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是高中化学课的重要内容之一。教材从本章开始介绍中学化学内容中的有机化学部分,而烃是一切有机物的母体.因此本章知识是高中有机化学的基础。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后面知识的学习。  相似文献   

2.
从知识内容上看,本章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节:在第七章介绍过淀粉、纤维素和蛋白质等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知识;第二部分为第二节和第三节,简单介绍了常见的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以及一些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相似文献   

3.
一、教材分析本章内容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第一节《碳族元素》 ,从已在初中学过的碳元素入手 ,引出碳族元素 ,根据碳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结构特点 ,运用前面学过的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知识 ,通过讨论 ,研究碳族元素的一些重要性质 ,然后 ,结合已学过的碳和元素周期律的知识 ,着重介绍了硅、二氧化硅、硅酸盐的存在、性质、用途等。第二部分包括第二节《硅酸盐工业简介》和第三节《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简单地介绍以含硅物质为原料经加热制成的硅酸盐产品———水泥、玻璃等的主要成分、用途以及生产它们的主要原料、反应…  相似文献   

4.
一、教材分析本章教材是继高一《碱金属》之后 ,再次出现的金属知识章节 ,在此学生形成金属的一般概念。例如 ,金属的物理通性、化学通性 ,总结金属的不同冶炼方法 ,金属的回收及利用 ,金属的腐蚀和防腐等。金属元素约占元素总种类的 4/ 5 ,金属知识是无机化学中很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完本章内容 ,将进入到另一大块元素化合物知识———有机化学的学习。本章教材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章引言 ,主要介绍金属的物理通性。这部分文字虽少 ,但对本章知识的学习有统领作用 ,可以适当拓展一下 ,但不要加深理论层次。第二部分包括第一节…  相似文献   

5.
1 教材分析 1.1 本章概述 本章教材是7~9年级“空间与图形”的开始部分,介绍了生活中多姿多彩的图形,直线、射线、线段,角的度量,角的比较与运算等内容。此内容对整个初中几何课起到了奠基作用。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和展开立体图形让学生在欣赏几何图形之美的同时,体验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换,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觉,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线段与角是最简单的几何图形,但是所有的复杂图形都是由这些简单图形所组成的,而有关线段、角的概念、性质等都是以后研究复杂图形,  相似文献   

6.
一、教材分析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是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第一课时的内容.在初中化学中,只简单地介绍了乙醇的用途,没有从组成和结构角度认识其性质、存在和用途.作为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物质乙醇,是典型的烃的衍生物,通过学习乙醇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让学生初步构建起“官能团决定同一类有机物化学性质”的思维方法,建立“(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化学学习模式.在学生的头脑中初步建立烃基与官能团位置关系等立体结构模型,为以后学习更复杂有机物乙酸、苯酚、乙醛奠定基础.因此,它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高中有机化学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一、说教材 "锋与天气"为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常见天气系统"的第一目。本部分内容对应的课标要求为"运用简易天气图,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大气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章分别从全球尺度和地区尺度认识这一要素。本章前两节介绍大气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大气环流与气候,本节从生活需要出发,讲述影响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因此,本部分内容在本章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8.
王丽 《地理教育》1994,(4):22-23
1、本章教材是讲述我国人口、民族的分布特点与变化情况,教材知识的内容结构十分清楚。本章是中国地理中极其重要的人文地理基础知识,而人口、民族的内容又都包括了数量及分布的特点,而分布问题更是教材的重点。人口密度是讲述人口分布时涉及到的一个重要概念,可视做本章教材的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9.
教师从本章开头关于古代印度国王奖赏国际象棋发明者的传说,引出数列求和: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走向世界的中国》是中国区域地理部分的“结束语”,也是中国地理的开篇《从世界看中国》的“呼应”部分。从七、八年级全套教材来看,它是中国地理与世界地理的“融合”点,同时也可以把本章知识做为学习乡土地理知识的“引言”。做好本章“结束语”教学,对学生全面了解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会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要作好本章教学须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1.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及其解法;2.一元二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全章共包括三节:一元二次方程、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第1节以雕像问题、制作方盒问题和体育比赛中的组合问题这三个问题为背景,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归纳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让学生感受一元二次方程这一概念的内涵,并通过云图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12.
《空气》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既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启蒙章节,又是初中化学中讲授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开始。本节介绍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人们最为熟悉的空气,既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又能自然而然地引入到氧气的有关内容,可以说本节是本章乃至整个初中化  相似文献   

