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4年元旦起,上海《新闻晚报》正式停刊。这一消息犹如湖心投石般在全国报业同行中引起巨大波澜。  相似文献   

2.
目前,晚报所处的市场现状是:网络媒体的速度优势击中纸质媒体的劣势,大量年轻读者将关注点从报纸转向网络;特定范围市场空间日渐饱和,一些外来媒体纷纷向地市级市场扩张,蚕食着同一块"蛋糕";传统电视媒体民生新闻崛起,分流主流读者,对纸质媒体形成挑战;由于政治层面的优势与生俱来,党报在读者心目中成为时政新闻权威性的代名词。在生存空间遭遇空前挤压的现实面  相似文献   

3.
网络媒体的冲击使传统纸媒一度陷入"严冬",甚至曾出现过"2044年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人"的言论。面对网络媒体如此凶猛之势,传统纸媒纷纷进行革新,力求在网络新媒体的冲击之下寻求自身的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网络成为分外热门的字眼,网络媒体的灵活时效、论坛讨论吸引着大量的"读者"、"听众"成为网民;在时时更新的海量信息中,新闻失实、不良信息、网络官司等现象开始汇入网络媒体环境中。  相似文献   

5.
关注网络技术创新,重视网络技术应用;探索网络媒体实践,研究网络媒体发展,无疑是我们在信息全球化传播中必然面对的课题和任务。如今,网络技术创新处在何端,网络媒体发展进至何处,信息网络化传播与互动为广大受众带来怎样的影响,这些影响又如何反作用于网络媒体信息传播的改进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呈爆炸式发展,对社会发展的众多方面带来了突飞猛进式的促进。单就信息传播而言,网络媒体、QQ、博客、播客、BBS在线等等层出不穷,其中的网络媒体以信息传播快捷、信息量巨大为特色,对传统的纸质媒体——报纸,带来了强烈冲击。报纸理论界不少人惊呼“狼来了”,最典型的代表便是前两年提出的“报业寒冬论”,认为报业由盛而衰的拐点已经出现,报业已经进入永无尽头的寒冬。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生活类报纸市场竞争形势的日趋激烈,时政新闻这个过去曾被忽视的新闻题材,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尤其是地市一级晚报,在做大做强社会新闻的同时,应将做活当  相似文献   

8.
作为新闻的一种类型,经济新闻因其事关国计民生受到读者广泛关注。但是,在实践中,经济新闻的读者面却比较窄。究其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经济新闻的固有特性所限。因为这类新闻报道的对象是经济,专业性强,一般读者理解起来难度大。二是经济新闻的采访难度大,不易捕捉到读者感兴趣的元素。记者在采访经济新闻时,被采访者往往因商业机  相似文献   

9.
2009年9月,《齐鲁晚报》创办了一个专门刊登普通读者作品的图片专版:"拍客"版,并在该版推出"拎机一动"专栏。把普通人用相机、手机记录的身边点滴趣味奉献给广大读者,是这个版面的最大特点。有趣的画面配以诙谐的标题,使这个图片版充满了生活味、人情味、幽默味,深受读者欢迎。  相似文献   

10.
如今网络的发展如日中天,已有相当一部分人尤其是年轻人以网络为主要传媒,晚报的不少读者被网络强大的磁场吸引过去。据最新统计中国网民总人数已超过美国,达到2.97亿成为世界第一,且每  相似文献   

11.
孙岩 《青年记者》2015,(29):22-22
曾几何时,平面媒体是何等辉煌。但在新媒体日益发展的今天,报纸等的市场蛋糕正在被新媒体瓜分和掠夺。网站、微信、微博、移动客户端,在这些新兴媒体形式和智能技术的推动下,人们的媒体触觉和信息阅读更加呈现出多屏化趋势,这使得当前众多报纸发行量骤减。新兴媒体的出现和快速发展对传统媒体形成了极大的挑战。媒介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甚至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无疑是划时代的社会进步,但对传统媒体而言,是生死存亡的巨大考验。  相似文献   

12.
当前媒体进入了影响力制胜的时代,其核心竞争力必然来源于影响力。做强新闻影响力,包括三个方面:即做内容、做包装、做营销。做内容好的内容是魂,好新闻是做出来的,不仅要动手做,更要用脑去做,用全新的理念去做。  相似文献   

13.
所谓策划新闻,并不是指人为制造出某个新闻,以博取读者的眼球,而是要求报纸的新闻采编人员要有做大新闻和服务读者的意识,将新闻中最令读者关注的,与其息息相关的亮点放大出来,做深做精,形成新闻强势,从而营造出报纸卖点。而这些就需要采编人员具备一双从新闻中挖出好料的慧眼。  相似文献   

14.
刘守华 《中国记者》2012,(10):17-19
品牌建设和创新必须包含报纸与新媒体融合的内涵,只有这样,品牌才具有持续发展的鲜明特征,才具有持续发展的巨大潜力. 中国晚报协会第27届年会9月上旬在大连召开,年会的主题是"在全媒体时代,平面媒体的生存与发展".这些年,差不多每年都遇到类似的研讨题目,但每年都会引发新的思考.这次参会之前,又梳理了一下,觉得报纸应对新媒体挑战有"三张牌"可以打.  相似文献   

15.
当传统媒体越来越受到新媒体和自媒体挤压、逼迫、挑战时,作为综合实力远逊于大报业集团的地市级晚报,思考得最多的课题是如何在新媒体和省级晚报都市报的双重夹击下,以"主流、本土、实用、温暖、好看"为抓手,精心烹制"地方菜",尽最大可能留住逐渐向新媒体"移民"的"原住民"。  相似文献   

16.
在一些纸媒缩小规模、减版的今天,有人已不屑于"版面创新"这一老话题。然而版面是报纸的"第一视觉",具有传达信息、引导读者、传达美感等多重功能。尤其是在报业转型期,重提版面创新  相似文献   

17.
代阳  周远 《新闻前哨》2012,(1):46-47
我国都市报兴起以来,社会类新闻批量涌现。随后民生新闻在电视亮相,很快又从荧屏走到了报纸.在我国掀起了一股民生新闻热潮,一直延续到今天,仍然方兴未艾。仅就武汉市来说,就拥有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武汉晚报、武汉晨报、长江商报等影响力较大的都市类报纸。但是,激烈的市场竞争加之民生新闻题材易低俗的特点,迫使现在的媒体工作者开始重新思考民生新闻的走向。楚天金报的“社区对话”栏目,通过精心再创作.打造了一个全新的民生新闻模式,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19.
汪耘 《新闻实践》2007,(5):45-45
读者打开报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标题,读者对新闻乃至报纸的选择也往往是从标题开始的。在信息多元化和网络大众化的今天,人们对纸质媒体的阅读时间逐渐缩短,“读报读题”已成为很多人的阅读习惯。可以说,标题直接决定了读者的阅读取舍。  相似文献   

20.
顾玮 《新闻战线》2012,(10):101-103
专副刊的立身之本在于"慢新闻"。所谓"慢",是做深度,深度锻造品牌,深度决定影响力。经过"1+x"的再度发酵,提炼出比"快新闻"更全面、更深入、更系统、更有内涵的新闻产品,这正是"慢新闻"的制胜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