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陈华 《文教资料》2007,(3):159-160
对于今天日新月异、丰富多彩的音乐艺术来讲,艺术家们想要被大多数人认可就要从新定位,在形式和内容上就要寻求突破和创新,就需要他们找到新的契合点。于是“跨界”就成为突破的一种手段和方式。这种音乐艺术种类之间的相互交融而产生新的艺术形式,不仅满足了大众的审美需求,而且更加激发了音乐家们对艺术风格的追求。  相似文献   

2.
艺术个性与大众接受是艺术创作者难以解决的矛盾,两者兼顾需要艺术创作者选择适当的方法。在电影界,张艺谋导演的作品获得普遍认可,其原因之一就是他采用了几种方法很好地调和了其中的矛盾。本文就此考察他的几种电影策略。  相似文献   

3.
随着电影作为主要文化传播形式的升温,机械复制时代下的艺术给人带来的全新体验获得了大众的一致认可。但这种艺术形式与人建立的感知不同于传统艺术。透过本雅明的理论来理解现代电影给传统艺术造成的感知,会给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情爱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情感,人类从诞生起,情爱就演绎成艺术永恒的主题。人们以不同的艺术手段再现东西方的文化,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再现情爱文化差异性。本文认为艺术的历程就是情爱历程。  相似文献   

5.
你可能认为你在艺术方面不是真正的“有才能”。也许,年长的人们曾向你灌输了一个观点,那就是你与生俱来就应具有一种特殊的秉赋,没有这个,你最好放弃艺术。   但你假如不带任何偏见,或者你童心未泯,不难发现儿童对艺术都有两下子。例如在摇篮里的手舞足蹈,或者在墙上、地上、桌上、纸上到处的“涂鸦”,或者是一些带有荒诞离奇的故事……有些人可能会不屑一顾,认为这是孩子气,没有欣赏的价值,有些人偶尔惠顾一下,也只是忍俊不禁,大笑一声。而我却认为儿童的艺术活动是不可小看的,因为它独一无二。他所做的永远不会和其他人…  相似文献   

6.
大众艺术对于一个现代的人来说不算陌生,它是随文化工业的发展应运而生的,在文艺殿堂里蒸蒸日上,不少的人对其青睐有加。大众缘何对之喜爱?这和大众艺术提供的那种特殊的愉悦有关。本文目的在于分析大众艺术愉悦生成的社会原因,全文共分三个部分:一、愉悦作为一种情感,是客观刺激与审美主体的情感相互作用的结果;二、“社会的人”要求艺术把愉悦性放到突出的位置;三、愉悦生成的审美过程;  相似文献   

7.
金庸小说作为大众艺术的探讨,主要还纠缠在是“雅”还是“俗”这个问题上,还没有真正从大众艺术本身韵多层次视角来研究。借鉴西方的六种大众艺术理论,可以对金庸武侠小说作为大众艺术的价值进行多维探讨。  相似文献   

8.
充分利用大众艺术媒体传播艺术的形式和手段,不搞模式化的硬性灌输马克思主义思想,而是利用各种媒体,以生动活泼的艺术形式,以艺术化的方式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手段,达到社会大众全面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为目的。艺术化方式,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汇通到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或艺术形态中,以“艺”感人、以“情”动人、以“美”化人、以“乐”育人,将马克思主义推向社会大众,使社会大众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大多数历史老师或许都遭遇过这样略觉尴尬的反问:“上历史课有什么难的?不就是讲故事吗?”这一观点固然片面武断,但细想起来,却也有几分道理,一方面,爱听故事是人的天性,这个观点某种程度上表达了普通大众对历史学科和历史课堂的一种预设和期望。  相似文献   

10.
高中艺术生在文化课学习上的习惯及自信心的先天不足,和后天的精力及时间的分配不集中、不科学,导致其学习成绩偏低,尤其是数学学科,大多数的艺术生成绩明显低于其他学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短板。如何做好艺术生的短板辅导及培优补差工作,是我近两年来一直在研究的一个课题。一、艺术背后的缺失"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性的善恶都会受行为习惯的深远影响,何况学业的深浅呢?艺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化资讯快速发展和相互连接的当下,当代艺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生命力勃兴。随着众多数字、传媒、电讯、网络等各种媒体技术的发展,新媒体艺术应运而生,除了打破了传统艺术创作对单一媒介的依赖性,也带来当代艺术媒介运用的转型。借助于媒体技术,新媒体艺术可以将现实与虚拟合二为一,开拓了未来对新媒体产品开发和应用的前景。这是新时期下传统审美与媒体技术相互补充的结果,也是对整个人文世界中正在发生的存在方式转向的隐喻。  相似文献   

