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运用排比归纳、文献考证等方法,考释了“阿孩儿”、“阿家”、“阿磨”、“唉”“般次”、“报”、“悲哀”、“遍计”等敦煌写卷词语。或挟发其古义,或辩正其旧说,或探明其语源,对有关俗文学作品的解读、古籍整理以及大型辞书的编撰和修订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经考证,敦煌文书中"禀奉""唱说""处代""规猷""勒定""曩世"等词语多有新义,对这些新义的研究不仅能弥补《汉语大词典》中的不足,而且有利于对唐、五代词语深入研究的开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有些研究者在考释敦煌文献词语时,由于对某些词汇的词源不了解或不熟悉,从而得出了一些不太准确的结论,因不明典故而误、因忽视前世文献而误、因缺少佛教知识而误、因不懂名物制度而误、因不知通假而误等。本文就此分类各举若干例证加以说明,希望引起学术界对词汇溯源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敦煌写本佛经对研究汉语词汇史有比较重要的意义。敦煌写经中白食、搏掩、便、成辩、差牙、拨撒、身生、已来、便转等九个词语具有其特定的含义。  相似文献   

5.
罗慕君 《语文知识》2013,(2):111-113
郝春文主编的《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七卷)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斯1725号《唐吉凶书仪摘抄》进行释录,博采慎取,对后来研究者大有裨益。但个别文字及标点仍有待商榷。今就所察十条略陈拙见。  相似文献   

6.
敦煌唐写本P.2529号卷子系现存敦煌写本《诗经》中篇幅最长者,并被认为是"依六朝善本"抄成。从文字学的角度予以考释,发现其中的"古文"、"籀文",不仅有利于对《毛诗》原文意义的理解,而且对研究汉字的古音、古义和最初的形义关系都有重要的实证意义。本字、源字、正字为准确理解诗句意义,厘清学界争议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此外,其中的通假字和简体字,对于研究古音通假和汉字形体的发展演变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徐时仪 《家教指南》2005,(1):95-102
<玄应音义>各传本之间有着复杂的异同关系,本文在逐词比勘各本异同的基础上就周祖谟先生<校读玄应一切经音义后记>和张金泉、许建平先生<敦煌音义汇考>的一些疏失作有补正,指出<玄应音义>大致可分为高丽藏和碛砂藏两大系列.二者的不同早在开宝藏刊印前的敦煌写本中已存在.敦煌文献中无碛砂藏卷5所脱21部经的写本可能是开宝藏初刻本所据之祖本,后成为碛砂藏本一系;有碛砂藏卷5所脱21部经的写本是契丹藏所据之祖本,后成为高丽藏本一系.  相似文献   

8.
运用训诂学方法,考释了四例明清小说中的词语:“起头”、“作炒”与“作吵”、“作道理”、“他逋”。这些词语字面普通,但义训特殊,为一些大型辞书所失收或误释。  相似文献   

9.
《敦煌变校注》“是迄今录最可靠,内容最丰实的变本辑本”,然而,有待发明的地方仍然不少。本择列数条以芹献于作,读。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排比归纳、文献与方言互证等方法,考释了敦煌变文中"上座""生杖""氏""万一""萧率""与"等六条疑难词语。这些语词有的始见于唐代,有的还活在现代方言中。本文或抉发其古义,或辩正其旧说,或探明其语源,对有关俗文学作品的解读、古籍整理以及大型辞书的编撰和修订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敦煌愿文校读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征、吴伟辑校的《敦煌愿文集》填补了敦煌愿文整理方面的空白。校录者识见广博,治学严谨,尤长于文字训诂,所以录文的可靠性较高。笔者在阅读中,对愿文里“抽减、严莹、严丽”三个词的意义及书写形式有一点自己的看法,认为用于疾病方面的“抽减”实当作“瘳减”,“严莹”的“莹”其本字为“蓥”,“严丽”用作动词表示装饰、修饰的意思。  相似文献   

12.
敦煌社会经济文献是敦煌石室所出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大量政府和寺院档案、籍帐状牒、地志族谱、民间契约、社邑文书等各类公私文书,内容涉及唐五代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真实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生活状况。文献语言口语性很强,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语言风貌,对于汉语史的研究具有很高的语料价值。本文就这类文献中"领六、圆融、下、将、乡原、羊腔、升合、赤白、升合、停腾"等词语的意义进行了分析辨释。  相似文献   

13.
敦煌社邑文书中保存了许多唐宋时期的口语词汇,前人曾撰文对敦煌社邑文书的一些词语作过解释。但“恩泰”“祗食”“荣勾”“捉二人后到”“夜壑俄迁”“迁故“痛烈”等七个词语未作解释或释义错误,很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在考释这七个词语的过程中,有的订正了前人释义的错误,有的补充了辞书在词条或义项上的空白。  相似文献   

14.
敦煌写卷中的草书楷化字是汉语俗字的重要来源之一。在草书楷化的过程中,部分字形出现了既区别于原字而又在部分构件上与他字同形的情况,因而容易造成误释和误录。研究草书楷化字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敦煌和传世文献的整理及辨伪。  相似文献   

15.
朱大星 《家教指南》2011,(2):104-107
历代书目对诸子类典籍的分类多有不同。本文主要依据《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通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目的分类,结合敦煌文献所存诸子写卷的内容及数量等,对敦煌诸子文献作了界定和分类。  相似文献   

16.
敦煌道教文献中有些词语语义隐晦,不易理解,有待诠释。本文选取了敦煌道教文献中的一些词语,从语言学和宗教文化的角度对这些词语的语义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7.
王惠民 《家教指南》2011,(5):123-124
本文对《敦煌遗书所见"素像"考》一文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认为"素像"就是"塑像",而"素书"可能是繁体字"书画"形似致误。  相似文献   

18.
敦煌本《类林》的作者是唐于立政,这在学界已经取得了共识。对于《类林》的作者于立政进行深入研究是《类林》研究的重要方面。本文主要通过于立政的父亲和两个儿子的碑铭,来探讨于立政的生卒年代和一生的任职情况,填补史书中关于于立政记载的疏漏,并更进一步探讨《类林》的写作时间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