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古典油画是油画中最具有贵族气息的一种,其中以风景见常.原本来源于西方的古典油画绘画技艺流入中国之后,中国的艺术家们取其精髓,将西方的古典绘画技巧融入了中国式的创作和构思,使得画面别具特色,别样额风格样式受到了国际艺术市场的认可.本文就古典油画艺术价值如何融入中国人精神文化生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此通过艺术生命能量的自然释放,提升人类自由的本质境界和人的精神、本质的自然外化和映射境界.  相似文献   

2.
《河西学院学报》2022,(1):117-122
中国意象油画吸收着中国古典哲学的美学思想,传承了中国文人画的精神,是在近代东西方文化近距离激烈碰撞之下的产物,具有超强的创新精神和时代特征,代表了中国油画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和方向。生命在生活中的体会构建了个体与绘画作品的精神关系,从而构成了当代中国意象油画的绘画语言内涵。中国当代意象油画在社会的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作用,并且最终会获得诸多文化的认同与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中国当代意象油画以其特有的审美内涵和绘画技法发展了油画艺术语言以及绘画的精神取向,是油画民族化、本土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3.
李志勇 《考试周刊》2012,(42):181-181
在传统被忽视、淡忘的背景下,目前中国油画界却有许多画家仍然热衷于这一古老的绘画方式,出现了很多有东方韵味和时代感的古典风写实油画作品,并且在学术界和收藏界都有广泛的影响力。通过对古典写实油画材料、技法和制作步骤的熟悉和掌握,使更多人懂得欣赏古典写实油画,在今后的油画创作实践中培养较强的写实能力和画面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日本有一个30万国际学生计划,于2008年由日本政府宣布,目标是提高国际学生来日本留学的数量,从14万人增加到30万人。日本政府希望吸引到优秀国际学生,来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日本教育竞争力,促进更好的教学和研究。到目前为止,中国是日本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国。对于日本留学生来说,最热门的国家是美国,其次是中国。日本学生来华留学的比例目前已接近前往美国留学的比例。2012年,大约有2.1万名日本学生在中国留学,比2011年上涨了17.6%。留学中国的日本学生数量在中国国际学生中占第三位。主要原因是,越来越多的日本学生获得中国政府的奖学金,到新疆、甘肃等地院校留学。越来越多的日本大学生选择到中国进行短期学习,时间从8天到一年不等。  相似文献   

5.
留学日本     
近年来,我国赴日留学的人数呈增长趋势,其原因有二:一是因为赴日留学与赴美、赴澳等国比较,具有“路途近,费用相对低,打工可以自立“等优势;二是因为日本人口出生率明显下降,国内的大学生源严重匮乏,日本政府采取措施,鼓励大学招收外国学生,补充国内生源之不足.日本的高等教育十分发达,国公立和私立大学有623所,大学院有463所.中国的大学毕业生申请赴日留学,是一个很明智的选择.这里对留学日本略作介绍.……  相似文献   

6.
当前教育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加强,教育国际化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共同趋势,而留学教育的不断发展与壮大又是构成这一趋势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日本和美国的留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今世界留学教育发展的一般特点。本文试图探讨这三个国家的留学教育状况,以期对留学教育问题有个初步的认识。1、中国留学教育作为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一个有机  相似文献   

7.
古典油画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逐渐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演变出了许多不同的创作流派,也具有了不同时期的特色.古典油画在世界油画史上占有一个重要的地位,并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与绘画技巧,与此同时,当代油画积极地从古典油画中汲取灵感,但是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创作风格,据此,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出发,对古典油画和当代油画进行细致分析,并对两者的差异进行对比,希望能给相关人员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8.
清末早期的留学教育对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具有重要意义。留美教育是留欧教育展开推动的基石,留欧教育是留美教育某种程度上的改进和延续。然而,不同的历史背景使得留美与留欧教育有各自鲜明的特色。文化背景不同的倡导者,越来越具体细化的留学目的及其准备工作,在中国近代化建设中不同角色的担当等都值得我们分析研究。当下,留学浪潮此起彼伏,跟风留学、低龄留学等现象成为大众焦点,各种国际班和形式多样的出国方式也给中国的留学教育事业带来许多新问题。本文通过对清末早期留美与留欧教育的比较,一则使读者对两次留学教育的具体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体认;二则通过分析,取长补短,并结合当今一些留学现象给出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9.
清末早期的留学教育对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具有重要意义。留美教育是留欧教育展开推动的基石,留欧教育是留美教育某种程度上的改进和延续。然而,不同的历史背景使得留美与留欧教育有各自鲜明的特色。文化背景不同的倡导者,越来越具体细化的留学目的及其准备工作,在中国近代化建设中不同角色的担当等都值得我们分析研究。当下,留学浪潮此起彼伏,跟风留学、低龄留学等现象成为大众焦点,各种国际班和形式多样的出国方式也给中国的留学教育事业带来许多新问题。本文通过对清末早期留美与留欧教育的比较,一则使读者对两次留学教育的具体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体认;二则通过分析,取长补短,并结合当今一些留学现象给出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油画艺术教育和油画创作虽然早在本世纪初就已经起步,但大规模地、系统地、有计划地进行还是在新中国建立之后。直至80年代初,中国油画才真正进入了大普及时期。而最近10年,中国油画又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日臻成熟,从而,油画作为一个绘画艺术门类而成为中国文化艺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并走向世界。作为一门正处在上升时期的朝阳艺术,到21世纪,中国油画必将会开放出更加绚丽多姿、令世人瞩目的艺术之花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中国学生前往韩国留学、韩国学生来中国留学的人数都渐渐多了起来,资料显示,在韩国的中国留学生约有1000余名,而在中国的韩国留学生约有18000余名。尽管前往韩国留学的中国学生目前不太多,韩国却已经成为中国学生继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国家之后选择的又一个留学热点。本文就是为打算去韩国留学的读者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意象油画是油画艺术一个重要的分支,无论是表现形式或内容来说都有油画艺术所特有的意境美。意象油画的表现意境与中国画的写意精神相比,更追求一种深邃的三维空间的创构,更具有"不求形似"但求"意到"的韵致,使其区别于其他油画艺术体系所表达的意境。这些特点是在中国绘画的笔墨情趣基础上才不断发展形成的,这就决定了其具有与中国画意象相近而又稍有区别的一种意境美。本文通过对意象油画意境美的探究,进而说明意象油画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发展更为迅速、更有特色。  相似文献   