13.
一、本章的主要内容及特点本章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分式及有关概念、分式的运算与简单的分式方程.本章内容有如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一、教材分析化学平衡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之一 ,是溶解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的核心 ,并且对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的学习起着指导作用。本章内容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主要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这部分内容属于化学动力学范畴 ;第二部分包括第二节《化学平衡》和第三节《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是在已有的化学反应速率和可逆反应知识的基础上 ,着重介绍化学平衡的建立 ,以及浓度、温度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这部分内容属于化学热力学范畴 ;第三部分是第四节《合成氨条件的选择》 ,以化学反应速…  相似文献   

15.
一、教材分析电离平衡是中学化学基础理论电解质溶液的一部分 ,是第二章化学平衡知识的拓展和深化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本章教材共四节 ,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节电离平衡 ,主要介绍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 ,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知识以及电离常数 ,这部分是本章教学的基础和重点。第二部分为第二节和第三节 ,第二节是水的电离和溶液的 pH ,水的电离及电离平衡移动的知识 ,对了解溶液的酸碱性以及 pH具有重要意义 ,也为下一节盐类水解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第三节是盐类的水解 ,教材涉及的知识面较宽 ,综合性较强 ,是电解…  相似文献   

16.
1 教材分析1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章教材主要是在学生学习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基础上 ,比较详细地讲述了酶和ATP在新陈代谢中的作用 ,植物、动物和人体内新陈代谢的主要过程和特点 ,以及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等基础知识。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 ,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所以说本章是我们高中生物学的重点知识。而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了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以及ATP的形成途径。它与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中的有机物密切相关 ,同时又为学习本章中的光…  相似文献   

17.
万有引力历来被许多学生视为最难理解的章节之一,大部分学生始终游走在似是而非的混沌状态,如同猜谜一般.而学习此章的时间段又恰逢部分省份学生文理分班之际,本章知识掌握的好与差可能直接影响许多学生的选科.1本章困扰造成本章知识难以理解的原因,笔者认为有如下四个:  相似文献   

18.
杨继红 《湖南教育》2006,(11):39-41
华东师大版教材将图形的全等安排在九年级上册的第24章,本章共分4节.第1节图形的全等,介绍全等图形的概念、性质.第2节全等三角形的识别,先介绍一般三角形全等的识别方法,再介绍直角三角形全等的识别方法.第3节命题与证明,简要地介绍定义、命题、命题的题设与结论、公理、定理、证明等概念,并通过例题说明证明几何命题的一般步骤.第4节尺规作图,介绍5种基本作图方法.其中,图形全等的概念和三角形全等的识别方法两部分是一个整体,前者是给出一般性的概念,后者是对特殊图形的深入研究.尺规作图中作法的合理性和正确性的解释需要图形全等的知识.  相似文献   

19.
本章主要涉及两方面的知识:一是机械能,二是功、功率、机械效率.与旧教材相比,本章将原教材中的两章内容合二为一,于是本章内容在中考中所占比例也相应增加了许多,加之这两部分内容都是每年的必考内容,所以,本章知识就显得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20.
雷文宏 《江西教育》2006,(12):26-26
第一步,引出句型,句型的引出,在句型教学中是关键,句型引得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句型的理解与掌握。引出句型的方法很多。如教There be……句型时.就可采取利用图片的方法,就其中内容进行介绍。如教一年有多少个季节,一个月有几个星期、一天有多少个小时等.就可用一张日历来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