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亨利堪称世界短篇小说巨匠之一.其作品最大的艺术魁力在于他那幽默的天性和讽刺的笔法.《麦琪的礼物》是他脍炙人口的爱情名篇,讲述了一个“没有曲折,不足为奇的故事”:圣诞前夕,一对贫穷而恩爱的年轻夫妇为馈赠对方礼物而煞费苦心.妻子忍痛卖掉自己一头美丽的头发,为丈夫买了一副精巧的表链;丈夫忍痛卖掉三代祖传的金表,为妻子买了玳瑁发梳……演出了一幕小小的悲喜剧.《警察与赞美诗》则以其强烈的逻辑错位,让你欲笑无声,欲哭无泪:一个流浪汉衣食无着,又面临严冬将至,故生邪念,屡次以身试法以图获得监狱里一席安身之地.但警察却置之不理,流浪汉深感失望.当他路过教堂,被里面传来的阵阵赞美诗所感化.上帝的仁慈、博爱使他决心弃旧图新,重新做人;此时警察却毫无道理地逮捕了他.欧·亨  相似文献   

2.
<正>高中时,读过一篇课文《警察与赞美诗》。文章讲的是流浪汉苏比为了度过冬天,而想方设法进入监狱过冬,但他始终未能如愿,当他在教堂听到赞美诗后,突然想要重新做人。看到一首赞美诗能让一个流浪汉脱胎换骨,我不禁哑然失笑。笑的原因在于不相信文学能有这么大的作用。以后,看到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书简》。朱先生在书中说,"人之所以异于其他动物的就是于饮食男女之外还有更高尚的乞求,美就是其中之一。是壶就可  相似文献   

3.
美国作家欧·享利的短篇小说《警察与赞美诗》描写了一个穷困失业、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苏比,为进监狱得以安度冬天而故意违法,几次惹是生非都没有得逞;后来在一座古教堂边“内心起了一场革命”,准备改邪归正,警察却逮捕了他。 高中语文第五册该课“提示”中说:“作者极力渲染宗教的感化作用……”;人教出版社的《教参》上也分析道:“一曲赞美诗能立即改造一个人的灵魂。作者对宗教的感化作用极力渲染,反映了他世界观的局限性。” 我以为这些评析未免简单化而有失偏颇。 且看小说中作者的议论:“苏比这时敏感的心情和老教堂的潜移默化会合在一起,使他灵魂里突然起了奇妙的变化。”这里作者清楚地告诉人们是“敏感的心情”和“老教堂的潜移默化”两方面的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我们先看他的“敏感的心情”: 风琴师奏出的赞美诗使铁栏杆前的苏比入定了,因为当他的生活中有母爱、玫瑰、雄心、朋友以及洁白无  相似文献   

4.
警察执行法律,以强硬的手段制约人们的行为,而赞美诗则是执行教诲,以潜移默化的方式箝制人们的灵魂,两者相辅相成,殊途同归,都是为着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无论是警察及其背后的法庭、监狱,还是赞美诗以及牧师、教堂,都是代表着剥削阶级的意志,对人民或则实行政治制裁,或则进行精神奴役。美国  相似文献   

5.
《警察与赞美诗》文后编者出了这样一道思考题:苏比“故意做出种种恶行,却一再受到警察的宽纵,不能落入法网;他决心征服罪恶,改邪归正时,却被警察逮捕,这种现象反映了美国怎样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6.
《警察和赞美诗》的结尾,出乎意料地将欲做新人的流浪汉再度送入监狱,含义是深刻的,耐人寻味,显示了作者欧·亨利的清醒和高明。然而,倘由此断定是“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是非混淆、善恶颠倒的本质”,理由似乎不够充分,颇有穿凿之嫌。诚然,苏比有改邪归正,欲“做一个煊赫一时的人”的美好愿望。但这种“大彻大悟”缺乏现实依据和心理准备姑且不论,即使在“赞美诗”的感化下,苏比的“天良萌发”的确是经过灵魂“炼狱”的脱胎换骨,也决不能够抹掉或否认他在此之前六次惹是生非、故意作恶的事  相似文献   

7.
美国作家欧·亨利的短篇小说《警察与赞美诗》,通过一个年轻的流浪汉苏比的遭遇,描绘了一个是非颠倒的资本主义世界。作品的主要思想内容可以归结为:表现资本主义社会中“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并对他们表示同情;揭露、嘲讽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合理,特别是资本主义法律的虚伪。为了表现作品的主题,作者精心构思了一个故事:流浪汉苏比为了蹲监狱,一次又一次地故意犯罪,但都未如愿;当他决心改邪归正时,却被莫名其妙地送进了监狱。这个故事似乎有些荒诞,不合情理,而作者正是在“不合情理”的外衣下,揭示出合乎情理的生活真实。 小说以苏比的遭遇为线索,分四个大部分:从头至尾讲述了苏比故意犯罪的原因(第一至第六自然段);他几次“作案”的经过(第七至三十七自然段);他“犯罪”后的内心矛盾和悔改的决心(第三十八至四十三自然段);他最后的结局(第四十四至四十八自然段)。  相似文献   

8.
一个囚犯在一次意外中受了重伤,躺在医院的急救室里等待输血。去取血的救护车却迟迟未归,囚犯奄奄一息。这时,一个年轻的警察对医生说:"我跟他血型相同,快抽我的血给他吧,救人要紧。"囚犯的血管里流进了监狱警察的鲜血,奇迹般地活下来了。  相似文献   

