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比喻是常见的修辞手法,它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常见的、美丽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平凡的事物进行描述,化繁难为简单,化普通为神奇,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帮助人们深入认识和理解事物。著名文学理论家乔纳森.卡勒说:"比喻是认知的一种基本方式,通过把一种事物看成另一种事物而认识了它。"一、使用比喻,化抽象为具体。化繁难为简单对于抽象思维能力欠缺、人  相似文献   

2.
一 写诗,为什么要用比喻?作用有四个: 一是使抽象的变为形象的。文学是研究形象的科学,没有形象就没有文学,诗歌也不例外,比喻就是用以塑造形象的。 什么是形象化的事物?凡是具有“五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可感性的事物就是形象化的事物,反之,就是抽象的概念。要使抽象的概念变成形象化的事物,重要的表现手法之一就是运用比喻。  相似文献   

3.
试论比喻     
比喻是一种形象地表达思想的艺术手法。它是通过人们艺术的联想,以彼物比此物的修辞方式。比如说,我国人民过去对我们的党有一个高度赞扬的说法,那就是:共产党象太阳。这个赞扬就是一个生动而形象的比喻。从它的结构形式看,包括三种成分:本体,即要说明的事物——共产党;喻体,即用来作比喻的事物——太阳;比喻词,即用来连结本体和喻体的词语一象。它通过喻体“太  相似文献   

4.
一正如有黑夜也会有白昼一样,模糊性是与明晰性、精确性相对立而存在的。形象的模糊性,是形象的非明晰性和非精确性。它是文学模糊性这个命题中最有力的体现者。因为文学的模糊性是“以作为文学的内容与形式的聚合点的文学形象、文学形象的感性形态与理性本质、文学的艺术表现等为显示”①的,它与语言的模糊性、人物性格的模糊性,主题的模糊性等共同支撑着文学模糊性的大厦。  相似文献   

5.
当某些事物在某一点上相似时,为了表达得更加鲜明生动,我们拿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比,这就是比喻。比喻表达思想的方式是间接的、寓意的。在比喻中,形象的字面意义只在于指出它真正的转义而非全义,同时,它们之间必定存在着部分的类似或类推的可能。认识作用与修辞作用是比喻的两大作用。通过运用比喻,能将抽象变具体、深奥变浅显、难言变易释,引起人的共鸣,顿悟其中真义。本文力图通过比喻的认识作用来探讨比喻在启发式教学中的意义与应用。前苏联美学家包列夫在《美学》中说:“形象的思想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它鲜明的比喻性。并非…  相似文献   

6.
Figures of Speech,比喻,可能是语言中历史最为悠久的修辞格,也是最常用的修辞格.比喻的作用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它能使复杂的道理变得简洁明了;能以形传神,使得事物形象更为生动.正是由于比喻的这一功能,人们逐步认识到它不只是一种点缀:好的比喻使文学作品平添神韵和光彩.秦牧先生说,如果文学作品完全不用譬喻,那么文学作品将象一只被拔掉尾巴的孔雀.比喻是人们认识、评价、解释事物的一种综合方法.可以这样说,  相似文献   

7.
散文诗这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它不仅可以吸收散文和诗的表现手法,还可以吸收其它姐妹艺术的表现手法,可谓集文学表现手法之大成。 1.象征象征是用以代表或暗示某种事物的,由理性的联系、联想、约定构成,或者偶然性而非敌意的相似而构成的;特别是以一种看得见的符号来表示看不见的事物这样一种艺术手法。由于象征手法在不同  相似文献   

8.
<正>古诗词鉴赏中关于表现手法的考查,是历年高考的重点,概念艰涩难懂,并且有交叉现象使得表现手法成为很多同学高考语文复习的难点。基于此,掌握一些重要的鉴赏术语很有必要。衬托、烘托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两种艺术表现手法,很多同学弄不清它们之间的异同。本文试从比较的角度对这两种艺术表现手法作一分析。衬托又叫映衬,是为使所表现的主体事物的特色更加鲜明突出,而用与主体事物性质相似或相反的事物作为陪衬的表现手法。衬托的运用在古诗词乃至古  相似文献   

9.
比喻是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最常用的技法之一,它就是在描写事物、说明道理或论证观点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事物或道理或观点来打比方,使描写生动形象,说理形象具体,论证浅显易懂。比喻通常都有本体和喻体,本体是被比喻的事物,喻体是崩来比喻的事物。  相似文献   

