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9 毫秒
1.
1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图 12 实验操作2 1 按上图所示连接实验装置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 2 向各仪器里加入实验用药品。2 3 调节容器A的高度 ,使水与电石逐渐接触 ,根据需要调控乙炔气产生的速率和气体量。2 4 待观察到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褪色时 ,在导气管末端点燃乙炔。并及时调节容器A ,使水脱离电石。3 本实验的优点3 1 能一次性完成乙炔的制备和性质实验。3 2 通过控制电石与水的接触 ,可根据需要调节乙炔产生的速率和气体量 ,不会出现剧烈反应而产生泡沫堵塞导管的现象 ,还可节约电石的用量。3 3 碱石灰能除去乙…  相似文献   

2.
电石与水反应是“乙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的主要操作部分,该实验有两个问题长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①电石与水反应很剧烈,即使用饱和食盐水,反应也较激烈,产生的乙炔气体在收集和性质实验之前不能有效利用而白白跑掉;②反应试管内连续不断地产生大量泡沫外逸,影响实验的进行。我们对该实验进行了认真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实验室常用水或饱和食盐水与电石反应制取乙炔。实验时存在着下列问题:反应速率很快,速率难控制;反应过程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糊状泡沫;如果实验过程长、要求制取较多乙炔时,需分次加入原料;该实验也不可使用启普发生器,经改进后,能很好地克服上述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研究性实验在试题中设计探索性实验 ,可以引导学生加强动手实验 ,培养学生对问题善于质疑的习惯 ,在此基础上 ,探索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 1 ( 2 0 0 2年上海高考化学试题 ) 为探究乙炔与溴的加成反应 ,甲同学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 :先取一定量工业用电石与水反应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溴水中 ,发现溶液退色 ,即证明乙炔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乙同学发现在甲同学的实验中 ,退色后的溶液里有少许淡黄色浑浊 ,推测在制得的乙炔中还可能含有少量还原性的杂质气体 ,由此他提出必须先除去之 ,再与溴水反应。请你回答下列…  相似文献   

5.
乙炔(C2H2)的实验室制法是运用电石(碳化钙)与水反应制得的。该反应的反应速度很快,难以控制。我们经过数次的实验,发现用蔗糖的水溶液代替食盐水制取乙炔,并依次完成乙炔与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的作用及乙炔的燃烧实验,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1 实验用品①6mLKMnO4溶液,0.1‰,pH=2。②水和多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各10mL  ③秒表、直尺、托盘天平、镊子、温度计④简易火苗高度测量装置(由直尺和一个可以感知高温的电路组成),如右图所示:  2 所测数据表1 蔗糖溶液与电石反应(取平均值,电石质量为2克,溶液为10mL,测定…  相似文献   

6.
高效微型气体发生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永文 《化学教学》1999,(11):10-11,12
现行中学(中专)教材中,都安排了钠跟水、钠跟乙醇、铝跟碱反应的师生实验.这些实验药品用量较少,却用常规试管做反应器,气体的利用率较低,实验容易失败;电石眼水迅速反应,使带有臭气的乙炔时常泄漏,污染环境,影响师生的身心健康.为此,我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及消泡剂理论、化学反应速率理论,设计了高效微型气体发生器;以改进这些实验.一.发生器的结构如图1,A.6.8mL青霉素药瓶或10mL牛胰岛素药瓶;B.用小塑料瓶打孔制成或用不锈钢丝网编成的吊篮,孔径为1.2mm;C、K内径为2mm玻璃管;D.单车气门芯胶…  相似文献   

7.
实验室常用水或饱和食盐水与电石反应制取乙炔.实验时存在着下列问题:反应速率很快,速率难控制;反应过程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糊状泡沫;如果实验过程长、要求制取较多乙炔时,需分次加入原料;该实验也不可使用启普发生器.经改进后,能很好地克服上述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1 问题的提出 现行高中化学课本中乙炔制备有电石与水反应、电石与饱和食盐水反应两种方法。但他们都存在以下一些缺点:  相似文献   

9.
题目:为探究乙炔与溴的加成反应,甲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先取一定量的工业用电石与水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溴水中,发现溶液褪色,即证明乙炔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乙同学发现在甲同学的实验中,褪色后的溶液里有少许淡黄色沉淀  相似文献   

10.
高中化学第二册127页[实验5-7]电石与水反应制乙炔.这应当是一个不会有什么问题的常规实验.不过仔细琢磨,实验过程中还真的有一些问题深深的吸引着我们,值得进一步去探究.  相似文献   

