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我们的眼前是:茫茫海面耸立着一座小坨,海面鼓涨着,小坨仿佛悠悠漂浮,在天海间勾勒出棱角分明的轮廓;小坨越来越大,越来越清晰……十分钟后,我们乘坐的小船靠近了坨子南端。  相似文献   

2.
许多动物具有巧妙的伪装能力,以便更好地捕食和躲避敌害。以下是动物种种伪装自己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许多动物具有巧妙的伪装能力,以便更好地捕食和躲避敌害。以下是动物种种伪装自己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余夫 《百科知识》2011,(11):41-43
动物骨骼的出现,意义非常重大。特别是脊椎动物进化出一条纵贯背部的脊柱,从而使它们的运动,无论在速度还是在灵敏度方面,都获得了高度的发展。骨骼可以支撑庞大的躯体,于是出现了鲸、大象、长颈鹿和恐龙那样的大型动物。对人类来说,骨骼的特殊结构使直立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5.
朱小虚 《知识窗》2014,(23):23-23
好莱坞,不仅有无与伦比的电影工业,还因著名的拉布雷亚沥青坑闻名于世.它被发现于一百多年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冰川期骨骼宝库,如今已共出土了231种史前动物的一百多万根骨骼化石.可是,当数千具恐狼的骸骨展现在专家面前时,人们还是震惊了。  相似文献   

6.
线形是公路的骨架,它控制着整个公路的路基、桥涵、交叉、沿线设施等构造物的规模和投资。同时,对汽车行驶的安全、舒适、经济和车辆的通行能力起着决定性作用。公路建成后。公路线形将是长期存在的。要想改变将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进行线形设计时,要根据地形等条件合理地选用各种线形要素,并巧妙地组合,设计出既经济又安全舒适的公路。  相似文献   

7.
人们将低等动物称无脊椎动物,高等动物则称脊椎动物。脊椎骨是生物在漫长进化过程中由脊索演化而来的。脊索动物中的典型代表是头索动物文昌鱼。头索动物主要特点是:脊索向前延伸至脑前部:没有特殊的发达感觉器官:循环系统闭锁式,没有心脏:分统器官分节明显;有中胚层发展而成的一些骨骼系统,  相似文献   

8.
生命细胞是有机联系的分子系统,通过分子、原子的递换传输生长成细胞系统,生长成生命器官组织系统的生命体。生命体系统随生长脱节机会增多,到一定程度就会衰亡。能够直接从无机物或有机物递换传输中合成或生成生命分子自养过程的植物为自养生命体。靠已有的生命体和水来养活的动物是异养生命体。  相似文献   

9.
非言语信息在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非言语表达中,眼神是最具表现力的。巧妙地运用眼神艺术,不仅可以表情达意,辅助教学,融洽师生关系,还可以调控学生的行为,反馈教学信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也许,你曾经诧异过,为什么我们人类每只手是5个手指,每只脚也不多不少是5个脚趾,而不是6个或者7个呢?为此,科学家通过对长有多余脚趾的老鼠的观察试验,声称他们已经洞悉了其中的奥秘。他们指出,其实5个指头已经是极限了。如果动物长有更多的脚趾,那么它们肢体别的部位的骨骼会因此变形,使其不能正常行走或奔跑,严重影响其捕食和逃避天敌的能力。 在英国一个老鼠染色体研究中心,从事异常老鼠研究的科学家发现:如果动物长有5个以上的指头,它们的手掌或脚掌就会被迫长成弧形,以适应这些多出来的手指或脚趾。而多出来的指头顶部也会扭曲变形,影响动物的灵活性和步法,以至于它们不能很好地行走或奔跑,而这一变化对动物捕食及逃跑的能力产生了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了它们的生存能力。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动物的进化都沿袭着每肢长5个指头这条道儿。 科学家发现,老鼠多余的脚趾会压迫其肢体骨骼,迫使其成弓形生长而不是直线生长,因此那些有着5个以上脚趾的动物,根本无法让它们的脚在地面上踩平。因为弯曲的腿骨,动物只能与地面成一定的角度,勉强对付着行走,它们甚至是在用脚踝走路!科学家还发现,动物的脚趾越多,其灵活性就越差。在他们的试验中,有一只...  相似文献   

