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造句训练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个阶段。《大纲》在“各年级的具体要求中”,对低年级学生要求“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对中、高年级学生要求“能用学过的词语造句”。造句,即“把词组成句子”,且“无句不成章”,所以句子训练在字词跟篇章训练之间有承接作用,对字词、作文基本功及智能的发展都有直接影响。 现在小学生造的句子,思想较正确,句子也完整、通顺,能运用标点标号,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句子雷同,千篇一律;句式单一,语气平淡;范围窄小,语言枯燥等。用一句话概括,小学生造句普遍存在“对”而不够“好”的现象。句子造得通顺、正确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根据部颁教材提供的“思考和练习”题,归纳出句子训练十种方法,并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句子训练,收到了较好效果。一、造句训练。提供词语或句式,要求学生完成句子。此法又可分四项。1.不规定句式的造句训练。2.用词语作句子成分造句训练。3.仿句子造句训练,如题: 下边几个表因果关系的复句,有的前一分句说原因,后一分句说结果:有的前一分句说结果,后一分句说原因、先指出下边的句子各属于哪一种情况;再一一仿照造句,把加点的关联词语用在里面。  相似文献   

3.
句子部分由词和词组构成、能够单独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话,叫句子。在小学阶段,句子教学和训练的主要要求是:1.能用教材中指定的词语和常用词语造句;2.能写完整通顺的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并在句末使用特定的标点符号;3.能修改常见的病  相似文献   

4.
[复习目标]1.巩固汉语拼音知识,能熟练拼读,能正确写出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并能用音序、部首、难检字法查字典。2.能准确使用数量词,能用同音字和形近字组词,能正确写出词语的近、反义词,能正确搭配词语、补充成语,能正确使用关联词语。3.能缩句、扩句、改变句式;能用5种修辞方法写句子;能修改常见的病句;能按要求写句子。  相似文献   

5.
教学要求 1.借助图画,学习10个生字并掌握有关的词语,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能用“清洁”、“亲切”造句。  相似文献   

6.
第七单元教学目标1、掌握本单元34个生字音、形、义.区别形近字.继续学习运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2、指导学生结合句子理解词语.辨析近义词,积累词语.3、能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的每一句话,继续培养理解句子的能力.能给句子加上适当的词语,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生动、具体.能用指定的词语造句.注意句子中词语的搭配,把句子写通顺.4、理解古诗,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默写《古风》.5、学习普通话,进行对话练习.注意句子之间的连接,使用礼貌用语.进行静物观察片断练习,学习确定观察顺序,抓住观察对象特色.注意把句子写通顺.6、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旧社会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学习看问题、处理问题的正确方法.  相似文献   

7.
十二、写作总要求:会写简短的记叙文和常用应用文,做到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详略得当,语句通顺,书写工整.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注意不写错别字.一年级:学习按顺序观察图画的方法.在看图、观察简单的事物之后能写一句完整的话或一句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话.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看图写几句意思连贯的话.学写请假条.学习使用句号、问号、感叹号.二年级:继续培养有顺序地观察图画的能力.能看单幅图或多幅图写一件简单的事(写清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在观察简单的事物之后能写几句或一段意思连贯的话.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学写留言条、日记、申请书.学习使用逗号、冒号、引号.  相似文献   

8.
句子是由词按一定顺序构成的。在构成句子的词中。比较而言有的是主要的,有的是非主要的。把一个句子的主要词语留下,去掉修饰限制性的非主要词语,变成表达意思相对完整的新句子就是缩句。反过来就是扩句。造句可以说是特殊的扩句形式,是在一个给定词(包括关联词)的基础上扩充为一个句子。改句指修改病句。换句指句子的变换。上述是小学阶段句子训练的几种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目前有忽视句子教学的倾向。有的用词汇教学代替句子教学,认为弄清词语在句中的意思就是句子教学;有的虽然能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关键性句子,但又侧重于整个句子的抽象讲述;有的还把句子教学片面地理解为造句练习。以上种种,都违背了句子教学要求。讲读中的句子教学,主要  相似文献   

