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由鑫 《新闻传播》2005,(5):61-62
中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栏目,以我国的著名艺术家、当红明星为主要访谈对象,通过让观众去感受那些平常可望而不可及的名人的生活经历,从而引发人们对人生、对艺术等深层次问题的思考。应该说,《艺术人生》的成功来源于它强大的策划班子,优秀的编导群体,以及创作集体的凝聚力。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是,这样一个访谈节目,对主持人的提问和访谈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为,访谈对象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如何让他打开心扉,吐露真情,让观众看到他们浮华背后的真实的一面,就需要主持人访谈态度、技巧和方式的用心和独到。  相似文献   

2.
针对《鲁豫有约》和《艺术人生》两档访谈类节目,从主持人风格、采访嘉宾的选择以及节目形式与内容这三个方面来分析他们的异同之处,同时分析由这些不同点所带来的效果和影响力,旨在对访谈类节目做一个更透彻的了解来呈现于文案。  相似文献   

3.
名人访谈类节目.顾名思义就是对名人进行的专访托道。这类电视节目大致存在两种形态,一种以央视的《艺才人生》为代表,访谈的人员由主持人.嘉宾和观众三部分组成;另一种以阳光卫视的《杨澜访谈录》和凤凰卫视《鲁豫有约》为代表,节目通过主持人(记者)与嘉宾的双向交济完成。而后一种形式几乎占据了电视荧屏上访谈类节目畔的一半以上。本文试结合后一类名人访谈类节目.从策划定位到制作传播的全过程.对《杨澜访谈录》和《鲁豫有约》进行对比分析,以期能从这两档优秀节目的对比中分析出我国名人访谈类节目的制作经验。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一个栏目生存与发展的灵魂,2003年年末央视《艺术人生》以敏锐的新闻触角、独家的视点成功策划的《红楼梦20年再聚首》节目,充分体现了创新在一次成功策划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闫伟 《今传媒》2007,(2):55-57
我国的名人访谈节目,大致存在着两种类型:一种以央视的"艺术人生"、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等为代表,参与者由主持人、嘉宾和现场观众三部分组成.另一种以央视的"面对面"、"高端访问"等为代表,通过主持人(记者)与嘉宾一对一的双向交流完成.本文试图以前不久"面对面"和"鲁豫有约"对易中天的访谈为例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从两档优秀节目的个案对比中总结我国名人访谈节目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6.
当今社会,谈话节目是所有电视节目中观众最喜欢收看的,谈话类节目在西方国家竞争激烈的电视节目市场中以"常青树"般的地位存在着。虽然我国此类节目开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起步较晚,但发展的速度极快。近十多年来,各个电视台推出的此类节目也越来越多,可以说中国电视谈话节目序幕就是从那时候拉开的。虽然此类节目很多,但真正一直受大家喜爱的却不多。《鲁豫有约》2001年开播以来,历经15年的发展,很显然它的栏目风格、形式以及受众群体都慢慢地深入人心,并且在那时的电视节目中迅速掀起一股谈话类节目的浪潮。对于中国电视谈话节目短短的历程来说,《鲁豫有约》具有一定的参考和研究价值。本文将通过文献资料法、分析法等重点分析电视访谈节目的发展概况及所呈现的特点,并对《鲁豫有约》2008年—2015年栏目进行分析统计,以此为例,剖析近年来电视访谈节目发展的特色以及《鲁豫有约》成功因素。  相似文献   

7.
王姣 《新闻爱好者》2011,(20):116-117
随着社会多元化发展,资讯的快速传播,访谈类电视栏目日益丰富和多样化,观众的收视需求及同类节目急剧增多。在访谈类节目中,主持人处于主导地位,是具有感染力和亲和力的媒体传播者。主持人的语言技巧决定着访谈的内容、质量,决定着如何引导嘉宾,决定着如何把节目流畅有序地进行下去。本文以《鲁豫有约》为例,解析不同的情境下主持人的语言技巧如何把握,研究主持人的语言技巧在访谈类节目中的重要性以及作为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应具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8.
王姣 《新闻爱好者》2011,(10):116-117
随着社会多元化发展,资讯的快速传播,访谈类电视栏目日益丰富和多样化,观众的收视需求及同类节目急剧增多。在访谈类节目中,主持人处于主导地位,是具有感染力和亲和力的媒体传播者。主持人的语言技巧决定着访谈的内容、质量,决定着如何引导嘉宾,决定着如何把节目流畅有序地进行下去。本文以《鲁豫有约》为例,解析不同的情境下主持人的语言技巧如何把握,研究主持人的语言技巧在访谈类节目中的重要性以及作为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应具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9.
现在,国内的人物访谈节目特别是同人访谈同质化现象比较突出,本文通过对《鲁豫有约》和《非常静距离》同人访谈的同质化现象的研究来分析同人访谈同质化现象出现的原因和危害,并探讨了规避同人访谈内容同质化的策略,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电视文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各种类型的访谈节目层出不穷,其中《天下女人》和《鲁豫有约》,以其鲜明的个性赢得了自己的受众群体。杨澜、陈鲁豫这两位著名主持人也凭借着她们各自独特的主持风格,获得了很多观众的喜爱。本文试从策划、定位到主持人风格,对《天下女人》和《鲁豫有约》进行对比分析,以期能从中得到感悟。  相似文献   

