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明上河图》(人教版第十二册第24课)是一篇说明文。课文比较详尽地评介了《清明上河图》这幅古代极其珍贵的绘画作品的内容、特点及其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教学目标】1.通过添加修饰语,归纳《清明上河图》的特征,感受画作的艺术魅力。2.借助资料,理解“梦回繁华”的深意,领会画作蕴含的思想文化。【课前准备】1.自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2.阅读雷收麦对周延亭的访谈《〈清明上河图〉为何是北宋的“盛世危言”》,思考:毛宁以《梦回繁华》为题揭示了《清明上河图》的哪些特征。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繁荣的宋元文化》。【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前循环播放《清明上河图》)师:课前同学们都被《清明上河图》的介绍视频深深吸引,高科技的手段让我们可以如此直观地感受历史,享受艺术。你知道图中反映的是哪个时期哪座城市的景象吗?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繁荣的宋元文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前循环播放《清明上河图》)
  师:课前同学们都被《清明上河图》的介绍视频深深吸引,高科技的手段让我们可以如此直观地感受历史,享受艺术。你知道图中反映的是哪个时期哪座城市的景象吗?  相似文献   

5.
一、课前调查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更有效地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发挥自主作用 ,在教学《清明上河图》一课前 ,我对全班40名同学进行了一次课前调查。表一知识基础人数占总数比例很了解《清明上河图》717.5%一般知道2870%根本不知道512.5%表二阅读兴趣人数占总数比例很喜欢922.5%一般2152.5%不喜欢1025%表三喜欢教师凭借何种媒体授课人数占总数比例多媒体3895%幻灯12.5 %黑板粉笔12.5 %分析 :1 就以往知识结构看 ,大部分学生对《清明上河图》只是一般性的了解 ,很了解与一点也不知道的学生只占少数。2 从阅读兴趣来看 ,有很浓厚兴趣的学生…  相似文献   

6.
小学六年级语文《清明上河图》是一篇选修说明文。教学目标是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描述画面,基本了解《清明上河图》画面内容及其在我国绘画史和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感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艺术才能。教学重点是体会画面表现出来的美,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7.
一、透视《清明上河图》课堂教学1.谈话导入,由美术课引向语文课。上课伊始,教师自然地与学生谈话:“美术课上,老师介绍了《清明上河图》,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运用美术知识,从画家的构图、运笔和艺术风格等方面谈了对这幅图的感受。教师相机出示了该画的绢本临摹图,由美术课引向语文课:“这节课我们学习一  相似文献   

8.
一、解读课文 小学六年级语文《清明上河图》是一篇选修说明文。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能描述画面,基本了解《清明上河图》画面内容及其在我国绘画史和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感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艺术才能。教学重点是体会图画表现出来的美,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9.
《清明上河图》(人教版第十二册)是一篇充满美感并带给人无限想象的说明文。课文比较详尽地介绍了《清明上河图》这幅极其珍贵的古代绘画作品的内容、特点以及重要价值。全文结构紧凑,语言生动精炼,应在引领学生品文赏画的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课本(2002年12月版)第十二册第24课《清明上河图》中有两处错误。一处是第三自然段中"一座精致  相似文献   

11.
仇英是吴门画派之一,与沈周、文徵明、唐寅合称"吴门四家"或"明四家"。文章介绍仇英的艺术生涯及仇英版《清明上河图》的创作背景,分析《清明上河图》在摹古方面的过人之处,从青绿重彩视角分析其对树、石、山、水、舟、车、建筑等景物在同图本用笔、用墨的变化,重点突出仇英版《清明上河图》对张择端版《清明上河图》的继承、发展,探究仇英在《清明上河图》创作中的创新与变革。  相似文献   

12.
陈铁梅 《江苏教育》2015,(10):60-61
<正>1.浏览初识。师:同学们,上周"美,我先知"学习单预告的是哪幅作品?生:《清明上河图》。师:我们今天就来一同赏析《清明上河图》。为了便于每个同学细细品味,我为五个小组各准备了一份复制品,现在请慢慢打开画卷。师:现在根据"美,我先知"上的提示,说说你对《清明上河冈》的了解。生1:《清明上河网》是北宋风俗画家张择端的作品。绢本,高24.8厘米,长528.7厘米,原作现在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相似文献   

13.
1 教学内容解析 "根式"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必修)》(人教A版)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第一节"指数函数"的第一课时.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初中学习了平方根、立方根的有关概念、运算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n次方根的概念、表示和性质.这是一节概念课,数学概念是学生数学思维的细胞,是理解数学本质的关键所在.概念课的教学又是中学数学中至关重要的课型,是其他课型的基础.而这节课又是指数函数的开端,教学设计的如何直接影响着指数函数的教学质量,所以这节课值得做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大多时候,教师选择的《清明上河图》存在版本问题,多将清院本与宋本混淆,殊不知历史上《清明上河图》有三个不同版本。  相似文献   

15.
1 课例反思时时有——"案例研究"的呈现1.1 通过研究案例来说明"案例研究"案例1 "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的引进.人教社高中课标教科书《数学》(A 版)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第一讲的第一节课是"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参见案例3).第一,教师引进:提出如何"等分线段 AB"的问题.由学生的作法(参见图1),教师提出找"理论依据",从而引进"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课题.第二,现场评课时,有教师提出用课本例题代替"等分线段 AB",作为基本问题,牵引全课,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最后(前后呼应)解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物图片导入教学,结合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赏析《桂枝香·金陵怀古》,运用学生课前预习所绘思维导图,背诵全词。  相似文献   

17.
一、背景人教版新教材《必修2》第七章第一节为《追寻守恒量》,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国家级示范高中"的高一年级学生.考虑到教学内容及授课对象的特征,笔者设计并实施了本节课的教学,展示如下.二、教学过程1.引入师:从这节课起,我们开始学习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这节课的任务是完成本章第一节内容的  相似文献   

18.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是知识的"信息源","真理"的传播者,学生则是"知识的容器"、"被填的鸭子",没有充分独立思考、学习的机会,这样的教学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注重新课的引入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根据学生特点,在教材中从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对每一堂课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注重新课的引入方式,把每一个学生的注意力都吸引到课堂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春》一课,我采用《春天来了》这首古筝弹奏的名曲,让学生沉浸心旷神怡、气象万千的春天美景之中.《看戏》一课,我采用《梅兰芳京剧选段》的盒带音乐导入,学生们立刻就被中国的艺术瑰宝——京剧吸引住了.用音乐感染法导入能使学生真正"乐"学.  相似文献   

19.
正《梦回繁华》是统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0课的课文,是一篇兼具科学性与文学性的说明文。该文布局结构严谨,行文思路清晰,说明方法运用得当且语言精练流畅,是说明文中的代表性作品。通过本课的教学,教师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阅读及写作技巧,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够使学生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创作背景及艺术价值,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和自豪之感。在本课的教学中,笔者有颇多心得体会与所思所悟,在此与大家交流分享。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实施至今,从学生对《品社》课的轻视态度,从教师进行《品社》教学的低效现状,都引发我们教育者的深思:《品社》课究竟该何去何从?《品社》课怎样才能走近学生?《品社》课如何真正使学生的知行统一?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德育理论"给了我们很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