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多年来,传统的教学研究都是围绕学科自身进行的,诸如如何进行知识传授、学法指导、能力培养等等,而忽视了课堂教学评语的育人功能。而许多教学成绩优秀的教师,不仅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而且还有良好的观察、倾听和谈话的技能。他们很注重教学评语对学生的影响。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学评语在教学中的地位将显得越来越重要。所谓课堂教学评语,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常用、最简单的评价方式,是指明学生学习活动中某个细节正确与否的一种语言描述。我们主张积极的课堂教学评语,因为它是学生及时了解自我、强化正确、改正错误、…  相似文献   

2.
车涛华 《考试周刊》2012,(92):72-73
所谓课堂教学评语,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常用、最简单的评价方式.是指学生学习活动叶1某个细节正确与否的一种语言描述。我们主张采用积极课堂教学评语,因为它足学生及时了解自我、强化正确、改正错误、  相似文献   

3.
1 数学课堂教学评语的功能 所谓数学课堂教学评语,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一种最常用、最简单的评价方式,是指明学生学习活动中某个细节正确与否的一种语言描述。我们主张积极的课堂教学评语,因为它是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还是学生及时了解自我、强化正确、改正错误、找出差距、促进努力的重要途径,它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它往往会大大地超越教师的期待或意图,甚至起到调节教学环节,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的作用,对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功能,但消极的课堂教学评语,则会引起干扰课堂教学的进行,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对形成学生积极思维起负作用。  相似文献   

4.
所谓课堂教学评语。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常用、最简单的评价方式。是指明学生学习活动中某个细节正确与否的一种语言描述。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有很大功能。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学评语在教学中的地位将显得越来越重要。我们主张具有开导启发性的、激励性的、温馨的课堂教学评语。因为它是学生及时了解自我、强化正确、改正错误、找出差距、促进努力、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它还是沟通思想情感、推进积极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所谓课堂教学评语,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一种评价方式,不仅具有激励功能,而且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客观、正确的教学评语,是学生及时获得对知识信息反馈的重要手段,赞扬的评定,是学生产生心理上的满足、强化其学习的积极性、促成其主动学习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课堂教学评语对学生进行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心理变化的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学习信心。课堂教学评语还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营造一种积极向上、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对一些缺乏学习动机的学生也能起到良好的鞭策和同化作用,促使他们加入积极思维的竞争洪流。  相似文献   

7.
所谓课堂教学评语,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常用、最简单的评价方式。我们主张积极的课堂教学评语,因为它是学生及时了解自我、强化正确、、找出差距、促进努力、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它还是沟通思想情惑、推进积极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李玉春 《农村教育》2007,(11):61-61
所谓课堂教学评语,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常用、最简单的评价方式。我们主张积极的课堂教学评语,因为它是学生及时了解自我、强化正确、、找出差距、促进努力、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它还是沟通思想情惑、推进积极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所谓课堂教学评语,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常用、最简单的评价方式,是指明学生学习活动中某个细节正确与否的一种语言描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相似文献   

10.
教学评语,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与结果所给予的评价性语言。它有口头评语与书面评语两种形式。口头评语是对学生在课堂教学或课外活动中的应答性反应所给予的直接的评价语言;书面评语,又称批语,则是对学生的各种作业所作出的间接的文字批示。 无论是口头评语,还是书面评语,作为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一种最为常用的评价方式,在教学中发挥着巨大的功能作用。概括地讲,这种功能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反馈激励功能。评语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改革中,提倡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教学中的评语可以说是形成性评价的一种表现形式。长期以来,人们总以为只有语文老师对学生的作文才用评语。其实在所有的学科中都需要教师的评语———当然有时只是课堂上的口头评语。教师评语运用得当,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都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教学评语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与结果所给予的评价性语言,它有口头评语和书面评语两种形式。口头评语是对学生在课堂教学或课外活动中所给予的直接的评价语言;而书面评语又称批语,则是对学生的各种作业或各种表现作出的间接的文字批示。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改革中,提倡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教学中的评语可以说是形成性评价的一种表现形式。长期以来,人们总以为只有语文老师对学生的作文才用评语。其实在所有的学科中都需要教师的评语———当然有时只是课堂上的口头评语。教师评语运用得当,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都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教学评语,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与结果所给予的评价性语言。它有口头评语与书面评语两种形式。口头评语是对学生在课堂教学或课外活动中的应答性反应所给予的直接的评价语言;书面评语,又称批语,则是对学生的各种作业所作出的间接的文字批示。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改革中,提倡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教学中的评语可以说是形成性评价的一种表现形式。长期以来,人们总以为只有语文老师对学生的作文才用评语。其实在所有的学科中都需要教师的评语———当然有时只是课堂上的口头评语。教师评语运用得当,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都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非常重视课堂教学,却忽视了作业评语。许多英语教师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备课、课堂教学、改作业等,却没有在作业评语上多花时间。事实上,适时适度地写些作业评语,本身就是一门教学艺术,是教师在课后与作为个体的学生进行学习和情感交流的有效方式。评语内容所蕴涵的情感意义,从某种角度来看,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多年来,传统的教学研究只是围绕如何进行知识传授、学法指导、能力培养等进行的,往往忽视了课堂教学评语的育人功能。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化,教学评语在教学中的地位将显得越来越重要。要认真研究学生已经具有的能力,以学法定教法。这样的评价,课堂教学才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潜力,我们的评价才有意义。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加关注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在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作业批改是数学评价中最基本的一项,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常用、最简单的评价方式,是指明学生学习活动中某个细节正确与否的一种语言描述。而教学评语,作为作业批阅的方式,便于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中的优缺点,将教学评语引入数学作业的批改中,指出其不足,肯定其成绩,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统一的进步。  相似文献   

18.
<正>课堂评价语,就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评判时所使用的语言。客观、正确的教学评语,是学生及时获得信息反馈的重要手段。通过这种途径,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出学习的差距,检验学习中的得失,从而调节学习过程,改进学习方法,优化解题思路。同时,教师积极的评价语言,是使学生产生心理满足、强化学习积极性、促成主动学习的一种有效手段。学生经常会依据获得的外部评价,逐渐培养自我评价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评语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常用、最简单的评价方式,有课堂教学的口头评语和作业作文的书面评语,是让学生及时了解自我、强化正确、改正错误、找出差距、促进努力、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沟通思想情感、推进积极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教育家库贝认为:在技能的学习过程中改进反馈的策略很重要。通过反馈,可以使有成果的学习得到强化,也可以使错误的学习立即中止,避免有所延误。教师对学生发出激励性反馈信息常常是他们学习的重要动力。因此,及时有效地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反馈,改进作业反馈的策略是提高教学效率必不可少的途径。一、教师评语激励评语历来是教师评定学生作业的一种最常见的方法。在以往的作业批改中,教师只简单地划上“√”或“×”有的甚至批一个“阅”,表示已经看过了。采用等级制的评价方法后,教师给答题正确、书写认真的作业批上“优秀“”良好”等批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