11.
名人访谈类节目,在我国现有的电视节目中,大致存在两种形态,一种以央视的《艺术人生》为代表,访谈人员由主持人、嘉宾和观众三部分组成;另一种以阳光卫视的《杨澜访谈录》和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为代表,节目通过主持人(记者)与嘉宾的双向交流完成。本文试结合后一类型节目从策划定位到制作传播的全过程,对《杨澜访谈录》和《鲁豫有约》进行对比分析,以期能从两档优秀节目的个案对比中分析我国名人访谈类节目的制作经验。  相似文献   

12.
电视人物访谈节目的节目形态一般是主持人与嘉宾在一固定场所一对一的访谈,以两者的话语交谈推动整个节目的进展,并适当配以解说和空镜头.顾名思义,电视人物访谈节目关键就在于"访"和"谈".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凤凰卫视中文台出品的一档电视谈话节目《鲁豫有约》,分析主持人陈鲁豫的访谈特点。指出陈鲁豫是整个访谈节目的核心,决定着节目的成败。集中讨论了陈鲁豫的访谈风格,从讲礼貌,成功发问,认真倾听和善意回避4个方面来阐释她的柔性访谈特点。最后说明陈鲁豫的柔性访谈表现出她特有的从容和自信,从而确保《鲁豫有约》能够成为中国电视访谈类节目中的一棵常青树。  相似文献   

14.
舒心 《新闻世界》2014,(2):71-72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到如今已有上百档电视谈话类节目,它们大多面临同质化危机。《鲁豫有约》作为高水平访谈节目,在其发展历程中走过弯路,也有创新,从中我们或可管窥电视访谈类节目的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15.
秦沈 《新闻知识》2003,(11):9-10
我们经常说电视是一种大众消费,是一种“俗文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体要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目标受众最大化了就是效益最大化,所以,电视节目若真能雅俗共赏才是电视传媒从业人员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陕西电视台大型人文类谈话节目《开坛》以人文精神的张扬之地,知识才骏的精神大餐为自己的传播理念。由于它是一种窄播化的节目,因此受众范围相对较窄,成为屏幕上的“阳春白雪”,是一种雅文化。依  相似文献   

16.
曾经在美国主持《看东方》的主持人靳羽西曾这样评价中国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中国没有主持人,只有播音员”。这句话对于当今中国的主持人现状来说已经不适用了。我国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行业与我国的电视事业同步摸索成长,80年代以来,电视节目主持人数量不断增加,90年代以后阵营更  相似文献   

17.
闫伟 《声屏世界》2007,(5):60-61
我国的名人访谈节目,大致存在着两种类型:一种以央视的《艺术人生》、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为代表,参与者由主持人、嘉宾和现场观众三部分组成。另一种以央视的《面对面》《高端访问》为代表,节目通过主持人(记者)与嘉宾一对一的双向交流完成。本文试图以《面对面》和《鲁豫有约》对易中天的访谈为例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对两档优秀节目的个案对比中分析我国名人访谈节目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8.
李芳 《记者摇篮》2009,(6):95-96
我国电视人物访谈节目是在西方“talk show”基础上发展起来一种新的节目形态。它借助电视媒介,以访谈方式凸显人物的人生经历、性格特点及其思想感情,提炼出人生哲理,烘托出人生况味,发掘人性中的真、善、美,彰显人文精神,以之影响和启迪观众,呈现出浓厚的文化品味和人文关怀。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广播节目《黑白南极》为例,分析了主持人的基本素质和在访谈前需要进行的准备工作以及在访谈中的访谈技巧。  相似文献   

20.
我国电视综艺访谈节目自发展至今,起步较晚但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类栏目在数量逐渐增多的同时,精品却相对较少。本文以《鲁豫有约》节目为例,从两个方向着手分析,采用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进行论述,通过对电视综艺访谈节目发展探析的分析与解读,来展望我国综艺访谈节目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