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古典诗词自《诗经》始,追求委婉含蓄的抒情,或借助典故抒情,或借助物象抒情,以求达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2.
王义挺 《语文知识》2014,(10):30-31
我国古典诗词创作不仅十分讲究形式美、形象美、音乐美等美学特质,还十分推崇含蓄美。因为我国历代诗学评论家都主张辞约而意丰、语忌直而贵曲、含蓄而有味的创作原则。明代谢榛曾言:诗歌创作,“妙在含糊,放见作手,譬如朝行远望,青山佳色,其烟霞变幻,难以名状。”(《四溟诗话》)清代叶燮也言:“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妙。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泯端倪而离形象,绝议论而穷思维,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所以为至也。”(《原诗》)清人张谦宜也说:“含蓄二字,是诗文第一妙处。”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主席的诗词,以古典诗词的形式抒写中国革命的内容,在现代文学史上可谓独树一帜。本文试从托物言志、寓情于理、禽言寄托、写景寄情四个方面,阐述毛泽东诗词的含蓄之美。  相似文献   

4.
意境是中国古典诗词理论中一个独特的审美范畴。它的形成既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经验的概括 ,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审美标准。本文从美学的角度 ,探讨了中国古典诗词意境的涵义及特点 ,意境的构成与提炼及其意境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诗贵含蓄,含蓄是诗歌的一种属性,是诗歌艺术必备的艺术因素和美学特征,是我们民族善于节制内心感情的心理素质的反映,它体现了诗歌的神韵、格调、灵性、肌理。含蓄具有言已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因此,我们应从诗歌创作中重新超越它。  相似文献   

6.
古典诗词有多方面的美值得探索:有的诗词讲究章法,结构有美感;有的音韵和谐,节奏鲜明;有的语言生动,形象感人;有的善于描摹,凸显画面;有的意蕴深厚,给人启迪;有的寄意言外,表达含蓄。  相似文献   

7.
含蓄是艺术美的一种理想形态,是艺术创作普遍追求的审美目标,是中国诗学的审美传统,具有丰富的审美意蕴。含蓄美是在主客观相结合过程中的艺术创造,是审美主体的艺术才能和美学观的体现,具有多种风格,多样化的表现形态,具体表现为意境的含蓄美、比兴的含蓄美、语言的含蓄美。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诗歌历来讲究含蓄,含蓄之法深得诗人之钟爱,含蓄的风格要求诗人深刻、细致地观察生活。运用娴熟的手段,表现事物深含的内蕴。含蕴形成的原因,既有诗歌内容方面的需要,也有形式方面的需要,更是鉴赏主体的需要,其表达手法丰富多样,充分表现了中国古代诗人睿智、聪敏、含而不露、隐忍不发的气质和涵养。  相似文献   

9.
晏王琼 《学语文》2005,(2):34-34
数字本身单调、枯燥而乏味,很难唤起审美感觉和艺术情趣。但是古代诗词作家们把它们巧妙地引入创作之中,把本属抽象思维范畴的数字运用于形象思维领域,获得了奇妙的美学效果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0.
在古典诗词的审美教学中,诗词意境美的欣赏,对学生而言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审美创造活动。要真正能够使学生对诗词有自己的体会和感悟,教师只能起引导的作用,而无法将诗词的内在美直接地告诉学生。本文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浅析了如何引导学生鉴赏古典诗词的意境美,从而提高诗词的鉴赏水平。  相似文献   

11.
含蓄是中国诗学的重要范畴,是艺术美的一种理想形态,是艺术创作普遍追求的审美目标,具有丰富的审美意蕴.含蓄美是在主客观相结合过程中的艺术创造,是审美主体的艺术才能和美学观的体现,具有多层次结构和多样化的表现形态.中国诗学的含蓄美,具有其赖以形成的特定的文化积淀.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诗歌历来讲究含蓄,含蓄之法深得诗人钟爱。含蓄的风格历久不衰,传统的思维方式是其赖以生成和持续发展的土壤;儒家的道德观和佛、遗的哲学方法论又给予诗歌表现艺术以重大影响.或钳制或启迪,这是含蓄风貌形成过程中不容忽略的社会思想背景,是促使诗歌含蓄化的外在因素。  相似文献   

13.
含蓄是中国文学的基本特征,含蓄美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传统.本文结合诗歌含蓄产生的美感效应和诗歌创作达到含蓄境界的经验方法,讨论鉴赏古典诗歌时对含蓄美的把握.  相似文献   

14.
中华古典诗词源远流长,富有哲理之美是中华古典诗词的一大艺术特色.情景事理浑融一体使得中华古典诗词不仅更有诗味,而且更富理趣,更为丰富多彩,从而在中国文学宝库乃至世界文学宝库中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5.
审美趣味不是人类先天就有的,而是随着实践劳动产生的。审美趣味的内涵定义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理解,美学史上最先触及趣味的是柏拉图。中国古典诗词带给人美的感受,其中蕴含着极大的审美趣味。古典诗词之所以能够使人们心灵上产生愉悦与美感,使人享受到其中丰富的审美趣味,原因也是有多方面的,探究古典诗词带给人们的美的感受,辨析诗词之美,有益于我们感受当下的生活,体会审美趣味带给我们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小学一到六年级语文课本大约选录古典诗词70余首,它们都是千百年来为人所熟知的经典名篇。通过古典诗词学习,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接受了大量的优秀文化信息和传统文化美育教育,这具体包括人伦道德、爱国思想、和谐意识与美育修养等。  相似文献   

17.
含蓄美探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含蓄不只是一种手法、一种风格,它是人类艺术美的理想形态。中国审美意识史上的含蓄美,可以追溯到“周礼”的委婉性与《周易》的尚象性,并成为儒、道、禅美学共同推崇的审美至境。西方艺术同样崇尚含蓄蕴藉,然而,审美方式的差异致使中西含蓄艺境,具有“虽痛快仍含蓄,虽简洁嫌费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唐诗宋词为例,介绍了中国诗词的渊源,并简要分析了中国诗词的艺术特色,发掘了其独特的古典韵味。  相似文献   

19.
含蓄是一种普遍的艺术规律.毛泽东诗词不仅能以"有尽之言"达"不尽之意",做到"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而且能让余意自显,不言而喻.通过比兴等借此说彼以达到含蓄,通过引用成语典故与前人成句以达到含蓄,将意在言外的诸多情感内涵物化入诗词艺术之中.  相似文献   

20.
数字本身单调、枯燥而乏味,很难唤起人们的审美感觉和艺术情趣。但是古代诗人把它们巧妙地运用于诗词创作之中,获得了奇妙的美学效果和独特的艺术魅力。首先,是意境美。所谓意境,就是指主观的情和客观的景,内在的意和外在的境高度统一所达到的“心物合一”的艺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