11.
《百科知识》2012,(13):66-67
正眼睛是生命体重要的器官,能够帮助生物感知外界环境,它对动物的生存至关重要然而,大自然无奇不有,一些奇特的物种竟然没有眼睛,它们尽管没有眼睛或视力,但却能够很好地适应环境生存盲眼洞螈是欧洲  相似文献   

12.
余夫 《百科知识》2011,(13):54-56
鲜活的组织和细胞 虽然十分坚硬,但骨骼却是活生生的组织。它的再生功能伴随着动物的整个一生。骨骼与其他组织一样,新骨会不断置换旧骨。旧骨被破骨细胞吃掉,成骨细胞再形成新骨,这是防止骨骼恶化不可或缺的过程。造骨细胞会产生胶原,胶原外面有一层“粘连”蛋白,  相似文献   

13.
庐山有三大谜,即:庐山雨自下而上;山上无蟑螂;天池有佛灯。什么是庐山的佛灯?即庐山的大天池、文殊台在没有月亮的夜晚,会突然涌出十到数百点闪烁的荧荧之光,这些火光时聚时散,忽明忽灭,变化多端,这就是佛灯。 佛灯究竟是怎么回事?怎么形成的呢?有的说这是山下灯光的折射,有的说是星光在水里的反射,有的说是一群大萤火虫在飞舞,还有的说是山谷中蕴藏着能发出荧光的矿石。其中普遍的看法,认为佛灯是磷火造成的,系山中千百年来死去的动物骨骼中所含的磷质,在空气中自燃所造成的。但也有人反驳此观点,认为磷火不可能…  相似文献   

14.
正取一滴海水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你会看到许多微小的浮游生物。如果你在海里游泳时吞过几口海水,那么很有可能你也吞下了许多浮游生物。一半是植物,一半是动物午后的阳光照耀着波光粼粼的水面,一切看起来异常平静。然而,在接近水面的浅水处,一群浮游生物正慵懒地游动着。它们利用太阳光的能量,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着不同的营养物质。微小的生命体释放到海水中的糖类和氨基酸瞬间吸引了一群具有触手的赤潮纤毛虫蜿蜒直上。与3微  相似文献   

15.
地球上的生命到底是怎么来的,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看法。在众多的观点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种:一、特创论,认为生命是由超物质力量的神所创造,现在,可能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不会认同这一观点;二、化学进化论,认为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无机物可以转变为有机物,有机物可以发展为生物大分子和多分子体系直到最后出现原始生命体。三、宇宙来源论,认为陨石或小行星撞击地球后,产生了生命起源必备的条件,带来了宇宙的胚种。  相似文献   

16.
正动物骨骼标本在教学、科普活动中有着重要作用,标本也是新分布记述以及新物种发表可供研究和检查的唯一实物证据。因此,学会动物骨骼标本制作技术,对以后想要学习动物形态研究类专业的学生有极大的帮助。要完成骨骼标本的制作,就必须对动物的整体结构进行详尽了解。我以蛙为例制作标本,引导同学们了解两栖动物的身体结构。  相似文献   

17.
化石是埋藏在地层里的古代生物的遗物。最常见的化石是由牙齿和骨骼形成的。古代动物死后,尸体的内脏、肌肉等柔软的组织很快便会腐烂,牙齿和骨骼因为有机质较少,无机质较多,所能能保存较长的时间。由于化石中的大量矿物质是极为细致地慢慢替代其中的有机质,所以能完整地保存牙  相似文献   

18.
军事伪装     
战争中,伪装的作用就是隐藏你自己和你的设备不被敌人发现。自人类文明诞生那一刻起,人们就一直在使用某种形式的伪装。事实上,伪装的基本概念早在人类文明出现之前就已存在了,它源自于动物的本能适应性,这种适应性能让动物与周围环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9.
动物骨骼标本,使生物课常用的一种教具。蛇骨极小,骨与骨之间连接着比较多的软骨,如用解剖法制成一般的骨骼标本十分困难。经过取材、处死、剥皮、去肉、脱脂、漂白等步骤制作,将它们制成骨骼标本,可使骨与骨之间保持自然连接,标本更加完整,也可以将骨骼制成精美饰品,具有很大的市场价值空间。  相似文献   

20.
军事伪装     
战争中,伪装的作用就是隐藏你自己和你的设备不被敌人发现。自人类文明诞生那一刻起,人们就一直在使用某种形式的伪装。事实上,伪装的基本概念早在人类文明出现之前就已存在了,它源自于动物的本能适应性,这种适应性能让动物与周围环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