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个家庭都会有家庭药箱,宝宝的家庭药箱里要备些什么呢?您不妨参考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习得性无助感已成为当前学生学习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习得性无助感的初步探讨认为学校环境压力、家长消极评价、单一的评价机制是习得性无助感产生的主要原因。本文结合实际教学工作中的体会提出了学校和家庭环境中习得性无助感的防治对策,从归因训练、自我效能感训练和策略训练三方面对存在习得性无助感的学生提出了治疗对策。  相似文献   

3.
消极的解释风格和归因方式是形成幼儿习得性无助的重要因素。习得性无助会导致幼儿低成就动机水平、消极的自我认知和悲观、负性的情绪。缓解幼儿习得性无助有以下策略:通过游戏活动创造成功体验,增强幼儿自我效能感;在一日生活、活动中渗透正能量,做好幼儿的榜样示范;在绘本教学活动中产生移情,引导幼儿积极归因。  相似文献   

4.
“当人或动物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便会感到自己对一切都无能为力,丧失信心,这种心理状态被叫做习得无助感简称无助感。”(产生语文习得无助感的学生往往被称为“差生”或者“后进生”)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如果饱受失败的打击,鲜有成功的体验,就会对语文学习丧失信心,产生语文习得无助感。他们在语文学习上通常有以下一些表现:第一,动机水平降低:对学好语文缺乏信心,在语文学习上消极被动,对语文的一切都不感兴趣。  相似文献   

5.
习得性无助感及其矫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失败和挫折,由于缺少社会经验,或其他原因,学生往往会产生习得性无助感。所谓习得性无助感,是指“人或动物在不断的受到挫折后而感到自己对一切都无能为力,丧失信心的一种心理状态,简称:无助感。”(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①这种心理状态一旦产生,就会对人的心理发展产生很大影响。在做事时消极被动、缺少热情。在认识上,自我评价过低,自己瞧不起自己,有自己不如人的感觉,担心自己笨拙,对自我价值产生怀疑。习得性无助感常以一种消极防御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嫉妒、猜疑、羞怯、孤僻、迁怒、自欺欺…  相似文献   

6.
“当人或动物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便会感到自己对一切都无能为力,丧失信心,这种心理状态被叫做习得无助感简称无助感。”(产生语文习得无助感的学生往往被称为“差生”或者“后进生”)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如果饱受失败的打击,鲜有成功的体验,就会对语文学习丧失信心,产生语文习得无助感。他们在语文学习上通常有以下一些表现:第一,动机水平降低:对学好语文缺乏信心,在语文学习上消极被动,对语文的一切都不感兴趣。第二,认知出现障碍:学生一旦产生习得无助感,随之而来便产生一种外部事件无法控制的心理定势,不能从语文学习的成功尝试中积…  相似文献   

7.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听到幼儿对某个问题作出“我不会”“我不懂”之类的回答。偶然如此,可能不会产生什么不良后果,但长期如此,就容易形成“习得性无助”,这对幼儿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是指在经历过消极体验之后,再面临同样或类似情境时个体所产生的一种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与行为表现。如果幼儿从小就形成了这样一种心理与行为表现,将不利于其健康成长。试想一个遇事就表现出无能为力,对什么都缺乏信心的人怎么会生活得很好呢?一个遇到一点点挫折就停滞不前,并将这些归因于先天的或非自身原因的人,怎么会取得成就呢?因而,在教育中警惕幼儿习得性无助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习得性无助感是指由于连续的失败导致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9.
一、习得无助感的概述习得无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的研究始于本世纪60年代,Seligman 和他的合作者在以狗进行学习试验时意外地发现了这一奇怪现象:遭受电击而无法逃脱的狗,在以后能逃离电击的情境下也不会逃避,没有经历过此情境的狗却能轻而易举地逃脱。这研究表明一些遭遇过不可控事件的生物有机体会削弱对以后可控事件的调节,他们称这种在无可逃避或回避的有害的、不愉快的情境下习得的情绪反应称为习得无助感,它是一种个体认为事件不依赖  相似文献   

