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辽河是中国东北地区南部的一条较大的河流,辽河水系与黑龙江水系南北呼应,是东北地区两条最大的水系。辽河干流总长度为1 390千米,流域面积21.9万平方千米。辽河流经地区的地理环境十分复杂,不仅涉及到三大山脉(长白山脉、大兴安岭山脉、燕山山脉),而且流经丘陵、平原、沙漠、湿地,最后注入渤海的辽东湾。从辽河流域的空间分布格局的特点来看,其早期族群文化遗迹的地理分布大体是按照西辽河、东辽河与下辽河流域三个区域展开。辽河流域的早期文明与黄河流域和燕山地域的夏商文明关系十分密切,有着悠久而又成熟的文明形态,并且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的流域文明。  相似文献   

2.
东陇海铁路的修建,促进了徐连区域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对其沿线城乡经济的发展更是起到了有力的带动作用。作为陇海铁路西行第一县的一个重要站点——东海站,在铁路建成通车后,铁路对本地的政治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现东海县城所在地逐渐从昔日的荒凉之地迅速发展成为本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令人瞩目。  相似文献   

3.
初庆华 《中小学电教》2011,(12):128-128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知道“辽源”市名的由来吗?(生:“辽”即东辽河,“源”即东辽河的源头。)山是长白尾,水是辽河头,山水相连,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那么你们知道辽源的历史吗?现在就一起来了解辽源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相似文献   

4.
我的家乡在辽源。小时候,我问爷爷:“我们这里为什么叫‘辽源’呢?”爷爷说,因为这里是东辽河的源头,所以有了这个美丽的名字。的确,东辽河贯穿整个城市,给家乡增添了许多美丽的景色。尤其是人们在东辽河两岸修建的景观带,把她装饰得分外动人。  相似文献   

5.
东、西方古代雕塑艺术差异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西方古代雕塑艺术由于其产生的地域、时代、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各有特点。东方古代虽较少纯粹的雕塑艺术品,但其高度的写意性并由此衍生出的语言精练的艺术特点,得到了世界的普遍承认与尊重。  相似文献   

6.
所谓的东西方文化的界限不是从一开始就存在的,但是由于欧洲中心论的影响,在今天的古史研究中,东地中海海岸被人为地看作东西方的界限.事实上,东地中海地区居民自古以来的频繁移动使得他们原有的语言习惯、生活习俗逐渐融为一体,在社会及文化发展的多个方面一直表现出一致性特点.  相似文献   

7.
战国时期,中山国都城灵寿市场繁荣,且有着严格的管理。在市场的规划布局方面,灵寿城市场内店铺密集、排列整齐,道路交通便利。在管理机构设置方面,根据陶文推测,中山国设有"市"这一市场管理机构,考古中发现的市场建筑设施应该就是市场管理机构的官署建筑。中山国已经有了一定的度量衡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8.
渤海国灭亡以后,辽朝历代统治者对渤海人进行了多次迁徙,由于种种原因,辽河流域成为渤海人迁入的主要地区,并且形成了以上京临潢府和辽东地区为中心的两个定居区.被迁徙到辽代腹心上京地区的渤海人,由于受到较为严格的控制,很大程度上表现出对新王朝的顺从和认可;而被迁徙到辽东地区的渤海人,由于较为集中且距离辽本土较远,辽政权对其采取了相对比较宽松的政策,因此这一地区的渤海人形成了一股较强的政治势力,也进行了多次反辽斗争.  相似文献   

9.
皇城与郭区是中国古代都城空间结构的最主要分化,城、郭关系从原来的“以西为尊”、“坐西朝东”的空间结构模式,转变为魏晋南北朝后的“坐北朝南”、东南西三面郭区围绕皇城的空间结构模式,并且从原有的“多宫殿”制逐渐转化为“单宫殿”制.最终,形成外城围绕皇城、皇城围绕宫城,具有棋盘格式中轴线布局的“重城式”都城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中国古代城市起源的年代,我国学术界存有争议。在对中国早期城市的内涵作出界定的前提下,通过对中国古代文献资料的研究,结合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认为中国古代城市的出现最迟不晚于仰韶时代晚期,距今约有5500年左右,并于龙山时代普遍成熟发展,遍及中国各地。  相似文献   

