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活动是小学生的天性,是小学生学习知识、形成技能、培养情商最为有效的方式。美国教育家杜威"做中学"的观念给我们启示: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积极地参与主题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经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小学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活动性是该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为特征的主体性活动是该课程教学的有效载体,应贯穿于小学品德学科课堂教  相似文献   

2.
<正>《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不难看出,"体验"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有效学习方式。那么,如何在品德教学中提高"体验"的有效性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1.立德为本——把握体验的基点。找"点",即找准课标中明确要求的教育点。课标中指出的教  相似文献   

3.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品德与生活课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课程目标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多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的中介。"这门课程以活动型的教  相似文献   

4.
<正>小学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培养学生思想品德、促其成长健康发展的综合性课程,将知识教育、生活教育、社会文化教育、科学教育等进行了有机整合,集实践性、趣味性、思想教育性于一体,涵盖内容极其丰富。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这门课程的核心。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针对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品德教学的有效性做了研究,尝试探索出合理、有效的教育教学途径。  相似文献   

5.
王俊 《学子》2014,(9):8
正"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崇尚人文关怀,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是小学品德课程的目标。研究表明在品德学科中情感具有巨大的动力功能和调节功能,要让学生在品德课堂中乐于学习、主动探究离不开情感的支持。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以"教"的热情激发学生"学"的热情。从而产生情感共鸣,进而达到知、行、情统一。那么教师该如何"添油加醋",才能让学生的情感活跃起来?随着课堂的进程,我们可以由浅入深地分为三个不同阶段进行。一、"添油加醋"于情感启动时小学生的认知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时伴随着情绪和兴趣。当课  相似文献   

6.
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建构者。在"课程整合"课题研究过程中,这点体现的尤为明显。研究之初,教师们对课程整合的对象——国家课程中的《综合实践活动》、《科学》、《品德与社会》以及地方课程中的《安全教育》、《环境教育》等学科进  相似文献   

7.
教师的教学要从学生的认知实际、情感实际和思想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让"教"为"学"服务。教和学是相互矛盾的,外在因素是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才是最主要的,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依据,教师的"教"要通过学生的"学"才能起作用。因此,教学活动应该是教师为学生服务,教师提供最佳的条件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多种评价方式能激起学生的共鸣和感应。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具体表现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将三维目标有效整合,特别是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使课堂充满一股浓厚的课程改革的新鲜气息。  相似文献   

8.
《小学品德课程资源整合有效性研究》课题将在课程资源的整合内容、方式、有效性评价等方面进行探索。小学品德课程资源包括学校资源、家庭资源、社区资源、媒体资源等。研究品德课程资源的整合有效性问题,是为了更好地丰富课程资源,培养教师的课程建设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丰富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善于合作、乐于探究、乐观自信的人格品质。  相似文献   

9.
在聋校品德课程教学中,聋人学生由于听觉和语言障碍,使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行为与习惯"、"知识、技能、能力"等教学目标难以实现,从而容易引发聋人学生道德认知的缺失、道德情感的偏移和道德行为的偏差。因此,聋校品德课程必须针对聋人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通过行之有效的途径去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0.
郑庆 《时代教育》2014,(10):280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的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行为实践来实现的。本文从设计游戏、聆听故事、创设情境、学科互补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让品德课堂"活"起来,提高品德课堂的实效。  相似文献   

11.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标准指出,这两门课程都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是帮助学生"学习做人"的学科。课程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设置生活化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力求"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的目标在学习活动中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2.
<正>新课程理念下的《品德与社会》教学,"教材是提供一个素材,关键在于教师观念的改变"。需要教师用新的思维方法和全新的教学理念来处理和利用好教材,最终使《品德与社会》教材整合成思想交流、情感沟通、生命对话的载体。一、跳出"教材"教"教材"翻开全新的《品德与社会》教材,处处体现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一个个生活场景,一个个鲜活的话  相似文献   

13.
董明华  於敏 《生活教育》2013,(11):80-81
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有利于实现品德课程教学最优化,能更好地实现品德课程改革的目标。本文从实践操作层面探讨了整合品德课程资源,演绎灵动品德课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情感是一种巨大能量,它在促进和加强品德认知转向品德行为过程中一直发挥着极大的桥梁作用,同时它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德和健全人格上也一直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要想提升初中阶段尤其是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情感教育这一模块的时效性,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情感教育。身为一名初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在教育环节中探析情感因素,进而"寓情于教",确保道德被美好情感所内化,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如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与教师、同伴、他人之间有效的交流、对话?本文以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我来当市长》一课为例,从"课堂对话方式"的变革这个角度来浅谈信息技术与品德课程整合的一些策略与作用,促进课堂对话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16.
根据小学品德课程具有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特点,尝试将小学品德学科与学科课程、德育课程等生活性、活动性、社会性较强的课程整合,可以有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对新课改下小学品德课程的整合策略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7.
品德课程将"活动性、生活性、开放性"定位为品德课程的基本特征,强调活动是教和学的共同中介。"适合儿童的活动对于其德育生命的生  相似文献   

18.
几年的品德教学实践,使我为之困惑的是:虽然认真设计教学方案,竭尽全力想上好课,可总是无法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不能真正地实现与他们情感的共鸣。究其原因,是自己局限于书本的世界,脱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基于此,我在整合品德课程资源、构建品德生活课堂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9.
基于课程整合的理念,对苏教版语文课文知识进行整合,规划出不同阶段的具体课程及相关教学任务,处理好"教什么"的重要前提。而且,使用这一理念来整合课程内外的语文资源,进行语用的教学环节,贯彻落实教学目标,实现"怎么教"的目标。实现两者结合,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科学改革。  相似文献   

20.
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教学过程中,教材"备受重用"或者"备受冷落"都显失之偏颇。新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因此,教学中,既不可放弃对教材的创新,也不可就教取材,无所作为。教学中,围绕教材,拓展内容,运用留"空白"技巧,实现教材"引子"作用是大有作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