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提倡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的同时,要特别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珍视学生有独创性的理解。"这使我想到了朗读教学。我认为朗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心理活动,每个学生都是有差异的,每个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都不一样。在课堂中。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指导他们在个性化朗读中发展学生的个性。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趼中,许多教师积极倡导个性化阅读,把阅读的时间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但不可否认在个性化阅读的实践中不少教师误解了这一理念,认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作出怎样的理解都应该予以肯定。笔者认为:要真正张扬个性,放飞心灵,实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就要明白个性化阅读有它的“规则”,达成以下共识:  相似文献   

3.
朗读是学生与文本之间进行对话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  相似文献   

4.
马金梅 《学周刊C版》2010,(9):123-12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要加强学生朗读训练的指导。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主动思考,加深理解和体验,  相似文献   

5.
书声朗朗是一堂好的语文课的重要特征之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教学是否有效,教师的评价语至关重要。从目前的朗读现状看,许多教师虽然能意识到评价的重要作用,但评价的语言单调、重复、低效,过分关注结果,忽视过程,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也就是说我们阅读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要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使学生在富于个性的阅读活动中发展阅读能力,强化阅读体验,感悟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7.
马荣花 《现代语文》2010,(12):50-5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相似文献   

8.
赵红娟 《教师》2011,(3):92-92
假如语文是一首歌,那么,朗读教学应该是最美、最动听的音符。朗读,可以把灵性的种子播撒到学生的心中,让神圣的声音激荡孩子的心灵。《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阶段每一个学段都提出以下标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对评价的目的作了如下的表述:"语文学习具有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对于学生朗读的评价,<标准>同时指出:"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假如语文是一首歌,那么,朗读教学应该是最美、最动听的音符。朗读,可以把灵性的种子播撒到学生的心中,让神圣的声音激荡孩子的心灵。《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阶段每一个学段都提出以下标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语文教学中,朗读是让孩子热爱阅  相似文献   

11.
“阅读”将伴随人的一生。培养阅读能力应从培养朗读能力做起。《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朗读和默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这就更突出了朗读的理解和感悟功能。朗读成为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基本有效的方法之一。朗读是少年儿童增强语感、领会文义的最好方式。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是化无声的文字符号为有声语言的创造性的阅读活动。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个性化朗读是个性化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途径,它需要阅读者融人自己的体验,对文本进行再创造,从而更好地把握和感悟文本。  相似文献   

13.
“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因此,阅读活动不能只追求整齐划一的教学效果,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潜能。法国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卢梭说: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语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积极尝试阅读教学的创新。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体验学习,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课程目标”中提出“注重情感体验”在“实施建议”中提出,编写教材要“注意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专题”: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评价要根据“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倡导和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培养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7.
18.
一、传授感情朗读技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学生的感情朗读,可从语调、语速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它给我们指出了正确朗读的两个要素。但我们也发现:有时候,教师在语调、语速上都指导得不错,但为什么学生朗读的效果却不地得好呢?究其原因,是缺少了对“停顿”这一技巧的指导.根据长期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评价学生的朗读应包括语音语调的准确、语速的适当、停顿的合理三个要素。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阅读”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如何关注阅读者对文本的个性体验呢?  相似文献   

20.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是难点。《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既然如此,教师就不能包办代替,要让学生自己去进行阅读实践,自己去感受、思考,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从中得到营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