11.
西拉木伦河流域是西辽河的主要干流,10世纪初由契丹人在西拉木伦河流域建立起来的辽上京城成为辽王朝的统治中心。这是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继北魏之后所建立的最壮观最辉煌的一座特殊都市。自金朝灭亡后,辽上京城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清康熙至嘉庆年间,由编写"大清一统志"的文人们发现并确认了辽上京城的所在位置。以往中外学术界一直认为,辽上京城的重新发现是清道光年间蒙古学者张穆所撰写的《蒙古游牧纪》一书,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其实最迟在《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中已经有明确记载。此外,契丹人所修建的辽上京城从"二元"理念出发,采用了"北朝南市"的二元体制,分为南北二城。北城即皇城,为辽朝皇帝的临政之所;南城即所谓汉城则是以容纳汉人为主体的包括契丹人之外的各族人的生产、生活、市易、井肆、居住的场所。辽上京城是西辽河流域古代都市文明的标志,对东北亚乃至内陆亚洲的文化交流与传布,商品贸易的往来等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嫩江古称“弱水”、“那河”、“捺河”、“难河”、“讷兀河”、“脑温江”、“恼温必拉”等。嫩江是我国东北地区一条十分重要的河流,它既属于黑龙江流域的水系,也是松花江水系中的最大支流。嫩江发源于大、小兴安岭夹角山地。由北向南流并与北流的松花江干流、东流的洮儿河在今吉林省的大安市与黑龙江省的肇源县fr舍,形成了松嫩平原上的三江平原区。这一地区曾经是辽金两朝经营管理大、小兴安岭及其外兴安岭地域,也是各少数民族的重要军事防御区和设防区。从嫩江流域的角度观察,辽金时期在这一区域设置了星罗棋布的军镇、城堡、路、府、州、县等建制。近年来,在嫩江流域共发现了一百余座辽、金时期的古城遗迹。梳理和综述这些已经知晓的辽、金城池及其研究成果。对于重新认识嫩江流域的筑城布局、民族分布、行政建制、历史地理、交通驿站,以及这一地区辽金时期城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辽阳白塔不仅是舍利佛塔,而且是具有象征"保国宁边"意义的风水塔和具有城市地标性质的风景塔。根据出土的永乐二十一年《重修辽阳城西广佑寺宝塔记》的记载,以及从其建筑风格等方面的推断,辽阳白塔应始建于辽代,并历经了金、元、明、清等朝代的多次重修。辽阳白塔之所以能够屹立千年,与辽代高超的建筑技艺密切相关,但同时也得益于金、元、明、清时期的多次维护。因此,辽阳白塔不仅是辽代建筑的杰作,也是辽、金、元、明、清时期我国东北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14.
环境史是历史学研究的新领域。美国的环境史学比较发达,我国国内的环境史学也有一定进展,这是区域环境史研究的有利条件。西辽河流域的环境史研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总体而言比较薄弱。了解并运用国内外的环境史学理论,采用科学的方法确定正确的方向,西辽河流域的环境史研究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5.
辽阳历史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阳是辽宁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数目众多、类型多样的历史文化资源,对辽阳旅游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详细分析辽阳历史文化资源状况、旅游开发的优势条件、开发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大力开发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实施品牌经营、合理设计旅游线路、准确定位客源市场、加大宣传力度等开发历史文化资源旅游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6.
城市管理是社会管理的一种,辽河流域城市管理出现现代化趋势缘于1861年营口开埠。为了化解日俄独占东北的边疆危机,东三省先后开埠或自行开埠;清政府移民实边政策,刺激了东三省经济发展,城市大量出现;航运业与交通运输业的兴起,促进了城市的发展。辽河流域城市化初具规模并有了较快的发展,从而为城市管理出现早期现代化趋势提供了载体。辽河流域城市管理早期现代化的标志是警察机构的出现与城市地方自治运动的开展,它们初步具备了城市政府的基本职能,城市管理出现早期现代化趋势。  相似文献   

17.
从20世纪至今,在黑龙江流域范围内,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大量的渤海古城址,这些古城址不仅分布在河谷平原和江河两岸,且在原始森林中也有众多的渤海时期的山城。这些古城址的发现,不仅揭示了当时渤海国行政建制的规模,也为人们了解渤海国在黑龙江流域的城镇化过程提供了大量资料。因此,从黑龙江流域渤海古城的角度,人们可以窥见渤海国时期黑龙江流域迅速封建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10世纪至13世纪前期,契丹和女真族相继建立了辽、金两大帝国王朝。辽、金两朝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曾经产生过重要影响。从20世纪初至今,考古工作者在辽宁省境内发现了大量辽金时期古城遗址。这些古城遗址充分说明了辽宁省在辽、金两朝时期的古代城市和交通驿道、商品贸易和货币经济的发达繁荣景象。辽宁省是辽金两朝古城遗址分布最为密集和规模最大的区域之一,对辽金古城的分布规律、建筑特点、行政建置、道路交通、城市规划、防御工事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不仅会加深人们对辽金史的整体了解和把握,更为重要的是对辽宁省中世纪古代城市繁荣的过程和原因也会有充分地理解。  相似文献   

19.
嘉禾元年、二年间(232、233),割据辽东的公孙渊一度称藩于孙吴,孙权遣使万人浮海至辽东,封渊为燕王,然渊突然反目,致使孙吴使团"灭绝不反"。孙权此举意在笼络辽东,寻机攻击曹魏,反映其称帝后急于统一全国的心态。但从当时的实际情况看,这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故此,孙吴儒学朝臣进行了激烈的抗争,表明士大夫阶层与孙权在政治观念、军事战略诸方面的深刻分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