13.
周碧初是我国著名的油画家,他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留学法国,一生致力于油画事业,每个时期的油画各具特色:早期具有较浓的印象主义色彩,中期是绚丽的印尼风格,后期呈现多种基调并存的面貌,晚期树立了中国写意油画的新风尚,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4.
110年前的1896年,有13位中国青年受清政府的派遣东渡日本留学,成为第一批中国官派留日学生,同时也揭开了中国人留学日本历史的序幕。自此至今,中国人留学日本经历了五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1896-1911年,这是留日潮的兴起和第一次高潮时期。第二个时期是1912-1930年,是留日潮的发展和风波迭起的时期。第三个时期从1931-1945年,是中日战争和留日潮的曲折时期。第四个时期从1946-1976年,是留日潮的低潮和萧条时期。第五个时期从1977年到现在,是中国人留学日本的恢复和新高潮时期。中国人留学日本不仅成为中国留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和中日关系的发展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1.110年来中国留日学生曾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2.留日学生是中日友好与交流的桥梁与纽带。  相似文献   

15.
正日本有一个30万国际学生计划,于2008年由日本政府宣布,目标是提高国际学生来日本留学的数量,从14万人增加到30万人。日本政府希望吸引到优秀国际学生,来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日本教育竞争力,更好地促进教学和研究。到目前为止,中国是日本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国。对于日本留学生来说,最热门的国家是美国,其次是中国。日本学生来华留学的比例目前已接近前往美  相似文献   

16.
油画乃是世界性的大画种,尤是西方绘画的主要品种,素有画中之王的唱叹。泊来我国已有百年左右的历史,经过几代人的辛勤耕耘,已初步成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油画艺术奇葩,其油画教学也具较完备的体系,但在中师美术班设置的油画课,好象还是一个未被涉足的领域,还是一个空白。诚然,油画在中师设置,确有它的难言苦衷,诸如中师学生初涉艺术,基础不够,加之课程门类多、学制及专业课时有限以及油画自身的制作周期较长、技法冗繁、代价昂贵等,所有这些,恐怕都是中师与油画无线的大致理由。正在我们一筹莫展、踌躇不前时,先后被邀请我…  相似文献   

17.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 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 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是中国现代文艺的先驱,他早年留学日本,专攻西洋油画和音乐,是把油画艺术、钢琴和话剧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他曾尝试把西洋名曲填上自己的歌词演唱,这首《送别》就是根据美国人约翰·奥德威的《梦见母亲》填写的。  相似文献   

18.
当今西方的主流艺术是观念艺术,其中不少是装置艺术和行为艺术,所以有人说,如果按西方的眼光看来,讨论油画已经是一个过时的话题了。而在中国,油画已经形成了一大艺术形式,正与中国传统的国画分庭抗礼,是两大画种之一,并且有力地表达着中国人的情感与生存,具有无穷的生命力。当国际多元文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的来临,我国文化背景发生重大而又深刻的变革,油画的民族化问题越来越成为焦点,于是,油画的创作便转向了与文化网络相互联系的关注,以本民族意识来对油画艺术进行关照,学习西方油画和油画民族化没有先后之分,它们同时存在于一个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9.
张云 《留学生》2009,(1):37-39
《留学生》:对于一个中国留学生来说,您认为日本真正的魅力在哪里?选择日本留学有哪些优势?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多以工笔、写意为主,尤以写意为尚。西方油画艺术最早传入中国是在清朝雍正年间,传教士郎世宁来到中国,也带来了西方的油画。在多年寓居中国的日子里,郎世宁结合西方油画艺术与中国古典绘画的优点,创造性地完成了新的艺术形式,堪称中国古典艺术与西方艺术的第一次汇合。在20世纪的中国艺术史中,同样有一段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水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