10.
11.
高校连续四年扩招 ,从根本上改变了高考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局面 ,带动了普通高中的快速发展。尽管考入高校不再困难 ,但考本科、进名牌大学、挑选理想的专业仍是不少学生努力追求的 ,也就是说 ,高考竞争仍然十分激烈。因此 ,无论教师还是学生 ,都不敢懈怠 ,尽最大努力去争取好的成绩。然而 ,在高中尤其是非示范性高中 ,有不少学生对一个或几个学科的学习早已失去信心 ,只是用毅力强制自己去学习。学习变成了非常苦恼的事情 ,“高中学生最辛苦” ,主要就是指这一部分。这些学生在矛盾的心理状态下学习 ,往往事倍功半。少数学生实在受不了这种…  相似文献   

12.
一、习得性无助的概述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和梅尔(Seligman&Maier)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  相似文献   

13.
一、习得性无助的概述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和梅尔(Seligman&Maier)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在实验中,塞利格曼把狗分为两组,首先,把其中一组放进一个设有电击装置但又无法逃脱的笼子里。然后给狗施加电击,电击的强度足以引起狗的痛苦体验。实验者发现,这些狗最初被电击时拼命挣扎,想逃脱这个笼子,但发觉经过再三努力仍无法逃脱后,它们挣扎的程度逐渐降低了。随后,把这些狗放进另一个用隔板隔开的笼子里,隔板的高度是狗可以轻易跳过去的。隔板的一边有电击,另一边没有电击。实验者发现,当经过前面实验的狗被放进这个笼子并…  相似文献   

14.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我校针灸推拿专业中职生、洛阳市回族中学普高生进行无能为力感评估,采用spss13.0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向任课教师及班主任发出辅助调查问卷,以支持不同层面的调查.结果表明,中职学生无能为力感明显强于普高生(P<0.05),根据研究现状,分析中职生无能为力感强的形成原因并提出适合中职学生习得性无助感的矫正策略,利于加强对中职学生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习得无助感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一种不良产物 ,是一种习得的行为和习惯。周围的环境不会使人积极向上 ,不会使人斗志昂扬 ,那么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人就会逐渐放弃追求 ,慢慢陷入绝望的心理困境。写作也是这样。一方面 ,“写作无用论” ,在一些人的观念中固有着。这其实是现实社会浮躁和趋利的一种反映。这样一来 ,除了考试时被动写作外 ,有多少人是出于兴趣和爱好在写作 ?即使写写文章 ,有一些同学作文的动机也不“诚”。他们忙着参加各种竞赛或向报刊杂志投稿 ,是奔着获奖而去 ,其功利化的目的十分明显 ,或是走“成名成家”之捷径 ,或是为…  相似文献   

16.
警惕学生的“习得性无助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得性无助感”这个概念来源于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和梅尔于1967年用狗做的一项经典实验。实验中,心理学家把狗关在一个装有闹铃的封闭笼子里,只要铃声一响,就给狗以难受的电击。由于狗被关在封闭的笼子里,所以它无论怎么努力也无法逃避这种电击。多次这样实验之后,心理学家改变了实验条件,他们在给以狗电击之前先把笼门打开。结果却发现,在铃声响起后,狗不但不  相似文献   

17.
学龄前阶段是个体乐观心态形成的关键时期,掌控感缺失和消极解释风格会导致幼儿产生习得性无助现象,教师作为幼儿生活的主导者,是幼儿成长过程评价的主体。面对幼儿的无助,教师及时介入能引导幼儿以乐观心态冷静分析问题,勇敢面对挫折,形成乐观解释风格与习得性乐观。  相似文献   

18.
论学业习得性无助感向自我效能感的转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习得性无助感是指一个人经历了多次挫折和失败后,面对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这种现象是由塞利格曼通过在狗的身上实验发现又在人身上得到证实。笔者根据习得性无助感的成因分析和自我效能感的理论概述,提出了五条习得性无助感的学生向自我效能感转换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论"习得无助感"及其教育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探讨了学生在学习中习得无画感的产生及其表现和危害,并提出了消除不合理信念的认知指导方法以及归因训练等方法来逐渐消除学生的习学得无助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习得性无助感"是指个体经历了挫折和失败后,再度面临各种问题时所产生的一种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与行为表现,也称习得性自弃或习得性绝望感。"习得性无助感"源于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和梅尔的一项经典实验。1967年,塞利格曼和梅尔用狗做实验,他们把狗分成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先把实验组的狗放进一个笼子里,这个笼子狗是无法逃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