9.
叙事略谈     
叙事,就是对事情的叙述。其中的技巧,主要在于节奏的控制。换言之事件的叙述不只在乎那个结果,还得力于过程的把握。强调叙事,就是于事件的进程中多有讲究,并尽可能地避免平铺直叙。从手法上说,有悬念、抑扬、误会、意外、突变及逆转等。比如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主人公苏比想了各种办法,要进监狱过冬,但均未达成愿望。而当他受了教堂音乐的感化,  相似文献   

10.
《警察和赞美诗》是著名短篇小说大师欧·亨利的名作。作品主人公苏比是一个性格比较复杂的人物,有人认为苏比是游手好闲、好逸恶劳而又自尊的无业游民。也有学者认为苏比是一个具有高傲的灵魂和不屈的精神的人物。对苏比人物形象的不同解读,正是《警察与赞美诗》这部文学作品丰富意义的体现。解读文学作品需要开阔的理论视野。本文试以基督教人性论为视野解析苏比人物性格。  相似文献   

11.
《警察和赞美诗》是著名短篇小说大师欧·亨利的名作。作品主人公苏比是一个性格比较复杂的人物,有人认为苏比是游手好闲、好逸恶劳而又自尊的无业游民。也有学者认为苏比是一个具有高傲的灵魂和不屈的精神的人物。对苏比人物形象的不同解读,正是《警察与赞美诗》这部文学作品丰富意义的体现。解读文学作品需要开阔的理论视野。本文试以基督教人性论为视野解析苏比人物性格。  相似文献   

12.
文学作品总是用它的人物形象来达到反映社会、认识生活、激发审美情感的目的的。因此,如何理解《警察和赞美诗》中主人公苏比这一艺术形象的本质特征,挖掘苏比形象的内在意蕴和审美价值,就成了把握这篇作品的核心所在。我们在多年教研实践中认识到,要全面深刻地理解苏比这一艺术形象,有两个关键之处。 其一是,必须正确认识作者对苏比为进监狱安身而故意犯罪前的心态描写的作用。主人公苏比一出场,  相似文献   

13.
曾经在手机上读过一个短信笑话,有一个无赖汉,酗酒、赌博、好吃懒做兼小偷小摸,因为犯了案子被警察抓进监狱,关了10年。10年后,他的两个儿子,一个成了跟他年轻时一样的无赖汉,也进了监狱;还有一个则成为品学兼优的大学生。无赖汉儿子说:  相似文献   

14.
信任     
有一个犯人在外出修路的过程中,在路上捡到了1000元钱,他不假思索地把它交了监管警察。可是,监管警察却轻蔑地对他  相似文献   

15.
欧·享利是美国二十世纪著名短篇小说家,《警察与赞美诗》是欧·亨利众多精彩作品中的其中一篇,这部作品在在语言的使用上既幽默风趣,又易于理解,在·睛节的安排上既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一个“罪恶累累”的人竞一次次地被认定为无罪,而一个决定改过向善的人却遭逮捕入狱,这出人意料的结局,使读者的心情由紧张而化为轻松;这正是作者写作的独特之处一~峰回路转,戛然而止。本文结合《警察与赞美诗》的语言与情节,从“幽默”的特点出发,解读欧·享利独树一帜的“欧式”风格。  相似文献   

16.
小男孩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父母对他管教很严。他很不喜欢这种严肃僵硬的生活环境,常常反抗、故意捣蛋,于是严厉的父亲便决定“对付”他。一次,父亲叫他送一张纸条去警察局, 说是一件很要紧的事。他二话没说,拿起它, 拔脚就往警察局奔去。见到一个警察,他就迫不及待地把纸条交上去。警察看完,什么也没说,就把他关进一间屋子里。他吓坏了,  相似文献   

17.
《忏悔》     
一个无辜者将被处死,只有一个罪人才能救他。 有一名无辜者被投入了监狱,就有一名罪人被留在了外面。他不明白警察和起诉人为什么会抓错人.当然他也不在乎.只是有些不相信他能这么好运。  相似文献   

18.
清朝戏剧理论家李渔在《闲情偶记》中写道:“收场一出,即勾魂摄魄之具,使人看过数日,而犹觉声音在耳、情形在目者,全亏此出撒娇,作‘临去秋波那一转’也。”可见写得好的结尾对读者的影响力是极大的,善于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是取得这种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一、以“意外”的记叙结尾结尾处情节上的陡转是精巧的一种方式,著名的短篇小说家欧·亨利和莫泊桑都是运用这种方法的能手。在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中,苏比为进监狱得以安身而故意犯罪,几次惹事生非都没有达到目的,后来当他站在古老的教堂边上聆听庄严而甜美的赞美诗而…  相似文献   

19.
《宜宾学院学报》2019,(7):43-50
我国启动社区矫正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扩大非监禁刑罚适用、扩大假释的适用。然而,社区矫正实行15年来全国监狱假释适用率却仍然极其低下,在监狱、社区矫正执行一体化构建语境下,监狱警察派驻社区矫正可以整合司法行政系统刑罚执行资源,但需要解决监狱警察职权行使的空间地域限制问题。扩大假释适用率,需要监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社区矫正机构等部门的互动衔接。  相似文献   

20.
批评的边界     
无边的宇宙里 ,时间和空间都有清晰或模糊的界线。经济法与现代企业管理一科 ,有“企业活动的边界”之说 ,谓企业能做什么 ,不能做什么 ,总在一定的法律范围之内 ,这就是边界。超过这个边界 ,就会犯法 ,要惹麻烦。中国古人所说“瓜田李下”、“井水不犯河水” ,虽然有小农经济及其道德意识 ,但同样也蕴有法的思想。不同的心态、不同的角度里 ,主体的边界意识很明显。西方素有法治传统 ,“瓜田李下”就更不用谈了。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 ,倒霉的苏贝站在教学前正在彻底悔过而准备重新做人 ,却出人意料地被警察抓起来了。他那一副熊样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