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寻租是新闻界或新闻从业人员利用手中的新闻权为团体或个人谋求不正当利益的一种非生产性寻利活动,会导致社会福利的损失,败坏社会风气。通过新闻寻租行为的现象分析,阐述了新闻寻租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减少新闻寻租活动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所谓寻租,即租金的寻求,通常是指经济主体寻求非生产性利润的行为,它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中出现的一种泛滥最广、危害最大的新现象,由此引发的一系列腐败行为也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本文试图分析寻租的形成机制以及对设租、寻租行为的治理与防范。  相似文献   

3.
寻租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寻租理论在我国走过了一条从介绍,引入到急功近利地应用,再到深入研究的道路,对寻租理论在中国的传播情况作一系统的回顾和总结,可以为寻租理论在中国的本土化以及更好地应用提供新的起点。  相似文献   

4.
在委托代理的框架下分析了企业家的寻租行为及其原因,提出了防范寻租模型并作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从寻租理论出发,探讨和分析了我国政府投资项目中的创租和寻租现象及其形成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与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6.
刘进 《江苏高教》2012,(1):63-65
权力寻租是当前高校自主招生面临的最大挑战.沿着寻租—高校寻租—高校自主招生寻租的逻辑思路,分析自主招生寻租发生机理,可以梳理出四种租金来源.相对于传统高考,自主招生因流程自由化、命题个体化、标准弹性化、权力分散化等特征,其选拔理念、方式、技术等由“机器”向“人”发生了转变,这种转变是寻租发生的根源.文末提出了缓解和避免高校自主招生寻租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寻租”这个话题大家都不陌生,但“立法寻租”这样一个隐蔽性强而对人们日常生活乃至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极大的问题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和批判。我国现阶段“立法寻租”现象的出现和蔓延,无论是部门“打架”、争权夺利,还是强势集团“合法”掠夺弱势群体,归根结蒂是一个利益驱动的问题。解决“立法寻租”问题的根本途径是立法民主公开。  相似文献   

8.
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与政府的干预和保护密切相关,政府的不恰当干预和信息的不对称给证券市场创设了大量租金,证券市场相关主体为寻求租金展开的寻租活动给市场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本文从寻租的经济内涵出发,考察了其在我国证券市场的表现,然后深入分析了寻租行为存在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可供选择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寻租行为,寻租已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影响政治、经济活动,也对外商直接投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外商直接投资也为寻租提供了一定的生存空间,寻租虽然带来了一些外商直接投资,但寻租导致的低效率FDI、投机性FDI等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破坏性更大,因此,我们应该逐步消除寻租活动。  相似文献   

10.
目前,教育领域存在大量寻租现象,而实施"校长实名推荐制"同样存在教育寻租的潜在隐患.究其原因在于,寻租主体对于推荐制存在的利益"租"的追逐、制度设计存在的寻租漏洞和寻租主体的道德风险系数较高等方面.教育寻租影响教育的公平,容易引起教育的腐败,有很大的危害性.要从完善招生制度和减少寻租漏洞、加强程序透明公开和控制寻租路径、增加惩处力度和减少寻租利益、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和降低寻租动机等方面入手,把教育寻租的风险与危害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