10.
张利莹 《湖南教育》2005,(21):38-38
一篇优秀的文章,不仅要立意深刻,文从字顺,还应语言生动形象,具有文采。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也说“:言以文远。”大意是说,文章因有文采,才能流传千古。而写作中最让人头疼的便是写出的语言“干巴巴”,不生动、不形象,没有文采。如何使语言具体、形象,笔者认为一种最有效、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巧用比喻修辞手法。比喻,又叫“譬喻”,俗称“打比方”,就是根据心理联想,抓住并利用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人们常见的事物或具体的形象来描绘所要表现的抽象、深奥的事物与道理。比喻一般分明喻、暗喻等。它一般由三个要素…  相似文献   

11.
象征主要是一种文学、艺术的表现手法。它用一事物去暗指另一事物,用某种特殊事物来 类比一个与该事物有着相同或相近特征的事物,从而表达相关情感。电影艺术产生后,象 征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电影中,一个建筑物、一个动作、一个字眼儿,甚至是主人公身上的一 个装饰物都有着深刻的象征含义。  相似文献   

12.
比喻是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最常用的技法之一,它就是在描写事物、说明道理或论证观点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事物或道理或观点来打比方,使描写生动形象,说理形象具体,论证浅显易懂。比喻通常都有本体和喻体,本体是被比喻的事物,喻体是用来比喻的事物。本体和喻体之  相似文献   

13.
比喻为常见的修辞格之一。它是人们在认识事物过程中,根据类似的联想(不同事物间的恰似点的联想),用具体的事物来比方所要表明的事物,从而使表明的事物表现得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一方面说明比喻是一种错误,因为“凡喻必以非类”,违反了“异类不比”的原则,另一方面着重说明比喻是言之成理的,因而比喻是一种无理而又有理的修辞手法。言之成理的关键在两个不同的事物有某一点相似。相似点是比喻的构成、功能、表达效果的基础。相似点的问题比较复杂,它是不同事物之间存在的某种联系的反映,而人们对它的选取,又受到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对表达目的的适应的制约。它还有或隐或现,或作用于直观,或诉之于思辨等等不同。总之,比喻在具有复杂性的相似点的万花筒中千变万化,纷呈异彩。  相似文献   

15.
<正>人们的认知遵循这样一个规律:先占有大量感性材料,再经过概括、加工、分析,就变成道理。所以,我们想要在议论文中讲透某个道理,就要借助一些具体的感性事物,借助一些形象的思维。在议论文中,比喻论证就是一种形象生动的说理方式。比喻论证是设置比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用人们容易理解的事物或道理来说明不容易理解和深奥的道理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是议论文中常见的论证方法之一,这些论证方法能帮我们写出逻辑严密、说理深刻的议论文。另外,比喻论证法,归纳论证法和演绎论证法又各有千  相似文献   

16.
<正>俗语说:"牡丹虽好,也要绿叶扶持。"文学作品中为了鲜明生动地展现或刻画某一事物,会经常使用衬托这种艺术表现手法,它是利用事物之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一事物的艺术手法。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衬托一般可分为正面衬托、反面衬托和侧面衬托。正面衬托,  相似文献   

17.
比喻是一种最常见的修辞格,在教学中最为人们关注的是比喻的类别,实际上,类别划分只是外在的语言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比喻修辞格的内容关系构成上有的是事物的外在形象对应并具有相似性、有的是事物的性质特征对应并具有相似性、有的是事物画面对应并具有相似性、有的是事理关系对应并具有相似性。教学中,分析比喻修辞句的这些内在关系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句子内容。  相似文献   

18.
漫画是介于文学与绘画之间的一种艺术,一般运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反映生活或时事,具有强烈的讽刺性、幽默性和趣味性。近几年来,漫画题一直为中考语文命题者所青睐,因为它既能考查同学们分析事物、洞察时  相似文献   

19.
<正>比喻,是一种历史悠久又运用广泛的形象修辞。比喻能使抽象化为形象,深奥变为浅显,复杂化为简明,平淡化为神奇,给语言增添鲜明优美的艺术色彩,对增强作品的感染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能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在小学阶段的作文习作中,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尤为重要。小学生学会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能够突出事物的特点,把事物刻画  相似文献   

20.
比喻是人们在表达思想、感情时用得最频繁的修辞手法之一,它是指"用一定的语言形式,将具有相似之处的不同事物联系起来,用其中的一个事物说明、描写另一个事物。"1它主要起到说明事理、刻画形象、表达情感以及引发联想的作用。它的使用能使得语言生机勃勃,形象生动。比喻植根于民族文化,受到自然环境、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历史背景和风俗习惯的影响,因而比喻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悬诗》因其精确的表达、生动的语言、真实的叙述而被视为阿拉伯古诗中的瑰宝。本文试图通过对《悬诗》中出现的部分比喻进行分析,来窥视比喻所蕴含的民族特色,从而揭示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