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鸿鸿是台湾著名的跨界诗人,曾任《现代诗》和《现在诗》主编,堪称“知行合一”的“行动主义诗人”。他强调诗人在社会中的精英角色,主张诗人介入生活,关注民生。他的诗写作可以分为现代诗和现在诗两大部分。两者都具有现代诗的基本理念———用现代语言抒写现代情感、表达现代精神。两者在文体和功能上也有差异:现代诗写作更多是表达个人诉求的理想写作,倾向与现实的和解,偏重诗的宣泄功能;现在诗写作更多是直面现实生活,特别是政治生活的现实写作,甚至可以称为“广场写作”,倾向与现实的对抗,偏重诗的启蒙功能。鸿鸿富有跨界意识的写作丰富了现代诗的功能,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他较好地处理了现代诗人面对的现代、现在,与生活和解或对抗的矛盾。但是,过度的跨界写作和对现实生活的极端重视,使他喜欢采用直接的抒情方式,缺乏必要的诗体意识,影响了诗的艺术质量。  相似文献   

2.
《副刊编辑的白日梦》是刘以鬯主编《香港时报·浅水湾》时,因有意介绍现代主义文学等的外国新文学思想,同时因副刊投稿者有限而要自己创的条件下,促成的其中一篇作品。作品以诗化小说等的艺术形式,表达作者当副刊编辑时,在经济与政治的压力下仍想推广文艺的感受。下文将结合诗与小说,叙事与意象等方面分析刘以鬯的实验小说。  相似文献   

3.
学界普遍忽略中国现代诗学发生的最核心因素——哲学要素.新诗哲学精神的理想愈来愈倾向于探究这个世界背后的神秘,追求宇宙真理.这与传统诗学的“诗言志”、“诗言情”的人间表达区别开来,表现了新诗现代性的最核心要素.在理论上,王国维最先提出这一诗歌理想,以为诗歌与哲学一样,目的是求真理——天下万世之真理.这是现代诗学发生的最核心标志.王国维的首倡之功功不可没.“诗界革命”不曾涉及哲学.《摩罗诗力说》涉及到现代诗学转型的一系列重要问题,被李震先生认为是中国诗学现代转型的开端与标志,是中国现代诗学的真正起点.但李震先生标出的《摩罗诗力说》为现代诗学转型标志的几个要素在王国维的诗学著作中几乎都存在,而《摩罗诗力说》作为诗学著作,哲学性并不是它突出的特色,也不是最根本的要素.李震先生在论述相关问题时,尚存严重错误,完全忽略了王国维早期的诗学著作.  相似文献   

4.
《中文自修》2005,(7):F002-F002
梁实秋(1903—1987).学名梁治华,字实秋,一度以秋郎、子佳为笔名。著名的散文家、翻译家。原籍浙江杭县.1903年生于北京,1915年秋考入清华大学,这期间开始翻译和创作,发表了第一篇散文诗《荷水池畔》,1923年毕业后赴美留学,先后就读于科罗拉多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1926年回国后在南京大学、青岛大学、北京大学任教,同时先后主编过《益世报》副刊《文学周刊》《自由评论》《世界日报》副刊《学文》和《北平晨报》副刊《文艺》等。1949年去台湾.1987年11月3日病逝。主要著作有评论集《冬夜草儿评论》《浪漫的与古典的》、散文集《雅舍小品》《梁实秋札记》等,还翻译了《莎士比亚全集》。.  相似文献   

5.
(一) 60年代崛起的台湾现代诗人,为了在诗坛上立定脚跟,总在右手写诗之际,腾出左手写诗论。30年过去了,台湾的现代诗已构成中国当代诗史中灿烂的一章,台湾的现代诗论,也将成为中国当代诗歌批评中可贵的财富,再出发的基石.近年来,余光中、叶维廉、洛夫、杨牧的诗论,已引起大陆文坛的关注,即是明证。罗门也是如此,他的“评龄”与“诗龄”等长。从60年代到80年代,他一直葆有一份探索诗艺理论的浓烈兴味,先后出版了五本诗论集——《现代人的悲剧精神与现代诗人》(1964)、《心灵访问记》(1969)、《长期受着审判的人》(1974)、《时空的回声》(1982)、《诗眼看世  相似文献   

