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的主体性同社会形态的发展密切相关。市场经济对人的主体性的生成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是人的主体性生成和发展的必经阶段 ,但它具有两重性。因此 ,我们必须在此基础上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主体性的高扬寻找一条道路。  相似文献   

2.
人的主体性同社会形态的发展密切相关。市场经济对人的主体性的生成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的主体性生成和发展的必经阶段,但它具有两重性。因此,我们必须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主体性的高扬寻找一条道路。  相似文献   

3.
论主体性生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脑的物质过程是主体性存在的生物学前提,社会实践是主体性生成和发展的根源,需要则是主体性生成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人的主体性发展经历了一个由自在的主体性向自我的主体性、自失的主体性、异化的主体性再向自觉的主体性、自由的主体性演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在实践唯物主义视野里,个体主体性是实践生成的而非给定的,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自身间的互动关系机制是个体主体性历史生成的策源地,任何撇开具体的实践、社会和不断改造着的外部世界来谈论个体主体性及其生成问题都是抽象的、空洞的。从宏观层面看,个体主体性的实践生成机制包括:个体主体性在生活世界重建方式互为中介中的生成机制;个体主体性在生活世界重建维度互为中介中的生成机制。从微观层面看,个体主体性的实践生成机制包括:个体主体的知识增进机制;个体主体的知识整合机制;个体主体的知识能力化机制。  相似文献   

5.
冷小青 《教育探索》2001,(12):34-35
一、人的主体性与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在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觉能动和创造的特性,它包括人的意识性、实践性、感受性、意向性、选择性、目的性、自律性以及主动地位和自由等。人的主体性的生成和发展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思想政治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培育和增强人的主体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第一,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来源来看,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其理论来源之一。而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人的对象性关系的全面生成,即指…  相似文献   

6.
活动是人存在和发展的方式,人的主体性就是在活动中生成和发展的。新课程强调:数学教学应该是数  相似文献   

7.
现有的关于学生主体性的研究大多是从批判的视角论述学生主体性缺失的原因,而从正面论证学生主体性是如何生成的研究较少。主体性并不是天然存在的动物性本能,而是人投身于活动才能获得的功能特性,活动是主体性生成的源泉。学生的主体性是通过学业学习活动生成的,由于学生不能独立完成学业学习的任务,因此学生主体性的生成需要教师的指导。学生主体性生成的标志就是掌握了作为客体的知识。  相似文献   

8.
论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的价值及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体性道德人格是现代中国社会的理想人格,是当代大学生立命之本。培养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能促使大学生形成自觉抵制人的“物化“的能力,能促使大学生获得自由全面发展。社会呼唤着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的生成与确立。主体性德育是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建构的基础,正确价值引导下的自主建构是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生成的前提,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是主体性道德人格形成的根基。  相似文献   

9.
教学交互主体系统是适应现代教育和人的全面发展所生成的特色教学,是学生主体性学习与教师个性化教学有机结合而生成的教学模式,教学交互主体系统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更是一种教育理念,本文就其内涵、意义及其实现方式做一探讨。一、教学交互主体系统教学模式的内涵教学交互主体系统教学是在学生主体性学习与教师个性化教学有机结合的基础上生成的教学模式。1.主体性学习与个性化教学主体性学习是基于学生主体的内在规定性,充分发挥其自身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发展学生  相似文献   

10.
李琴 《江苏高教》2003,(5):130-131
德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在人的主体性生成和发展中发挥着特殊的功能。主要表现在 :一、为人的主体性的发展确立导向弘扬人的主体性 ,就是要发扬人的主动精神 ,使个体的聪明才智能够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发展。但人又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着 ,人既是自然和社会的主体 ,又受制于自然和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 ,人的主体性要受社会发展状况及其发展趋势所制约。只有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 ,遵循客观规律 ,人的主体性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通过德育 ,引导人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正确认识自觉能动性和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11.
主体性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关注和探究生成中的人的主体性的当下形态是当前思考文学活动中主体性问题的一种根本性要求。人的主体性的历史建构应该遵循和符合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这一最高目的;在此目的论视野下,才能更为合理地进行流动的、多样的同时也是时代性的主体性的建构。在以上总体思考的基础上,结合现实并参考学界的有关认识着重强调与之密切相关的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文学需要高扬人的主体性;其二,需要对文学主体的观念意识和精神状态问题给予深度关注。  相似文献   

