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 (以下简称《标准》) ,在开篇的“基本理念”部分 ,对数学学科性质作了这样定性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 ,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课程实施建议”中又作了详细的阐述 ,提出了具体要求。这就意味着数学教学过程 ,也是传播“数学文化”的过程。数学学科教学只有放在“数学文化”这样一个大背景中进行 ,才会焕发出旺盛的生命活力 !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挖掘“数学文化”的底蕴 ,展现“数学文化”的魅力 ,成了数学教学新的任务和手段。那么 ,在数学教学中要…  相似文献   

2.
张齐华 《江苏教育》2006,(1B):31-34
数学是一种文化.它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当下的数学课堂,原本属于文化范畴的数学,如今正渐渐丧失着它的文化性.变得不那么“文化”了。教育语境下的数学,已经开始和文化背道而驰。对数学知识积累、数学技巧洲练等工具性价值的过分关注,正在使数学本该拥有的文化气质和气度一点点剥落、丧失。“让数学变得文化些,还数学以文化之本来面目”,已经成为数学教育亟须关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辨证地理解G .H .哈代的数学观 ,对当代数学教育和修订我国的《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极具启发意义。关于数学对象 ,哈代持极端的实在论观点 ,它有利于理解数学“主观的”客观实在性 ;关于数学本质 ,哈代持极端的完美主义 ,它有利于理解“为数学而数学”的理性追求和理性批判精神 ;关于数学证明 ,哈代持“内部的”和“外部的”两种证明的观点 ,它有利于理解数学的“整体观”和“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4.
当前,原本属于文化范畴的数学,如今正渐渐丧失它的文化性,变得不那么“文化”了。教育语境下的数学,已经开始和文化背道而驰。对数学知识积累、数学技巧训练等工具性价值的过分关注,正使数学本该拥有的文化气质和气度一点点剥落、丧失。“让数学变得文化些,还数学以文化之本来面目。”因此,教师在帮助学生建构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也应该为其建构数学历史观、文化观、思想观。  相似文献   

5.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文化必须走向课堂”已成共识,让数学文化如“和风细雨”般涤荡学生的心灵,是数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使命.那么如何构建数学文化课堂呢?笔者在构建数学文化课堂的教学实践中,尝试用诗歌语言组织数学教学,让数学课堂富有诗意、充满美感,使学生感受到自然之美,在数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中感悟数学文化,逐渐领悟数学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6.
数学是一种文化,它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当下的数学课堂,原本属于文化范畴的数学,如今正渐渐丧失着它的文化性,变得不那么“文化”了。教育语境下的数学,已经开始和文化背道而驰。对数学知识积累、数学技巧训练等工具性价值的过分关注,正在使  相似文献   

7.
张静 《四川教育》2003,(1):34-3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作为数学教师应该怎样去理解呢?怎样在数学教学中体现“数学文化”的魅力呢?“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具有丰富、深刻的内涵我们应该看到,把“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写进《数学课程标准》,这在过去的《数学教学大纲》中是不曾出现过的,它有着丰富、深刻的内涵,其目的在于从课程文化的角度审视数学教学,使我们对数学和数学教学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更好地理解数学课…  相似文献   

8.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息、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文化”的数学,要充分展示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及其应用的过程.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现数学的人文价值。而其中“数学的观念.意识和思维方式”是“数学文化”的核心。  相似文献   

9.
徐文彬  杨玉东 《学科教育》2004,20(10):1-6,12
辨证地理解G.H.哈代的数学观,对当代数学教育和修订我国的《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极具启发意义。关于数学对象,哈代持极端的实在论观点,它有利于理解数学“主观的”客观实在性;关于数学本质,哈代持极端的完美主义,它有利于理解“为数学而数学”的理性追求和理性批判精神;关于数学证明,哈代持“内部的”和“外部的”两种证明的观点,它有利于理解数学的“整体观”和“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堂教学文化是数学课堂特有的文化,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综合性文化、情境性文化、持久性文化和理性思维为主流的文化.反思数学课堂教学文化:数学课堂教学有重“知”轻“识”的功利化取向,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学习文化的缺失,数学课堂教学文化是教师的主权文化等.数学课堂教学文化建设应立足于:构建整体的数学课堂文化,重视数学生态课堂的生成,创建充满理性精神的数学课堂,构筑和谐文化交流的氛围等.  相似文献   