11.
现行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四章第六节关于乙炔的演示实验存在下列问题。 1.乙炔制备和性质实验分四次进行,没有连续性,既费时又费药品。 2.用水或饱和食盐水跟电石反应制取乙炔时,反应过分剧烈,难以控制,并有大量泡沫产生,影响性质实验的效果。 3.由于乙炔气体未经净化,乙炔气体中含有H_2S、AsH_3、PH_3等杂质,干扰了性质实验,也污染了空气。 4.点燃乙炔时冒浓烟,污染环境。 为解决上述问题,现设计了一套乙炔制备和性质的组合式实验装置,取得了很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利用教材上的方法来制乙炔,学生实验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主要是:产生的气流速度太快,往往还没来得及做后续实验,气体就已经没有了,而且由于反应过于激烈,气流带出大量的泡沫浸湿棉花以后,气体流出受到阻碍,往往使学生有点手忙脚乱,而且此种气体如果用药品较多,产生的气体太多,污染也较严重,整个实验室内的难闻气味使师生的健康受到严重危害,为了克服此缺点,也为了使反应速率更易控制,对该实验作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13.
高中化学课本中,乙炔气体的制取是用饱和食盐水代替蒸馏水与碳化钙反应,目的是为了降低水的浓度而减缓反应速率。但实验时反应仍然很剧烈,并产生大量泡沫沿容器上升至容器口处,甚至进入导管而影响气体的排出和收集。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多次实验发现,在不改变课本中实验装置的前提下,如果改用下列方法,可以降低反应速率,减少泡沫的产生而又不影响乙炔性质实验的效果。a.运用生成沉淀物覆盖,减缓反应速率。①饱和碳酸钠溶液。碳化钙的容器中加入饱和碳水发生反应生成乙炔和氢氧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盖在碳化钙的表面,使…  相似文献   

14.
一般说来,我们常用电石(CaC_2)与水反应,制得乙炔气体,因电石中含有杂质,使产生的乙炔气体中,含有少量剧毒的磷化氢和硫化氢气体,伴着极其难闻的大蒜臭味和腐蛋臭味,既掩盖了乙炔本来面目,又污染了空气。 为了达到纯化目的工业上,常采用重铬酸和次氯酸钠溶液,氧化除去,在实验中,我们可用酸性硫酸铜溶液除去,磷化氢稳定性差,还原能力强,当它的浓度足够大时,能从铜盐溶液中将金属置换出来;硫化氢则在酸性溶液中与铜离子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铜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H_2S+Cu~(2+)=CuS↓黑+2H~+  相似文献   

15.
“氧炔焰”的课堂演示西北师范大学化学系张文礼一、实验装置二、实验步骤1.为了保证实验安全并节省课堂时间,课前应向盛有电石的乙炔发生器内加入少量饱和食盐水,用反应产生的乙炔气体将发生器里的空气排尽,勿使空气再次进入发生器。2.演示时,先给乙炔发生器里注...  相似文献   

16.
实验室制乙炔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不定有同仁会说,实验室制乙炔会有什么问题呀?不,我们说有的.1电石与水反应是非常剧烈的,即使是电石与饱和食盐水反应的情况,开初都会有一部份乙炔白白地浪费掉,特别是学生实验用试管制乙炔,他们操作不麻利,又恰好是开初损失的乙炔最多,待要想收集乙炔和要...  相似文献   

17.
实验室制取乙炔气体,常用电石跟水反应制得。电石跟水的反应比较剧烈,产生的乙炔气流比较大,为了克服上述缺点,得到平稳的乙炔气流,可以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并用分液漏斗活栓控制水流等法。笔者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改进。其方法是:取一团脱脂棉花,浸泡饱  相似文献   

18.
严业安 《化学教学》2002,(6):25-27,29
案例一 :实验室制取乙炔的问题研究本课题主要是基于实验现象和实验改进的化学研究性学习的教学。(一 )问题的提出乙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中有几个问题值得探讨 :①电石和水反应非常剧烈 ,即使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 ,反应也较激烈 ,起初产生的乙炔气体在收集和性质实验之前不能有效利用而白白浪费掉 ;②反应试管内连续不断地产生大量泡沫外逸 ,常堵塞导管 ,影响实验的进行 ;③反应后容器内的残留物为什么不呈白色 ,而呈深灰 (白 )色 ;④生成的乙炔气体中还含有H2 S、PH3 等杂质 ,它们会影响乙炔的性质实验。于是我们对该实验进行了认真的研…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乙炔是中学化学有机物中重要的一种物质,是炔烃中最典型、最简单的代表物,因此,制备乙炔并用其来做实验很有意义。实验室是利用电石和水反应来制备乙炔的,在此过程中,会产生有害的H2S、PH3等气体,如果不处理,会影响师生的身体健康,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因在实验中产生乙炔的速度太快,不利于操作,故必须改进这一实验。二、实验用品电石、饱和CuSO4溶液、铝箔、脱脂棉、铁架台(带铁夹)、烧杯、干燥管、导管等三、实验装置图(图1)四、实验步骤3211.饱和CuSO4溶液2.铝箔包裹的电石(铝箔上刺有小孔)3.醮有饱和CuSO4溶液的脱…  相似文献   

20.
乙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是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重点实验之一,但目前的制备方法存在以下不足:①实验过程中有硫化氢、磷化氢等有害气体逸散,造成环境污染;②碳化钙吸水性强,与水反应剧烈,难以控制其反应速率;③药品使用量多,造成浪费;④性质检验和制备分开进行,课堂演示时间过长;⑤硫化氢、磷化氢等有毒气体没有进行确认,失去了该实验拓展的一些珍贵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