12.
主体性是人的重要属性,是教育研究的重要范畴。教育以培养人的主体性为目的追求,教育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要以人的主体性为根据,才能促进人的主体性的生成和发展。教育现代化的实现需要培养具有高度主体性品质的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性工程,主体性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需要双向建构。主体性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认识论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主体性的价值观选择。领会主体性内涵、挖掘主体性规律、加强主体性交互、归于主体性发展,反映了新时期主体性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起点、遵循、途径和目标,体现了主体性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价值意蕴。新时期主体性理论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从深化同一性、观照规律性、指向实践性、突出发展性这几方面下功夫,共同推进民族教育工作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让教育成为一种主体性活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的最后30年,主体性教育逐渐形成了世界性的影响;同时,时代又向人们提出了怎样实施主体性教育的问题。为了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这一重要问题作出回答,我们构思了主体性活动的教育研究,这一研究被国家教育部列为重点课题,历经5年的艰苦探索,其研究成果汇成40余万字的《主体性活动教育研究》一书,蒙四川人民出版社付梓推出。一、主体性活动教育的理念及其特征主体性教育是促进学生主体生成与发展的教育。那么怎样才能促进人的主体生成与发展?按照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分析,主体性不是人的自然属性,而是“从全部才能的自由发展中产…  相似文献   

14.
主体性教育教学策略是以目的、任务为标准的教学策略,它的确立要坚持几个原则:依据人的主体性的生成机制;依据主体性教学特点;克服现行教学体系中阻碍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弊端;辩证综合整体以及从学校实际和教师的素质与能力水平出发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一、人的主体性的生成与发展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导与意义建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主体身份和主体性不是天生的、先验的存在,而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本质属性,是后天获得的本质力量,人作为主体在现实中是什么样的,就有什么样的现实的主体性。人的主体性的发展过程,与作为主体的人对其外部环境的改造是同一个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价值引导和意义建构来改造主观世界,改善认知图示和优化品德结构来达到改造客观世界目的的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每个人都自觉和不自觉地接受着自在和自为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它是人的…  相似文献   

16.
思想道德素质是对人的本质的体现与反映,有其自身生成的人性机制。一方面,思想道德素质生成的实现是由人自身的既定性与未完成性、主体性与超越性、社会性和受动性综合决定的;另一方面,思想道德素质生成的实现要符合人的历史性,即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生成要与其身心发展和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实践相适应。  相似文献   

17.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依赖于社会主体——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人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人的主体性是在活动中生成和发展的,学生在学校的主要活动是学习活动,因此,必须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把教学活动由教师传递学生接...  相似文献   

18.
在实践唯物主义视角下,生态哲学关注人在与自然关联的实践活动中的各种价值与应然.应然追求与价值选择是人对自我存在的主体性要求和人的主体性存在的体现,这种应然的主体性要求是随实践而变化发展的.在与自然关联的人类实践活动中,主体性的人在存在论、认识论和价值论三重维度中确证、体现、生成人的本质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实然应然化、应然实然化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在与和谐.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主体性教学目标定位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体性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主体性教学的目标定位是学生主体性的生成,即学生自主性、主动性、超越性、科学精神的生成。主体性生成的目标与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等目标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相似文献   

20.
党员是党内民主的主体,党员的政治主体性是党内民主发展的主要动力源.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认为,人的政治性本质统一于人的社会性本质之中,人在创造历史的政治活动中具有政治主体性,这正是党员主体性动力生成的理论逻辑.然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政治主体地位在现实中尚未得到完全实现,党员的政治主体性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遮蔽的状态,并直接制约着党员主体性动力的生成.因而,要使党员的主体性动力由潜在状态变为现实状态,必须通过民主意识培育、民主制度建设、民主创新力塑造等多种途径彰显党员的政治主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