12.
本雅明的"灵晕"(aura)是其美学思想中重要的概念,理解其深刻内涵至关重要,因为传统艺术作品的独一无二性以及权威性都会因为"灵晕"的消失而产生质的变化。在本雅明那里,艺术"灵晕"到了机械复制的时代就逐渐消失,展示价值取代崇拜价值,使艺术作品失去权威性,走向艺术的世俗化。虽然本雅明对带有"灵晕"的传统艺术恋恋不忘,然而也清晰地认识到这种现象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而且新兴的电影有着传统的戏剧、绘画所不具备的特点。电影是动态的,不需要凝神观照的细细品味,改变了观众和艺术作品之间的模式,拉近他们之间的距离,同时科技的进步使得电影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感官上的刺激与享受。  相似文献   

13.
大理白族艺术是云南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具有独具特色的民族色彩.通过运用李泽厚先生提出的"文化积淀"说理论,分析并指出大理白族艺术的产生与发展是民族文化积淀的结果,并且形成了今天独具民族特色的审美理念.  相似文献   

14.
艺术是用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但比生活更集中、更深刻、更具典型性的意识形态。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典型形象并不等同于生活原形,这就是一种"距离"。只有拉开距离,才能更准确地把握生活,更艺术地表现生活的本质,达到艺术的真实。艺术艺术实践证明,正是有了这种"距离",才塑造了众多不朽的艺术典型。而对创作主体来讲,这种"距离",就是对创作者思想深度、道德情操、生活积累、艺术修养等综合素质的检验。  相似文献   

15.
自然主义教育学以"自然"的不同内涵而有不同历史形态。亚里士多德、夸美纽斯与卢梭为其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的自然主义教育,以人的潜能为自然,以城邦需要为其补缀,是古雅典自由教育反省的结果;他对教育艺术和良善生活艺术统一的追求,为自然主义教育学定下基调,但具有泛灵论的思维特点。夸美纽斯的自然教育,以改善宗教社会为目的,以外在世界为自然,并以其规训教育艺术,使教育世俗化成为可能,具有经验论特点。卢梭以人的内在自然为自然,提出自然教育概念,并上升其为教育本体;其教育一般方法的旨趣为教育艺术提供了余地;自然主义教育是其契约国家的教化工具,它使教育研究直面人本身,但具有机械论特点。自然教育学的历史形态反映教育科学思维发展的历史性;其共时性,在于追求教育艺术和良善生活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小学艺术课程存在诸多“异化”现象,如课程目标功用化、课程内容空心化、课程实施虚无化等。为避免艺术课程异化,就必须让艺术课程观回归,即要让人们认识到艺术就是艺术,它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这种价值是其它任何课程不能僭越和取代的。从这个角度看,中小学艺术课程应是“无用”的、“美”的、“体验”的课程。同时,为了实践这一回归后的艺术课程观,应采取以下对策:从“成人”的角度认识艺术课程;以“专业”的方式实施艺术课程;从“开放”的体系评价艺术课程。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practice of generalist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but with specific regard to the teaching of art. It argues that, despite recent criticism of such methods, there is very little reason to suppose that primary schools will move to a pattern of wholesale specialist delivery of the curriculum within the foreseeable future. As a result, it suggests that the phenomenon of generalist art teaching is likely to remain a widespread aspect of primary education, and that art educators would therefore do well to consider whether the approach might not have something positive to offer the teaching of the subject. Accordingly, the paper provides an account of three significant advantages which it believes this method of teaching can offer to the teaching of art within the primary school. These are set against a range of evidence which both identifies the problematical nature of much past practice, but which also demonstrates the possibility of achieving quality in generalist art teaching. Final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vious problems in this area and the structure of teacher education is explored, and it is suggested that recent new requirements for such courses may offer the prospect of liberating the potential that has been identified.  相似文献   

18.
关红 《湘南学院学报》2005,26(4):82-83,93
艺术设计从本质上看,是艺术与科学技术统合的产物,它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用艺术设计的方式创造实用与审美结合的产品,为人类的生活服务,满足人们物资和精神方面的多种需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艺术设计越来越科学化,其技术性、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艺术与科学技术将在更深层次上取得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deals with the forms and contents of self‐initiated art works: the kind of learning that takes place in the production of self‐initiated art works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s with school art. We interviewed 52 Dutch students (aged between 10 and 14) from different school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and their art teachers. The students showed examples of their home art as well as their school art. Based on interviews and the works presented, four main categories of self‐initiated art works can be distinguished: applied art, popular culture,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traditional art. Learning outside school is partly incidental and informal (learning by doing, copying), but involves intentional learning as well. Students are aware of the differences in style, materials and themes between their spontaneous, self‐initiated art work and the work they are required to make in school. Moving the domain of self‐initiated art into schools may jeopardise it, but art teachers should neither ignore nor dismiss it. They should be aware of children's self‐initiated visual culture and relate to it in their lessons.  相似文献   

20.
杜莉  徐娟 《湘南学院学报》2005,26(4):18-20,34
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核心,学者们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性质的看法各不相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第二次审议稿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用益物权加以规定,有其现实意义,但某些条文在具体制度的设计上仍然存在一些缺陷,造成承包经营权物权性的不完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