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修改病句时,我们会发现一些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语病。命题者常常在那些具有迷惑性的地方设置“语病”。如果我们能注意或识破命题者的这一“小花招”,就能慧眼识语病。一、出现介宾短语作状语的句子要注意注意因为用了介宾短语,而使句子的主语隐藏起来,这是命题者常设的迷惑点。例句从上述有目共睹的事实中,证明他们的所作所为是无可指责的。因为用了介词结构“从……中”,从而隐藏了主语,使句子成分残缺,应去掉“从”和“中”。注意介宾短语作状语,因为介词带的宾语较长,命题者便故意丢掉宾语中心词,使句子成分残缺。例句针对国际原油价格…  相似文献   

2.
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规范的句子。纵观近几年中考,辨析和修改病句是长“考”不衰的。命题者常常在那些具有迷惑性的地方设置“障碍”。那我们怎样才能识破命题者的这些“小花招”,慧眼识语病呢?关键是要善于为病句“把脉”。  相似文献   

3.
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规范的句子。纵观近几年中考,辨析和修改病句是长“考”不衰的。命题者常常在那些具有迷惑性的地方设置“障碍”。那我们怎样才能识破命题者的这些“小花招”,慧眼识语病呢?关键是要善于为病句“把脉”。  相似文献   

4.
语病题一直是高考必考知识点,2004年高考全国15份试卷,除上海试卷外,都涉及到了病句的考查。我们对14份高考语文试卷中的语病题加以整合梳理,发现命题者设置“迷惑肢”涉及到语病考查诸多方面,下面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语病辨析是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考查学生辨析判断语病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近几年,《考试大纲》明确规定语病考查范围为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六种类型.命题者一般就是围绕这六大类“造病句”,设计成四选一的选择题,结果是大有“黔驴技穷”之态。而高三的师生更是紧紧围绕这六大类进行“艰苦卓绝”的强化训练,结果是“草木皆兵”,  相似文献   

6.
严华银 《新高考》2004,(3):10-11
语言知识这部分内容,高考主要放在第Ⅰ卷的第一部分。一般情况,这部分计6题18分。它涉及的主要考查内容有:字音认读、错别字判定、词语选择、成语使用、语病诊断等。其中,语病是考查的重点,以2003年全国卷为例,第4题“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第5题“没有语病的一句”,第6题“语意明确的一句”,都属于这一范畴。这表明了命题者在语言知识部分考查能力的倾向,我们应在复习的最后阶段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高考语《考试大纲》要求考生掌握六大语病(结构上的语病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多余、结构混乱,语意上的语病有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虽然这六类语病中包括的内容多而杂。但是高考却经常围绕其中的几点来命题,我们姑且称之为“敏感点”。掌握了这些敏感点。对考生备考、应考帮助很大。  相似文献   

8.
《考试说明》要求“辩析并修改病句”,就是要我们写作、说话不要有语病,要能辨识并修改病句。一般来说高考修改病句题型的设误,往往有七种类型:搭配不当、重复赘余、成分残缺、歧义、语序不当、杂糅、不合事理。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中去发现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语病,命题人常常在这里设置“误点”,如果我们在“实战”中注意或识破这些“小花招”,语病自然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9.
今年高考语文试题Ⅰ卷 5题旨在考查学生识别病句、正确使用语句的能力,其中 A型题的 ABD三项语病明显,无庸赘述。 C项是命题者设定的正确选项,即题目要求选择的“没有语病的一句”。然而读到“中华民族这条巨龙一定会昂首腾飞于无垠的天际……”时,却发现“无垠的天际”这个偏正短语中,定语和中心词互相矛盾,并非“没有语病”。   先说“无垠”。《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垠”本义为“岸”,引申为“边际”“尽头”,而多用于“无垠”,也就是“无边际”“无尽头”的意思。《辞源》中“无垠”释为“无边际”,并以屈原《远游》…  相似文献   

10.
做语病辨析题时.有不少同学经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看着每一个句子都不顺眼,瞅着哪一个句子都有毛病,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其结果。应该注意的语病没找出来,不应该注意的地方死抓住不放,导致误选。其实,对于语病辨析题,专家有句话非常有指导意义:没有语病的句子,往往并非完美无缺,只不过没有“硬伤”。那么,所谓句子的“硬伤”是什么,命题人究竟要考查哪个点,我们只有明确了这个问题,才能准确解答,事半而功倍。  相似文献   

