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麦卡勒斯作品的孤独主题一直占据评论界的中心,其引申出的女性主义、诗性特征以及文化背景义涵都得到了充分的拓展。麦卡勒斯的天才不仅体现在其敏锐深刻的洞察力上,也体现在其独特精致的叙事技巧上。麦卡勒斯作品《心是孤独的猎手》的叙事视角具有多变性特征,主要表现在第三人称外视角的应用,零视角的应用,以及内视角的应用等方面。三种视角巧妙地来回切换,体现了作者独具匠心的创作理念。  相似文献   

2.
《心是孤独的猎者》是卡森.麦卡勒斯的名著之一。通过对一个有很多悲微小人物的小镇的描写,麦卡勒斯表现了现代社会中的人的精神孤独感。而其时缓时急、时快时慢的独特叙事方式节奏更体现出其小说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卡森·麦卡勒斯作品主要是以塑造怪诞人物形象和展现孤独主题来表达她本人和笔下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心理变化过程,孤独的主题除了始终贯穿在麦卡勒斯所有作品中,还烙刻在她个人生活各个层面。以科技革命浪潮冲击下的美国社会和作者本人坎坷的人生历程为背景,试图通过从心理学角度对《伤心咖啡馆之歌》中人物形象分析,展示麦卡勒斯对孤独起源的思考和对摆脱孤独办法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包薇 《现代英语》2023,(22):56-59
《伤心咖啡馆之歌》是美国著名南方女作家卡森·麦卡勒斯笔下的伟大创作之一。对此部作品,评论界在很大程度上将关注点聚焦至文本中所呈现出的独特的美国南方空间意象以及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怪诞性色彩,而对其中所体现的一些叙述特色有所忽视。通过对叙事视角、叙事时间以及叙事修辞的巧妙运用,麦卡勒斯成功塑造了鲜活的人物形象,剖析了主人公复杂而矛盾的情感世界,并揭示和强化了作品隐藏的深层主题意蕴——世界的荒谬以及人类摆脱生存困境的徒劳,使得其小说的叙事与主题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展现了作者高超的小说创作技巧。  相似文献   

5.
卡夫卡的作品常常给人一种怪诞的感觉,分析其作品中的怪诞,不能脱离他所运用的独特的叙事技巧。在《变形记》中,叙述态度、叙述视角和叙事空间的独特性,使小说的怪诞内涵得到了淋漓尽致地体现,从这三个方面把《变形记》的叙事形式与怪诞内涵联系起来,更容易体会卡夫卡作为一个孤独者近乎冷漠的叙事风格。  相似文献   

6.
南非女作家纳丁·戈迪默在她的长篇小说《我儿子的故事》中匠心独运 ,作品叙事视角的变化、叙事的模糊、叙事的“蒙太奇”手法以及叙事策略等均给读者留下了一定的审美空白 ,体现了作品独特的叙事魅力  相似文献   

7.
电视情节系列剧在美国荧屏上的受欢迎程度相当于中国的电视连续剧,但是其独特的叙事特点和风格并不为中国观众所熟悉.美国情节系列剧作品在叙事上全面体现了美剧叙事艺术的精髓.对美剧叙事背景、叙事题材、叙事方式进行分析研究,不断探索我国电视剧制作的创新之路才是我国电视剧走出困境不断发展的出路所在.  相似文献   

8.
黄静艺 《考试周刊》2012,(84):20-20
麦卡勒斯在其处女作《心是孤独的猎手》中深刻地描写了现代社会中人类的孤独。作品中的边缘人隔绝于社会,并且相互之间无法真正理解。小说的人物结构以辛格为中心,并且在辛格的梦中暗示了这一结构的最终坍塌。通过虚幻与现实的对比,作品达到了讽刺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9.
卡森·麦卡勒斯是美国文坛史上极具才华的女作家,以写人类的终极孤独见长。《心是孤独的猎手》作为其极具代表意义的处女作,许多读者认为此书过于消极。本文试从孤独这一角度,探索麦卡勒斯作品中的深层诉求:孤独虽令人绝望,但仍可从中找寻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0.
卡森·麦卡勒斯是美国南方文学中极负盛名的女性作家,其娓娓道来的20世纪40年代美国人内心的孤独、精神隔绝以及无处遁逃的孤独宿命,使她获得文学界的广泛赞誉。本文以麦卡勒斯的两部代表作品《伤心咖啡馆之歌》和《婚礼的成员》为文本,以宿命论为分析视角,旨在从偶然、巧合、预示和象征这几个方面分析小说中的宿命意识,探究麦卡勒斯式小说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真理内涵。  相似文献   