10.
句子是文章的细胞,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句子铸就文章。只有句子流利顺畅、生动自然,那么整个文章便让人读来兴趣盎然,回味无穷。而造句训练又重在小学低段。就目前教学形式来看,造句训练既可以促进词语理解,又能表现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与想象力,在平常的训练过程中又可以锻炼语言能力,积累语言知识。如何训练好造句呢?笔者认为可分三步进行。第一步:照搬仿造现成句。这是小学生们走入造句的必经阶段。小学语文教材的生字、新词非常规范。而由其连贯而成的句子,句型明确,句意清楚,规范自然。因此,让学生记住现成句是学会造句的基础,也是理解单…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 1、掌握54个生字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继续学习部首查字法。 2、会分辨意义相近的动词和形容词,能正确选词填空。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比喻句和拟人句;学习把陈述句改为疑问句;能用指定的词语造句。 4、学习结课文分段,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 l、继续巩固汉语拼音。 2、掌握13个生字;能辨析形近字。 3、能把搭配不当的词语改正过来;能用词造句。 4、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含义;修改词语不当的病句。 5、综合复习标点符号。 6、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 7、能围绕中心,写观察作文。训练要点汉语拼音的训练重点是复习拼音,“基础训练7”第一题“读拼音写汉字”,既是复习拼音,又复习  相似文献   

13.
写话 ,是低年级作文教学的重大改革。过去的教学大纲 ,对低年级作文教学的要求是 :“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通顺的句子。”“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这里 ,不仅限制过多 ,而且落脚点是“用词造句”。认为只要把句子写通了 ,就能为后面的片断作文 ,乃至成篇作文打下基础。实践告诉我们 ,能写通句子不等于能写好一段话、一篇文。枯燥、繁琐的用词造句 ,只能损伤学生书面表达的兴趣。对此 ,《语文课程标准》作了符合儿童语言发展规律的调整 ,变用词造句为写话 ,并明确指出 :“写自己想说的话 ,写想像中的事物 ,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相似文献   

14.
当前学生造句,就是把老师指定的词语“嵌入”所写的句子之中。这样的训练,仅能检查对词义的理解和运用语境的认识,难以达到对词语的创造性运用和掌握写句表意技能的训练目的。清除“给词造句”的消极因素,就应对传统的造句教学进行改革。只给条件不规定词语的“无词造句法”可供尝试。一、问答式造句。学生据问作答而写成的句子。如问“谁”在“哪里”、“怎样”地干“什么”?有的学生写“老师在讲台上耐心地给我们讲课”。有的学生写“一群蚂蚁在墙脚来来往往地搬运粮食”。  相似文献   

15.
句式变换     
[复习目标]   1.能缩句、扩句、改变句式.   2.能用5种修辞方法写句子.   3.能修改常见的病句.   4.能按要求写通顺的句子.   5.能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句子的意思.……  相似文献   

16.
《祖国多么广大》是向学生进行热爱祖国教育的好教材。课文安排了三幅彩图,一段韵文,图文配合,相互映照,便于低年级学生学习。教学这篇课文,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学习词语和句子,了解我们的祖国幅员广大,可爱多姿。同时,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懂得“还在、开始、已经”在句子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句子,背诵课文,能用“祖国”口头造句。  相似文献   

17.
复习要求:懂得句子是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的;学会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和比较难懂的句子,对于含义深刻的句子,要体会出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能用学过的词语造思想健康、结构完整、用词准确、意思明白的句子;会修改几种常见的病句;掌握学过的几种常见句式;认识学过的几种修辞方法,并会用其中常见的几种说、写句子;能对常见的句子进行扩充和缩短;会用学过的句号、问号、叹号、逗号、冒号、引号、顿号、分号、书名号和省略号,认识破折号。  相似文献   

18.
【复习目标】1.能缩句、扩句、改变句式。2.能用5种修辞方法写句子。3.能修改常见的病句。4.能按要求写通顺的句子。5.能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句子的意思。  相似文献   

19.
在语文教学中,造句练习是经常运用的一种形式。学生造句造得好不好的问题,主要在于教师对课文中的生词生语讲得透不透。如学生对这些词语似懂非懂;他们造句时就会产生各式各样的错误了。要使学生能真正理解某些生词生语并进一步运用它,教师除将这些词语的含意讲透,还要将这些词语在课文原句中作什么成分,与哪些词语搭配,表达怎样的意思等等问题,交代得一清二楚。如果再细致一些,还得交代一下常见用法与可能产生的错误。这样造出来的句子,就可能将错误减少到最低限度了。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1、进行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和旧中国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继续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教育学生热爱人民子弟兵,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2、继续复习和巩固汉语拼音,对多音字能据音组词。3、掌握16个生字,注意分辨形近字,改正错别字。4、理解成语,积累词汇,进行词的逻辑训练;能用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造句。能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继续进行扩句训练;巩固逗号、顿号的用法。6、能给课文划分意义段,概括段落大意,理解课文主要内容。7、能按提纲,有中心、有条理地说段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