11.
高考考查病句辨析的试题,常常具有某些共同特征。命题者往往在那些具有迷惑性的地方设置"陷阱"。只要我们能注意并识破命题者设置的这些"陷阱",疑难就会迎刃而解。本文特将常见的十类"陷阱"列举出来,以利大家慧眼识语病。  相似文献   

12.
并列短语充当句子成分,使句子结构复杂化,因而容易形成语病。纵观历年高考语病题,命题者常常利用并列短语设置误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考试说明》要求“辩析并修改病句”,就是要我们写作、说话不要有语病,要能辨识并修改病句。一般来说高考修改病句题型的设误,往往有七种类型:搭配不当、重复赘余、成分残缺、歧义、语序不当、杂糅、不合事理。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中去发现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语病,命题人常常在这里设置“误点”,如果我们在“实战”中注意或识破这些“小花招”,语病自然迎刃而解。一、搭配不当。搭配不当是病句考查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主要是主谓搭配与动宾搭配不当。如果想准确判断是否搭配不当,就要紧紧抓住句子的主干。分清主谓宾,通过语感来感性认…  相似文献   

14.
主语是句子的陈述对象,是执行句子中行为或动作的主体,是一个句子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它也就成为高考命题者重点关注的对象,笔者通过对全国近几年来的高考语病题研究发现,命题者在主语上设置语病的试题所占比例较大,(据统计,2010年至2013年,主语语病选项占有48个),所出现的病句几乎涵盖了所有常见的病句类型.因此,在辨析病句时,注意抓住主语来辨析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下面就结合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对主语语病现象加以分类解说.  相似文献   

15.
唐国富 《高中生》2008,(2):9-10
从2007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语病题来看,命题者设置的陷阱涉及诸多方面,甚至一个句子涉及多方面的语病。下面,笔者试对其中的部分试题作简要分析,以帮助同学们认清语病题陷阱设置的常见方式,更好地备考这一知识点。本文所选例题均为2007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语病题,故不再说明出自哪一道题。  相似文献   

16.
唐国富 《学语文》2004,(6):25-27
语病分析一直是高考必考知识点 ,2004年高考全国15份试卷 ,除上海试卷外 ,都涉及到了病句的考查。笔者对14份高考语文试卷中的语病题加以整合梳理 ,发现命题者设置“迷惑肢”涉及到语病考查诸多方面。下面试作简要分析 :一、语序不当语序不当是指词语、短语、分句在句中的位置处置不当形成的语病。例1:由于技术水平太低 ,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 ,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北京卷C项)例2:《语文大辞典》编委会 ,为了使辞典有较高的质量 ,在躬耕修典三个春秋的编纂过程中 ,着重控制了关键程序。(北京卷D项)例3:与作家不同的是 …  相似文献   

17.
2005年高考试题第3题B选项为:“市教委要求,各学校学生公寓的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配备。”此题的语病出在并列短语处,句中并列短语“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两个概念间存在着包含关系。其实,在语言运用中,由于并列短语往往带来句子结构的复杂化,因而很容易发生语病,高考命题者也常常在并列短语处“做文章”。因此,在辨析病句题中,遇到含有并列短语的句子,应做到“五看”。一、看顺序并列的成分意义上往往具有内在的有机联系,有先后、大小、主次、轻重之分,具有规律性。如果随意并列,往往会产生排序不当。例1.通过…  相似文献   

18.
语病辨析题是每年高考的一个必考内容。高考《考试说明》规定考查的病句类型有六种,即: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纵观历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语文试题,发现命题者设语病时  相似文献   

19.
“辨析语病”这一考点,不少考生常常有这样的感觉,“你不讲我还明白,你一讲我反而糊涂了”,这是不少老师搞“题海战术”带来的必然结果,因此,复习时要着力培养考生对语病的敏感能力,探求命题规律,归结出行之有效的解题技巧。下面以2004年高考全国及各省试卷为例具体阐述之。  相似文献   

20.
在语言交际中,时有披上“迷彩服”的重复语病,使人见错不怪。连续几年来,语文高考试题尤其注重对此类语病的考查,这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下面就“迷彩型”重复语病进行分类透视矫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