11.
有着浓烈的哥特式小说的气息,一直以来,麦卡勒斯作品的哥特式风格就吸引了文学评论家的关注,但是,她的作品并不是哥特元素的简单复制和堆砌,麦卡勒斯在借鉴传统的哥特小说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独特的创作艺术,在传承哥特式小说特点的同时,又对其进行了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威廉·福克纳是20世纪伟大的实验主义小说家,其作品在艺术上最杰出的贡献在于对叙事方法与技巧的实验性创新。他的小说《押沙龙,押沙龙!》是其叙事实验的集大成之作,体现了福克纳叙事实验独特的诗学价值。  相似文献   

13.
赵璐 《华章》2012,(28)
中篇《柳威尔斯的童年》是体现帕斯捷尔纳克独特的叙事观念和艺术特征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作家在小说中突出描写儿童的孤独处境:父亲的隔阂、不理解与母亲的易怒性格使主人公的童年缺少关爱;家庭环境的束缚和压抑迫使主人公向大自然寻求安慰;朋友的嘲笑更把主人公推向了孤独的深渊.  相似文献   

14.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一生短暂而多产,在他众多的作品中《虹》可谓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在《虹》中,劳伦斯运用全知全能和混合视角叙事策略,向读者细致地展现出情节发展和人物内心微妙变化,体现出作品独特的现代审美品格和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15.
《柳州师专学报》2020,(2):66-69
研究一部作品的叙事艺术,有助于更深层次地理解作品的内涵。托马斯·品钦作为后现代主义作家,其创作的小说有着自己独特的叙事艺术。《拍卖第49批》是托马斯最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该作品中体现的叙事结构艺术、人物塑造艺术和叙事话语艺术等,能够很好地反映出托马斯·品钦的小说叙事艺术,值得广大读者展开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6.
残雪作为当代中国现代主义小说家,二十多年来一直都保持着自己独特的创作个性与叙事风格,而其叙述策略也正是研究解读其作品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就叙事角度对其最新小说《边疆》文本进行分析,从叙述空间、叙述结构与叙述线索三方面对其独特的梦呓式叙事手法进行解读,分析其对生命、人生以及人类生存处境的尖锐思考。  相似文献   

17.
卡森·麦卡勒斯是20世纪40年代美国文坛上一位重要而卓越的南方作家,她的作品通过对南方小镇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的描写,揭露了人和人之间无法平等交流的"精神隔绝",爱无法在爱者和被爱者之间循环流通,往往只是单向所指。基于此,孤独是人类无法逃避的命运。本文通过对《心是孤独的猎手》和《伤心咖啡馆之歌》的解读,分析麦卡勒斯作品中"精神隔绝"的主题。  相似文献   

18.
陈染是新时期小说创作中对孤独给予真诚关注的少数女性作家之一。这主要源于她的生活经验,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她对人生的看法和对生命的体验。陈染的个性化写作,突出表现在抛弃宏大叙事,转而关注女性主体构建上。她的作品传递着对人类孤独存在的独特体悟,蕴含着深刻的存在主义的哲思。  相似文献   

19.
众多研究者认为福克纳擅长写长篇,因此忽略了对其短篇作品的研究,国内对福克纳短篇小说《荣誉》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本文先分析福克纳短篇小说《荣誉》的主题,然后阐述为突出主题所用的叙事策略,展现该作品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20.
卡森.麦卡勒斯是20世纪美国南方女作家中的代表人物。然而,随着女性意识在美国现代社会的蔓延和发展,女性成长这一写作主题也开始出现在卡森.麦卡勒斯的作品中。《心是孤独的猎手》中的米克是她的作品中女性成长的代表人物。本文从成长小说这一角度来分析这米克的成长过程。通过对米克成长过程的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当时南方女性所面临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