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标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在管理领域具有普遍推广的价值。把目标管理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是因为它的特点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并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管理必须构建科学的目标管理体系,并组织实施、科学管理、科学评价。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教育说服力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具有的、能使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和要求真诚信服并自觉加以内化和外化的非强制性影响力,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说服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说服力、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说服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说服力。它们分别是思想政治教育说服力结构中的方向性因素、关键性因素、能动性因素和中介性因素。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说服力主要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合理性程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说服力主要取决于社会主导意识形态及其内容阐释的彻底性、科学性程度;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说服力主要来源于教育者自身的人格化因素;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说服力主要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学性、有效性程度。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的理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代接轨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目标的重要理念。当前,高校要克服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生活相脱节的倾向,还需要从教育主体、教学要求、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上寻找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途径,这样,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教育活动实施的起点,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集中体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调整要从其本质出发,既体现社会价值体系的传递和创设的需要,又体现学生主体价值确证和实现的需要。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适时调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创新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本质是教育对象的社会化,其过程体现的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在此过程中施教者主体与受教育者主体二者的和谐共生是共生伦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部过程中具体的应用与体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与其生伦理和谐统一具有必要性和必然性。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过程、目标与共生伦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提升个体生命质量和改善社会时间结构的实践价值。努力"造就占有自由时间的主体",引导社会时间的建构和优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责任担当。积极关注受教育者的时间管理倾向,充分挖掘时间管理的社会意义,广泛开展"生命教育、终生教育、历史教育、闲暇教育",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实践维度。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一社会实践活动中,一方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另一方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长期以来,人们更多的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而轻视或忽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的研究,从根本上讲,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接受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认同、接受和实践;  相似文献   

8.
由于高职院校自身的特殊性和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的影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应对之策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的专业性;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定位的职业性;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9.
建立新型开放式思想教育体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现代社会的客观要求。其目标模式、循环体系、互动主体、重点环节、保障机制等是一个动态、开放和多元的德育系统,是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0.
创新社会管理需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协调、激励等功能,树立并落实"以人为本"的社会管理理念、实施"刚柔并济"的社会管理方式、协调多元化利益以化解社会矛盾、培养多元化社会管理主体。  相似文献   

11.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兰荣  张震 《教育与职业》2006,(21):124-125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趋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凌驾于社会生活之上,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缺失。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必须把教育主体置于生活之中,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贴近生活,实现教育目标的现实化;使教育内容源于生活,实现教育内容的具体化;使教育方法融入生活,实现教育方法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2.
社会价值观是大学生思想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其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着堡垒作用。文章从以大学生需求为导向选择多元的教育模式、以培养健康的主体人格为根本确立教育目标、以改善专业课程教学为主体选择教学途径、以引导投身社会实践检验为标准衡量教学目标和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为保障引导教学进行五个方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法治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化社会主体过程中相辅相成,思想政治教育是法治教育的前提,法治教育目标的实现不能仅凭法律知识的灌输,而需要在法治教育过程中不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法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内容,在进行法治教育过程中应当渗透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管理具有理论基础的同源性、工作内容的交融性、工作方式的互补性、工作目标的一致性等关系特点,它在社会管理创新中时刻肩负着确保方向、优化环节、提高艺术、增强合力、降低成本等重要使命。社会管理系统的理念创新、主体创新、内容创新和方法创新,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激励、精神塑造、价值导向和文化引领功能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5.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主体间交往思想是本项研究的指导思想.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走向.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关系以及主体和客体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文章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社会功能出发,研究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关系,论述关系主体的意义,阐释关系客体的内涵,为研究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奠定社会理论基础,为提高其有效性创造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张力是客观存在的,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设定、价值选择、存在形态以及实效性的取得等都具有直接影响.从教育主体及其价值取向的维度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张力及其给予我们的启示,对于探寻和把握当代中国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水平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寓于社会生活,其原因在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深厚土壤。思想政治教育寓于社会生活,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素质、条件、形式、内容和载体寓于社会生活。思想政治教育寓于社会生活表现出渗透性、承载性和融通性等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寓于社会生活既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也有利于呼应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命题。  相似文献   

18.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具有现实性,即应是社会现实中提出的要求,不能脱离社会现实,也要符合教育对象的接受水平。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讲求科学性,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科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要科学两个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还要充分认识社会环境对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影响作用,建设优良的社会环境。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还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建设。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教育主体,即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也即客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所以是主体,是因为他们还是有能动精神的独立主体,这一情况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必须把他们作为主体来对待。  相似文献   

19.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管理功能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并在助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转向.高校以学工成长发展联合阵线、大学生社区挂职和志愿服务为实践教育形式,创建虚拟环境中的二元主体双向互动模式、双重环体中的多维主体双向互动模式和现代公民文化环境中的结构性互动模式,使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功能得以有效发挥,最大限度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重要理念与举措。其主要内容包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主体、目标、内容、方法的生活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生活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总体呈现出整体性、多样性、发展性、人本性、生活化等特点。实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化、大众化,有利于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利于改进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