11.
陈芳 《教育教学论坛》2020,(14):117-118
《数学分析》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不同于数学专业的数学分析课程,它有着自身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加入计算的应用和简单程序的设计加强了学生对数学分析的兴趣。微助教的使用在方便课堂管理的同时,也方便展示学生自身的答题过程,加强了题目的共识性。  相似文献   

12.
"言旨话"是以四字格习熟短语为背景、隐去短语的末字而用前面相关之语替代末字来表义的一种具有新奇性的语言表达方式。它实际上是明朝初期从北方地区和江淮地区带到安顺来的"藏词式歇后语",之前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其结构趋于定型化,取材趋于多样化,运用趋于广泛化。目前,它在北方地区和江淮地区已基本销声匿迹,在安顺周边屯堡村寨依然使用,但使用不平衡。"言旨话"是屯堡文化的一个事象,表现出屯堡人崇古、求奇求雅、族群认同等心理及"近取诸身"的观物取象方式。  相似文献   

13.
法兰克福学派无情揭露和批判了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弊病,以社会批判理论而闻明于世。他们认为,“启蒙精神”虽然给人类带来文明与进步,推动了发达工业社会的进程。但是由于其自身的内在逻辑,“启蒙精神”已经走向了自己的反面,必须对启蒙精神、科学技术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4.
武进电大创办30年来,坚持现代化、有特色、高质量、开放性的办学思路,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努力发展自身优势,服务地方,学校事业得到快速发展.今后将弘扬"牛精神",践行"船文化",以"跨越发展,有序和谐"为主基调,开拓进取,再创武进电大事业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从新文化运动发生的当时,对以民族和科学为核心价值观的新文化的反思就开始了,反思贯穿整个20世纪。每个时期的反思,都有自己独特的立场和角度。新文化具有巨大的文化张力,对它的反思,当然也就具有了极其丰富的阐释空间。这种不断扩张着的阐释性反思,不但蔓延整个20世纪也将在21世纪不断引发思考和争论。  相似文献   

16.
日本的天平文化是在奈良时代经济繁荣,政治稳定的背景下,“以唐为师”,推行文化奖励政策而形成的。天平文化主要表现为:佛教在日的传播,巩固了以孝谦女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日本的建筑、文学艺术、科技、教育、医学空前繁荣。天平文化对日本民俗、国风的形成发挥了奠基作用,是日本民族文化形成的里程碑。日本文化的许多特点在天平时期建立了雏形。天平文化促进了平安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西方心理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一直抱有对于"科学"的理想性追求。可以说西方心理学发展的过程就是以"科学"作为自身目标追求的过程。具体表现为西方心理学将"科学"作为学科发展的唯一主导目标,而对于"科学"的异化式追寻已经成为心理学发展的"他者"规制。成为科学,并成功地跻身于科学的行列,一直是心理学为自身设置的目标导引与榜样追寻。所有这些,都使得心理学表现出明显的依他情结,有必要加以深刻地批判反思。  相似文献   

18.
中国开展文化素质教育从1995年开始,至今已过十余载。回顾以往,中国文化素质教育一直在自身逻辑和社会逻辑的博弈中前行,受内在发展与外在驱动的双重作用,穿梭于"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矛盾之间。为此,坚持文化素质教育,有利于促进文化素质教育和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课程体系和教学的深化改革、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文化素养的加强等,对促进卓越人才培养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从“通识教育”视野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识教育"来源于古希腊,重新复兴是在80年代的美国.从西方思想史脉络和文明进程来看"通识教育",它是作为传承宗法文化与城邦精神的重要渠道.当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后,如何保证教学质量成为焦点.众多的学者对不同角度看待"通识教育",一致认为通过"通识教育"与高职教育之间的张力可以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不同的科学观会产生科学教育的不同的价值取向。传统科学哲学的科学观在本质上是一种知识论,以此为理论基础的科学教育呈现的是以科学知识为中心重知识实用性的价值取向;科学文化哲学的科学观将科学视为人类的一种文化活动过程,凸显科学的人文性,以此为理论基础的科学教育应充分挖掘其自身的人文价值,追求人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引导学生进入科学的历史世界,让学生在模拟科学家的研究过程中体验科学,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世界,从而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