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西安古时久称长安。位于渭河之南、秦岭以北的渭河平原中部,陇海铁路或横贯东西。它是今日陕西省省会,市区人口206万,是一座典型的内陆千年古城。  相似文献   

2.
西安,陕西省省会,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城市。它位于关中平原中部偏南,北临渭河,南依终南山,周围曲流环绕,有“八水绕长安”之说。西安,古称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史最久的城市。  相似文献   

3.
“泾渭分明”是一句成语,人们常用它比喻人或事就像泾河和渭河的水那样清浊分明,界限清楚。泾河是渭河最大的支流,于我国两安市东北方向的高陵县注入渭河。由于历史上泾河的水清澈透明,渭河  相似文献   

4.
客居咸阳十多年,与渭河结下了不解之缘。流连于渭河岸边,望悠悠河水,常发思古之悠情。咸阳古渡几千年,为咸阳八景之首,亦为关中八景之一。渭河,作为黄河最大的支流;咸阳,作为大秦汉帝都,夕日繁华胜景,今朝何处再觅。  相似文献   

5.
夸父追日     
夸父自不量力,想和太阳赛跑。他追逐太阳到隅谷的时候,口渴了。于是走到黄河、渭河边喝水;黄河、渭河的水不够他喝,于是他又向北走,想去喝太泽的水。还没有到达太泽,途中就渴死了。  相似文献   

6.
毕原与周陵     
古代文献对毕原和周陵的方位说法很不一致。毕原和周陵究竞在渭河以南还是渭河以北,在至今并无令人信服的证据之前,应当正确对待历史争议,保护周陵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7.
泾河和渭河是两条截然不同的河。泾河发 源于宁夏南部的六盘山东麓,向东南流经甘肃, 在陕西高陵县入渭河;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 它发源于甘肃渭源县鸟鼠山,东流横穿陕西渭 河平原,在潼关县入黄河。两条河水一条非常清 澈,一条却很混浊,在高陵两河交汇处有非常明 显的界线,产生泾渭分明的奇特景观。而"泾渭 分明"也由此成为一个常用的成语。但是,泾河 水和渭河水究竟谁清谁浊呢?我们先来看看有  相似文献   

8.
从渭河下游的概况、"03·8"洪水的特点和渭河堤防工程的不足等方面对渭河"03·8"洪水造成的灾害原因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对今后渭河下游的河道治理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古咸阳城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秦咸阳城遗址在汉长安城西北五里渭河北岸,不在今咸阳市渭城区窑店镇牛羊村一带;唐宋咸阳城遗址在今咸阳市东郊任家嘴东南二三里的渭河滩中,不在市东北咸阳原下的摆旗寨一带。古代咸阳城两次西迁,都与渭水北移、驿道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0.
对渭河下游河势及水文状况的多年变化情况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分析认为三门峡水库的修建,使渭河水流变缓,挟沙能力降低,中游大量泥沙在渭河入黄河口大量堆积,造成潼关高程显著抬升,渭河水平面升高,这是渭河下游淤积严重的重要原因。洪水期渭河过流能力急剧减小,防洪能力十分严峻。通过资料分析表明,渭河各段淤积量与潼关高程呈现出一种线形相关规律,由此得出降低三门峡水库运行水位,从而降低潼关高程,减小渭河下游泥沙淤积,提高渭河过水能力,对渭河流域防洪减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渭河下游的概况、"03·8"洪水的特点和渭河堤防工程的不足等方面对渭河"03·8"洪水造成的灾害原因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对今后渭河下游的河道治理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在渭河的水面上,新的一天开始了。渭河其实不宽,它既没有长江、黄河的汹涌澎湃,也没有大海的浩瀚深沉,但它有它的婉约、温柔。尤其是渭河的早晨,美丽而恬静、活泼而有生机。早晨的渭河,空气非常清新,所以有许多人来河岸锻炼。孩子们  相似文献   

13.
渭河,是黄河的第一大支流,可自古到今人们对渭河的源头争论不休,水利与河流著作之记述也各出己见,莫衷一是。本文引经据典,以详实的史料、科学地分析阐释了渭河源头的历史变迁,揭开了渭河源头之迷。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六安市老渭河西北大片冲积沙滩栽培桃树存在的两种相反长势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解决沙地桃树高产栽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历史文献与考古资料综合考证出汉唐渭河三桥的位置,并以其与今天的渭河河道相对比,探讨了历史时期西安咸阳间渭水河道北移的时空特征。结论认为除汉西渭桥处的渭河基本没有侧蚀变动外,中渭桥、东渭桥两地的渭河都向北移动了较大距离,中渭桥处汉末至今1808年间渭河向北移动了3630米,平均每年北移2米左右;东渭桥处唐末至今1118年间渭河北移了2600余米,平均每年北移2.3米有余。影响渭河发生侧蚀北移的原因主要为新构造地质运动、水文特点与两岸土质等自然环境要素,而人为活动也起到了不应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2006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这一纲领性文件为促进中部六省的经济发展提出了36条政策措施,使得中部崛起战略在提出两年之后终于步入实施阶段。  相似文献   

17.
我国合理制定了区域发展战略,即东部开放、西部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的区域发展战略。河南在中部崛起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谋划、提炼、确立河南经济发展目标。推进“两大跨越”、“两大建设”,奋力实现中原崛起。  相似文献   

18.
秦岭,横贯我国中部,是东西走向的古老褶皱断层山脉.广义讲,西起甘肃、青海两省边境,东止河南省中部,包括西倾山、岷山、迭山、终南山、华山、崤山、嵩山、伏中山等一系列山脉.狭义的秦岭仅指陕西境内的一段.秦岭是渭河、淮河和汉江、嘉陵江水系的分水岭,是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关于地理分界线的知识,是很抽象的理性知识,应该讲一些秦岭——淮河南北的不同地理景观,使学生对“界线”留下深刻印象.讲述秦岭——淮河南北不同的自然条件时,要  相似文献   

19.
刮板输送机井下工况环境恶劣,中部槽磨损实物试验开展困难。为了使学生更深层次认识中部槽磨损问题,设计并研制了一种用于教学实验的旋转往复式刮板输送机中部槽磨粒磨损试验装置。该试验装置由试验盘转动系统、往复运动系统、加载机构、电控系统等组成,能够实现旋转、往复两种运动形式,且可以通过模拟复杂工况下的两体、三体之间的相互摩擦,较为直观地表达物体之间的磨损状况。其操作过程简单易懂,适用范围广泛,可靠性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应用于科研等领域。  相似文献   

20.
秦岭山脉西起甘肃东南,东至豫西的伏牛山地,山势西高东低,海拔多为1500~2500米,东西绵延500千米,南北宽达100~150千米,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秦岭山脉是我国南北自然地理条件的天然分界线,也是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它像一条巨龙横亘在我国中部,阻挡着南来北往的气流,使其南北两侧的气候特征和地理环境产生明显差异。1.水文方面:秦岭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中国两大水系——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秦岭以北的降水流向黄河,秦岭以南的降水流向长江。同时它也孕育了长江水系的三大支流——嘉陵江、丹江、汉江以及黄河水系的渭河、南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