6.
重庆抗战文学作为中围抗战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大量优秀的文艺报刊为依托而产生广泛影响的。抗战期间重庆有报纸70家左右,其中抗战前就在本地坚持出报的报社只有3家。重庆《新蜀报》于1921年创刊以来,以内容丰富、言论进步、编排新颖、印刷精美而蜚声文坛;其文艺副刊《蜀道》跨度时问长、影响大、特征明显,成为推动重庆抗战文学进程的主力军。《蜀道》诞生于重庆本土,离不开重庆本土文化的影响:但对抗战文艺理论问题的积极探讨,抗战文艺专刊专页的蓬勃兴办,抗战文化名人的踊跃投稿以及《蜀道》和文协保持的密切关系,使得《蜀道》成为全罔性的文艺副刊而显现出“全国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副刊初探     
一、关于副刊概念的异议大凡报纸、杂志大都办有副刊,如《人民日报》的“大地”副刊,每周一个版面,《求是》杂志的“绿野”副刊,每期1—2个版面。副刊文艺属性强,文字活泼,有“文”、“杂”“短”、“活”的特色。由此,有人把副刊称之为“文艺副刊”,把主持副刊工作的部门,称之曰“文艺部”,或曰“副刊部”。虽称谓殊然,但副刊的概念应当是:报纸杂志上登载除新闻体裁外的其他体裁的短小精悍的作品和艺术作品的固定版面。但是,辞书上对副刊的概念  相似文献   

8.
泰华文学已有70多年的历史,这是指新文学而言,如果把旧文学包括在内,那泰华文学会有更长的渊源。 泰华文学在20年代的初期就有了雏型,到了30年代,泰华文学掀起第一个高潮。当时文艺社团纷纷成立,泰华文坛出现了40多个文学社、读书社、诗社。当时,主要的文学团体是彷徨学社和椒文学社。彷徨学社还出版了《彷徨学社丛书》,椒文学社发行了《椒文周刊》。其他的各个文艺社团也各自出版了不定期刊物。10年之中共出版了几十个文艺刊物和20多本单行本。由此,足可以见到泰华文学一开始就快速地繁荣起来。  相似文献   

9.
一九三二年冬,叶紫的处女作《丰收》在《无名文艺月刊》创刊号上发表之后,立即引起了文学界的关注和重视,著名作家矛盾撰文推荐《丰收》,认为这是一篇精心结构的“杰作”,希望叶紫“继续努力”祈祝他“有很大的前途”。许多文艺刊物和报纸副刊都竞相  相似文献   

10.
副刊初探     
一、关于副刊概念的异议大凡报纸、杂志大都办有副刊,如《人民日报》的“大地”副刊,每周一个版面,《求是》杂志的“绿野”副刊,每期1—2个版面。副刊文艺属性强,文字活泼,有“文”、“杂”“短”、“活”的特色。由此,有人把副刊称之为“文艺副刊”,把主持副刊工作的部门,称之日“文艺部”,或曰“副刊部”。虽称谓殊然,但副刊的概念应当是:报纸杂志上登载除新闻体裁外的其他体裁的短小精悍的作品和艺术作品的固定版面。但是,辞书上对副刊的概念解释有失偏颇,例如,《辞海》:“报纸上刊登文艺作品或理论文章的固定版面,每天或定  相似文献   

11.
台湾报纸第二文艺副刊的产生源于向大众靠拢,加上近年来报业处境艰难,为求生存而迎合市场需求。因此,副刊编辑倾向刊登与大多数读者生活相关的资讯和文章,选择话题性及趣味性强的主题,并大量向读者征稿,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提升阅报率。《联合报》双副刊——《联合副刊》持续为纯文学的推广而努力,《缤纷》则定性为"生活化的文艺副刊";《中国时报·浮世绘》不断延伸《人间》"怀抱社会,关怀土地"的触角;《自由时报·花编》逐步分担了第一副刊《自由副刊》所背负的市场扩编功能。实践证明,双副刊模式是台湾报纸文艺副刊的新出路。  相似文献   

