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小学校的一堂课,主人公是一个平平常常的老师和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他们最能代表法国的广大人民群众,他们的情感是全体法国人民,乃至全世界被侵略国家的人民的共同情感,因此文章所反映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显得更加真实和深厚,文章也更富有感染力,以至成为不朽的世界名著。  相似文献   

2.
3.
【我解读】 《最后一课》是一篇被选入多种版本教材的经典短篇小说。但许多老师执教后或许都有一个感觉,那就是这篇非常经典的小说。最后却很容易被我们在小说三要素的分析和我们抽象出的热爱母语、热爱祖国的大主题教学中走向政治说教,成为一种大主题的灌输。这样的教学,对七年级的学生而言,必然是不真实的。  相似文献   

4.
张港 《现代语文》2002,(2):30-30
《最后一课》“柏林已经来了命令……只许教德语了”的注释为:“柏林是当时普鲁士的首都。普法战争失败,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州(都是欧洲西部的钢铁产区)被迫割给普鲁士,普鲁士命令这两个州的学校只准教德语。”这是一条辗转沿用了多年的注释,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一条注释竟然有四处不准确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最后一课》作为一篇经典的文章,一直被选人初中语文课本之中。小说家都德将普法战争这一重大社会历史题材浓缩在一所小学最后一堂法语课的场景里,谱写了一曲悲壮昂扬的爱国主义颂歌,创造了短篇小说艺术的典范。本课教学的重点,则是指导学生理解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这两位主人公的形象,进而感知韩麦尔等法国人民在国土沦亡时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6.
孩子们都走了,镇上的人也走了。韩麦尔先生倚在门框上,两眼直直地瞪着窗前的紫藤,这是他刚来时种的。这些年,它凭着自己顽强的生命力枝繁叶茂,到在已经爬上了房顶,在他的窗前形成了一片绿阴。韩麦尔先生最喜欢下课之后搬一把藤椅坐在那里休息。现在要他离开它,他怎能舍得呢?  相似文献   

7.
[教学重点句]:"要想根除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铲除灵魂里的杂草,惟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苏教版语文第11册课文<哲学家的最后一课>)  相似文献   

8.
正苏教版教材主编张庆老师在全国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届课堂教学大赛上给一等奖获奖者颁奖时说:教学方法在课文里!你只要把教材吃透了,方法就在其中了!著名特级教师王兰老师随后在给特等奖获奖者颁奖时也动情地说:认真地读懂教材,我们就能  相似文献   

9.
方业东 《广西教育》2013,(22):46-46,52
《最后一课》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的课文,这篇小说最出彩亦是最重要的莫过于它的爱国主义思想价值。依靠教师的分析,学生感受和把握这一思想价值是不难的,但教学效果往往大打折扣。文章撼人心魄、发人深省,其令人奋发的爱国主义主旨却只能得到肤浅的体  相似文献   

10.
我曾针对人教版《最后一课》插图的不足,在《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3年第8期上发表了《对(最后一课)插图的异议》一文,现苏教版对原人教版插图作了修改。苏教版依据课文内容将原插图中几处明显与文章内容不符的地方作了修改,如:韩麦尔先生的礼帽、礼服、韩麦尔先生的花白头发。  相似文献   

11.
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习语文也如此,应在实践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平常的教学中,我特注意以下几点:一、重积累,谈体验语文课本就是一本最好的教材,课本中一篇篇文章,情感丰富、语言  相似文献   

12.
《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的一部著名的短篇小说,虽然情节并不曲折、复杂,但内容真挚感人,摄人心魄。小说讲的是法国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生弗郎士听韩麦尔先生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和心境。它是一篇爱国主义小说,但我觉得它在教育学方面更有意义。现在我想从教育学的角度解读这篇课文,看看有效教学的成因。  相似文献   

13.
《最后一课》不愧为爱国名篇,作者仅以“讲课”“听课”等平常的生活素材,就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国土沦丧的沉痛与悲愤。文章处处洋溢着赤诚的爱国主义感情,其中有三处比喻尤其值得我们学习,下面试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最后一课》的主人公是小弗郎士还是韩麦尔先生?这个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我个人一直倾向于后者,不料最近发现我的看法与人教版初一语文教学参考书产生了抵触。仔细阅读教学参考书的补充资料部分,终于发现了许汝让老师的一篇文章——《〈最后一课〉的主人公是小弗郎士》。莫非这就是教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周志良 《教学随笔》2007,(10):35-36
临下课时都德小说《最后一课》的教学进入“高潮”。小说集中语言、、神态、动作各种描写塑造了沸麦儿先生高大的爱国形象。,其中黑板上“法兰西万岁”的大字,直接歌颂了他的爱国情怀,而这直接揭示主题的“两个字”学生又易匆匆略过。群此,我用慢镜头,故意在此放慢节奏,让学生品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正《品德与社会教师教学参考用书》强调,让学生在体验、探究和研讨的活动过程中学习。教学实践中,体验是实现课程目标,养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但现实中,学生经过体验学习获得相关知识后,仍存在"知行不一,一错再错"的现象,未能以所学知识规范自己的行为,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症结何在?针对这一问题,下文试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吃穿用哪里来》一课进行教学实验,探讨个中原委。一、实验探析  相似文献   

17.
《明天,我们毕业》是一篇情深意浓的讲读课文,可以借用刘大白的诗句“有情方许读,无字不通灵”来评价这篇课文。作者通过对六年学习生活及成长经历的回顾,抒发了对母校、老师和同学浓浓的眷恋之情,文章语言质朴优美,感情真挚,运用了丰富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叙述细致有序,形象生动鲜明。  相似文献   

18.
诸益华 《考试周刊》2009,(14):64-65
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十二册上安排了一首李清照的词:《如梦令》。这首诗是以“如梦令”的词牌填的,词作者讲述了自己常常记起的一件事:她有一次在溪亭游玩,傍晚喝醉酒,驾着小船醉熏熏地回去,因为醉得历害都找不到回去的路了,一不小心把船划进了荷花的深处,于是赶紧想把船划出去,她使劲地划着船,把在岸滩上休息的一群水鸟惊动了,都飞了起来。  相似文献   

19.
刘一 《教师博览》2010,(7):45-45
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法国作家阿尔方斯·都德的《最后一课》并不陌生,这篇作品因被收录到中学教材中而被人们熟知。不过法国中学教材并没有选入《最后一课》,只有很少法国人知道都德写有《最后一课》这篇文章.法国中学也没有要求学生学习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20.
正八年级学生已是消费大军中的成员。他们在消费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不公平的待遇,却不懂得作为消费者该享有哪些权利,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消费权益。教学《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一课,我提供大量与学生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素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强化情感体验。旨在让学生从日常生活的角度,认识消费者的权利的具体内容,懂得当权益受到侵犯时应通过何种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同时学会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