念、性格、志趣。当然也藉此了解他们的作文水平,但这并不是重要的。了解学生的思想、观念、性格、志趣与作文教学有关吗?答案是肯定的。请看下面的“师生笔谈”。【作文片断一】我不爱表现自己,总想做一个普通的人。我喜欢于沉默中反思平时的所作所为。我很善良,也很热心,当有人需要我帮助时,我一定会热心帮他,我觉得帮助他人是最快乐的事。我…  相似文献   

11.
英国作家柯南道尔以写《逼尔摩斯探案》小说闻名全世界。福尔摩斯是他虚构想象出的人物,因为故事生动逼真,许多读者都认为福尔摩斯实有其人。柯南道尔每年都接到大批请他转交福尔摩斯和他的助手华生的信。柯南道尔也希望有一天能碰上一个观察事物锐敏,能迅速做出正确判断的人——一个真正的福尔摩斯。  相似文献   

12.
《江苏教育研究》2014,(12):F0004-F0004
"扁舟系岸不忍去,秋风斜日鲈鱼乡。"美丽的太湖之滨、鲈鱼之乡,坐落着一所环境优美的省级实验小学——苏州市吴江区鲈乡实验小学。短短十七个年头,从一个校区,不足一千名师生,发展成为现在的两校三园,四千八百多名师生。她厚载着师生的努力与自强,进取与创新,赢得社会的广泛认可。  相似文献   

13.
正"扁舟系岸不忍去,秋风斜日鲈鱼乡。"美丽的太湖之滨、鲈鱼之乡,坐落着一所环境优美的省级实验小学——苏州市吴江区鲈乡实验小学。短短十七个年头,从一个校区,不足一千名师生,发展成为现在的两校三园,四千八百多名师生。她厚载着师生的努力与自强,进取与创新,赢得社会的广泛认可。她年轻,但胸怀具有人文素养且充满活力的办学理念。  相似文献   

14.
[活动理念] 中学生的年龄大致是在13岁到18岁之间,这个年龄段正好处在青春期和青年前期.该阶段心理处在向安定状态过渡的不稳定状态.这种心理不稳定现象,也是中学时代的心理特点之一.在这一时期,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人生观、价值观的初步形成,难免会有心理不适应以及其他心理困扰的出现.  相似文献   

15.
生命是要不断超越自己的,自我超越并非为了一个终极的目标,因为我们有我们自己的内在的生命冲动——我们的好奇心、我们的好胜心、我们对现状的纯粹的不满与改变的冲动,我们尽管不知道前方是什么但是我们要一直走下去的决心勇气和力量——所有这些就是我们作为人的生命本身的冲动。  相似文献   

16.
<正>"教育者的自我发现"这个主题,实际上隐喻着全球性的教育变革之方向,未来的教育,应当是全面指向自我的一场伟大实践活动。所谓自我发现,准确地说是向内看。原来我们一直在研究如何发现儿童、如何解放儿童、如何教育儿童甚至如何关照儿童,然而依据我的观察,未来的方向正好倒过来,要从向外看逐渐转到向内看。每天在学校里,我的感受非常强烈,很多教育工作者深陷迷茫之中,尤其是把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格式化以后,仿佛  相似文献   

17.
原以为,我是一个理科生,喜欢逻辑的严密,缺乏细腻的情感和观察力.但在那个夕阳满地的傍晚,我发现了另一个自我. 傍晚的阳光仍旧十分耀眼,虽带着夕阳特有的气息,可还是暖洋洋的.这时候的太阳,像熔化了的赤足金一样,显得更加美妙,更加珍贵.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试图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创作主体的自我发现与自我超越——来审视并阐释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作者通过考察丰富的文学现象,在思辩与实证的结合中揭示了艺术家实现自我发现和自我超越的美学意义、表现形态和基本途径,把握了自我发现与自我超越的辩证关系。以此为线索,文章还对诸如创作盲区、创作苦闷、补短与避短以及思维惯性等问题加以解析,从而反映出作者对艺术创作活动的独特理解。  相似文献   

19.
你了解真正的自我吗?对下列每题作“是”或“否”的回答,便可从中看到真正的你。1.在春节期间你对来访的同学常感到厌烦。()2.除夕夜你吃坏了肚子,从此总为自己的健康担心。()3.你真的喜欢同学送来的节日礼物吗?()4.虽然你在寒假中和同学发生了不愉快的事,可你还是想着他的优点。()5.你特别喜欢独处吗?()6.节日里,你会为在亲朋好友面前表现自己感到难为情吗?()7.节假日,你宁愿去老同学家叙旧,也不愿去新同学家联络感情。()8.在学校活动中,你是否更乐于和异性同学交谈?()9.你每次参加聚会时,总是悄无声息地走进去,并尽可能呆在不显眼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美国电影《代码46》中有一句台词:"每个小孩子都很特别,于是你奇怪所有平凡的成年人到底是从哪儿来的。"的确,我们在小时候都与众不同,长大后却发现被"模式化"。正如南京大学王学富博士所说:"每一个人生下来都是原创,长着长着就成了赝品。"尤其在学校,循规滔距、整齐划一、听话顺从,已成为学生之常态。为了做到整齐划一,家长或教师总是有意识地屏蔽孩子成长中的所谓杂音,总是以成人的视野代替孩子的视野,以成人的体验置换孩子的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