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的新生话剧大赛几乎成了造型大比拼.现场四处蹦趾着穿着各式奇装异服的人物,有头顶锅盖的.胸顶气球的.还有背上插着两把扫把,扫把上还挂着一大串铃铛的。  相似文献   

2.
《许三观卖血记》是作家余华的一部长篇力作。这部作品的语言风格很值得称道。读者在阅读时的确可以感受到音乐旋律的影响,作家的语言像流动的音符、循环的乐章,回环跌宕,上下贯通,一气呵成。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小说语言这种极强的连贯性来源于多种衔接手段的巧妙运用,主要有话题连续、概括词替代、同语复现和排比等。  相似文献   

3.
鲁迅作为伟大的精神界战士,他挖掘出国民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来实现其"立人"的人学理想。鲁迅在杂文里书写了他人生中的不同阶段分别期许具有"摩罗"性格的精神界战士,找寻具有"破坏"精神的"生力军"和呼吁"造出"大群新的战士与其共同战斗的生命过程。从他最初的"逃异地"、寻求别样的人们,一直到他生命中的最后十年在上海为扩大联合战线所做的种种努力中可以看出,鲁迅倾其一生,都在为寂寞的战士呐喊助威,呼唤志同道合者与其并肩作战。鲁迅执著追求和探索"立人"的人学理想的一生,也即是他期许和寻觅战友的一生。  相似文献   

4.
杂文两篇     
勇敢地跨出一步 人生中关键的只有几步,在面对抉择的时候,许多人常会裹足不前,心中充满犹豫和徘徊。此时,能否成功往往取决于你是否有勇气跨出那关键的一步。  相似文献   

5.
6.
草木三篇     
吴奋勇 《湖南教育》2010,(12):60-61
初冬,无雨天冷。校园里的三角梅开得娇艳无比,草开始枯萎了。  相似文献   

7.
三弟     
不久前的一场车祸,让三弟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我总是不能接受这个事实,更忘不了那些如烟往事。 三弟出生于1944年,那个时代,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老百姓处在水深火热当中。1947年夏天,母亲被一场瘟疫夺去了生命,我们的生活顿时陷入黑暗之中。  相似文献   

8.
师:谁能告诉大家按照篇幅的长短小说分为哪几类? 生: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小小说。 师:那大家喜欢哪种小说呢? 齐声:小小说! 师:为什么喜欢? 生:因为小小说通俗易懂。 生:小小说短,阅读不需要太长时间。 生:因为小小说内涵很丰富。 师:很高兴同学们都喜欢小小说,因为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就是三篇小小说。上学期,我们曾赏析过两篇小小说,还记得题目吗? 齐声:《鞋》、《有关拖鞋问题的问题》。 师:谁能向大家说说赏析小小说要从哪些方面入手? 生:要理解小小说的主题。 生:要品味语言。 生:我认为主要还…  相似文献   

9.
1 我一直在想,如果我穿越了,必定是衣冠戎马血饮江湖,一身风流满眼桃花。全京城的女子都会丢着手绢弹着琵琶冲我媚笑,此生就这样在颠沛流离中你侬我侬。  相似文献   

10.
唐旺 《广东教育》2007,(6):63-63
为了帮助学生更多地观察社会,更深地认识社会,我尝试着将当代杂文引入课堂。首先是用班费订了《杂文报》《杂文月刊》《杂文选刊》三份杂文报刊。其次是用  相似文献   

11.
张应中 《学语文》2003,(5):36-37
根据《西方文学术语辞典》的解释 ,反讽“是词语和它们的意义之间 ,行为和后果之间 ,表面和实质之间等 ,在感觉和知觉上给人的不一致 ,不协调。这些情况中 ,都有一个荒诞和似非而是的因素存在。”这里的“似非而是”改为“似是而非”当更准确一些。学术界通常将反讽分为言语反讽和情境反讽两种基本类型 ,具体的形式则多种多样。当代作家余华的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充满了反讽 ,解析其中的反讽有助于理解这部小说的深刻寓意和美学风格。具体说来 ,这部小说的反讽包括四种形式。(1)自我暴露式反讽。由于人物的自认聪明或缺乏自知之明 ,在…  相似文献   

12.
《许三观卖血记》这个书名真是缺少点学味,它开头的一句“许三观是城里丝厂的送茧工,这一天他回到村里去看望他的爷爷”,也让人觉得太白了。但你千万别小看它。朴素和简洁,正是作家从灿烂到平淡的成熟,显示了他洞察世事人生的自信。它不需要装饰,从容的叙述,温和的旋律,简朴的语言蕴含着巨大的象征并使读感到亲切和信赖。像一首悠长而忧伤的民歌,在记忆的河水上吟唱。作为余华迄今的代表作,《许三观卖血记》自1995年出版以来一直受到学界的高度重视。去年它被上海作协和《汇报》、《学报》等单位评为九十年代中国最优秀的十部小说之一(余华的另一部中篇《活着》也入选),还被韩国多家媒体评为“100部必读书”之一。  相似文献   

13.
杂文     
《语文知识》2005,(5):6-6
老师:"作文贵在主题鲜明,条理清楚,可你那篇作文却东拉西  相似文献   

14.
记者:您作为资深杂文编辑,从事这项工作十八年有余。请谈谈您眼中的“杂文十八年”。  相似文献   

15.
《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在生命苦旅中新的感悟。在情与理的冲突中,在苦难的重压下,许三观最终用宽容与爱去化解以往的怨恨。人间的温情与仁爱与仁爱在苦难中美丽地绽放,我们也从文章中读出了爱的真缔,而理想、正义与爱重新回到文学审美的中心位置,这也是余华小说思想一种跳越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纠结群访篇     
《八小时以外》2010,(9):32-34
问题: 1.你经常纠结吗? 2.目前最让你纠结的事情是什么? 3.你觉得最能代表纠结的一样东西是什么? 4.用“纠结”造个句子。  相似文献   

17.
在我家的楼上,住着一个跟我一样大,却又像幼儿园的孩子一样好奇、有趣的女孩。她是个少见的新鲜人物,因为她姓许,我便叫她"许新鲜"。  相似文献   

18.
《许三观卖血记》成功地塑造了许三观这个处于社会底层的普通劳动的典型形象,提供了一部极左路线下老百姓的苦难史。作品以冷静客观的语言行动描写,深刻揭示了人物性格的矛盾性。作品实现了作家在思想艺术上的又一次飞跃:将先锋学和现实主义写作较为成功地结合起来,实现了现代主义的本土化。  相似文献   

19.
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是以许三观卖血为线索,把他一生中的各种苦难连缀在一起,从而使小说透露出一种人生苦难无边的意识,而这种意识和作者余华受西方哲学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20.
三儿老师     
红树林 《教师博览》2009,(11):23-23
车祸之后,三儿的腰就慢慢地弯下去。 同学们取笑他:“罗锅!罗锅!”三儿扶着弯弯的腰,眼泪不住地流。三儿回家冲娘哭。娘说:“三儿,擦干泪,不要哭。罗锅怕什么?腰罗锅不要紧,只要做人不罗锅就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