12.
郑愁予(1933-),原名郑文韬,祖籍河南,生于山东,1949年随父去台湾。1954年发表《错误》一诗,一举成名,成为台湾“现代诗”运动中一颗新星,后移居美国。著有诗集《梦土上》《衣钵》《窗外的女奴》《燕人行》《寂寞的人坐着看花》《雪的可能》《郑愁予诗集》等。其诗多以山川风物、人生漂泊、故国梦土为主题,风格优美、潇洒,既受到西方现代诗的影响,又有一种动人的古典美和韵律感。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因为他诗中的这种风格和特质,他被有的批评家称为“中国的中国诗人”。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民文教工作的“斗士”和“领导者”,伟大的革命文学家茅盾对语文教育有着重要的贡献,他光辉的语文教育思想大量的渗透在他众多的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等理论研究的论著之中,在这方面,虽无专门的鸿篇巨制,但是吉光片羽也是语文教育理论研究中的宝贵财富。《中学生怎样学习文艺》一文,原载一九四六年七月一、二日《文汇报》副刊《文化街》,比较集中地反映了茅盾的语文教育观,现将笔者学习的粗浅体会分述如下,向专家同好求教。  相似文献   

14.
孔子高度重视文艺的社会功能。对于诗教,他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他告诫学生伯鱼说:“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同上)这是说,不学《诗》,就象面对高墙两眼一抹黑。他认为学诗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不学诗,无以言。”(《季氏》)他还要求通过学诗增长才干,提高从政能力,不然,“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相似文献   

15.
《大公报》“文艺副刊”对京派文学批评的形成起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京派文人以《大公报》“文艺副刊”为物质载体,展开文学批评活动,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学观、批评观以及批评方法,并扩大了这一流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作为现代诗人,罗门是和社会同步的。自从一九四九年他以第一首诗《加力布露斯》被纪弦用红字刊登于《现代诗》季刊步上诗坛以来,他就一直透过社会、自然和时代,“追踪着人的生命”。而他的《语路》,也一直与他的“心路”并行——用他的话说:“我的语言是我的生命通过‘现代’的时空位置,对人存在于‘都市’与‘大自然’两大生存空间所遭遇到的‘生死’、‘战争’、‘性’与‘永恒’等重大生命主题予以沉思默想,所发出一己的独特的声音;同时也更企求这声音,必须与人类原本的生命相呼应。”从他一九八四年七月出版的《罗门诗选》,以及此后他所发表的诗作来看,城市诗似乎占了很大的分量。  相似文献   

17.
民国时期抗日战争阶段,国共两党的合作与对抗,除了在政治、军事、经济等诸领域全面体现外,还在文化、文学上鲜明呈现出来。作为中国共产党主办的新闻出版喉舌,《新华日报》通过文艺副刊曲折地释放出文艺领域内政治思想斗争的丰富信息,包括《新华副刊》对方言诗潮的引导与推进,独特地建构了抗战文艺思潮的一个侧面。方言入诗在大后方文学版图中的生发与演变,既有文学艺术的自身突围与生长,也明显裹挟着意识形态的规约与目的,抗战时期大后方特殊的社会历史文化成为陪都文坛上方言入诗的典型背景。  相似文献   

18.
市集     
本期要向读者们推荐的《市集》,选自沈从文先生的散文集《大山里的人生》。《市集》是沈从文在1925年生活最窘迫的时候写的,当时的他想以投稿维持生计,做着每月得20块稿费的美梦。他以“休芸芸”等笔名写出文章,对北平各类报刊进行了“大轰炸”,后终得当时的晨报副刊主编徐志摩的赏识,并刊发了他的大量稿件。《市集》发表时,徐志摩写了《志摩的欣赏》,由此宣布了一个文学新人的出现。  相似文献   

19.
唐弢先生在《琐忆》一里说到一段坛掌故:“一九三三年至一九三四年之间,鲁迅先生经常在《申报》副刊《自由谈》上写稿,攻击时弊,为了避免反动派的检查,他不断更换笔名。我当时初学写作,也在这个副刊上投稿,偶尔写些同类性质的章。  相似文献   

20.
今年暑假,爸爸让我读了十首现代诗,其中我最喜欢的一首题目叫《雨巷》,是戴望舒写的。戴望舒有“雨巷诗人”的美誉,我想,大概就因为他写了这首诗,才得到这个称呼的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