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进入新世纪以来,散文创作者的队伍日渐扩充,散文的创作呈现出种类和数量上的大发展,不少作者以其鲜明的特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黑龙江作家崔修建(笔名阿健),作为散文创作队伍中的一员,一直以来坚持生活感悟式美文的写作,至今已发表作品400余万字,出版《有一种花叫不谢》、《只管向前奔跑》、《左手智慧右手爱》、《爱那么短,爱那么长》等著  相似文献   

2.
在当下繁荣的散文创作中,有一支规模宏大、读者甚众的美文创作大军,正以其特色鲜明、风格各异的不俗创作实绩,在文坛内外赢得广泛的关注和赞赏。许多美文作家都拥有大量的“粉丝”,他们已在图书市场产生响亮的品牌效应。众多的美文作品专集和各类美文丛书被读者争相抢购,其代表人物如毕淑敏、雪小禅、张丽钧、马德、鲍尔吉·原野、刘继荣、吴淡如、叶倾城等等,每位散文批评者都可以轻松地排出长长的一列。作为其中值得关注的一员,崔修建的美文创作,业已形成自己较为明晰的个人标识。  相似文献   

3.
崔修建是当下报刊界风头正健的著名美文作家,他是《读者》、《青年文摘》、《格言》等多家名刊的签约作家,大量的美文被选入数百种书籍。他的个人美文专集《左手智慧右手爱》、《有一种花叫不谢》、《爱那么短,爱那么长》、《人生,在哪里转弯》等市场反响也相当不错,广受读者的喜爱。其实,他的美文  相似文献   

4.
杨燕莉 《文教资料》2013,(31):15-16
诗歌文本解读的机械化、空泛化,严重影响了课堂诗歌教学目标的完成。本文采用文本细读和比较阅读的方法,以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探寻诗歌q-的诗情,并在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诗情比较中,加深学生的印象,力求达成诗歌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钟灿权 《文教资料》2006,(15):85-86
诗歌教学应当让学生把握诗歌可感性、多义性、音乐性的特点,体悟诗情,感受诗美。学生倾心融情赏美的过程,也就是乐意入境受教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那些在“文革”中隐藏于民间、流传于地下的“隐在的文学”,只有在地下诗歌中,才可以见到诗情与想象。这些诗歌成为特殊环境中人的一种存在方式,一种对现实的诗意置疑、抗拒和对自我的精神坚守。在这些诗歌中,“知青诗歌”构成了“文革”隐在诗歌的主流,极富文学史和思想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有"大语文"的教学观念,"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学应来源于生活,重视诗歌教学,引导学生多一些诗歌的修养,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多的是多了一份诗情和文才,并反过来指导学生的生活,"成为被生活和命运多一份垂青的人"。  相似文献   

8.
钱军 《学语文》2011,(3):45-45
一首好的诗歌作品,给予读者的往往是情感和智慧之流交融汇合后的丰富深刻,那种难以言尽的韵意化为心中的感动,袅袅绵绵。台湾当代诗人孟樊的《我的书房》(见卷首)意象单纯,构思明晰,“飞”“停”之间,便诗情涌现.理韵渗流。  相似文献   

9.
诗歌是文学的重要体裁之一。在诗歌教学中重视诗歌写作,把诗歌写作当作学生学习作文的入门,对提高学生作文能力会有比较大的帮助。进行诗歌写作有助于学生欣赏诗歌,培养对诗歌的兴趣。锻炼学生补充诗篇跳跃间隙的能力,让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全国18份高考语文试卷的诗歌鉴赏题,有9份考查到诗歌的情感和主旨。那么,怎样才能把握诗歌的情感和主旨,准确作答,取得最好的成绩呢?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诗歌历史悠久,成绩卓著,并以其独特的美感成为古今文学作品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近年来,如何在高中进行古典诗歌鉴赏教学,已成为中国语文教师探讨的一个教学问题。本文从美读、物象、技巧以及多媒体运用等几个方面来探讨总结出鉴赏古代诗歌的策略,从而更好地为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12.
师:今天这节课,我想和大家一起去亲近世界上最纯粹的文学样式——诗歌(板书)。大家有没有信心学好呢?  相似文献   

13.
正在李镇东的文集中,我猛然发现自己曾经遗失的珍贵东西。因为我不是诗人,所以过去生活值得回忆的东西都被时间洗涤的无影无踪,我感觉自己活到现在,却从未真正活过。然而,李镇东是幸运的,通过诗歌他找寻到生命的意义,过去的点点滴滴通过文字化为永恒。正如他自己所言,"我死了,你还活着,我们的诗——还活着"。人的有限性,使我们总在思考生命的价值,如何使最终化为坟头的虚无不再虚空,如何在险象环生的航线中获得休憩与静谧。这正是诗人的使命,  相似文献   

14.
在诗歌教学中,从指导阅读方法、鉴赏技巧、让学生做回激情诗人等环节入手,多管齐下,唤起学生学诗、写诗的激情,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腹有诗书气自华,思路泉涌笔生花的乐趣。  相似文献   

15.
正读懂诗意,是古代诗歌鉴赏的基本要求。鉴赏时应该借助古代诗歌蕴藏的各种信息,找到小而精的切入点,才能准确理解全诗。一、看诗题,分清类别,初步感知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诗题往往是全诗的眼睛,是诗歌的灵魂,对理解全诗有指向作用,是解读诗歌的切入口。依据题材的不同,古代诗歌分为山水田园诗、送别诗、边塞征战诗、咏史怀古诗、羁旅行役诗、咏物诗、爱情诗、哲理诗、闺怨诗等。有不少诗  相似文献   

16.
“白洋淀诗群”是文革时期一个独特的存在,也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一具独特的文学现象,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个诗歌群落以及诗歌作品的分析,浅谈其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第一学段诗歌类文本进行教学实践研究,提出从诵读的角度来开展日常课堂教学、日常班级活动和家庭活动,在不断探索创新中,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类文本的兴趣,从而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著名古典文化学者、吟诵传承及倡导者叶嘉莹先生说,吟诵的目的,是为了使自己的心灵与作品中诗人的心灵能借着吟诵的声音达到一种更为深微密切的交流和感应。对小朋友而言,学习中国古典诗歌最好的方法就是吟诵。  相似文献   

19.
常颖 《考试周刊》2013,(10):19-20
本文从诗歌的特点入手,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提出一种诗歌教学的流程:指导诵读,体悟诗境,明确主旨,辨明手法,美读涵咏,强化背诵,拓展延伸。希望借此达到新课改的三维目标,也希望这种流动美的文字在中华子孙中代代传承。  相似文献   

20.
初中古诗教学的死记硬背模式让学生厌烦,老师头疼.老师一直以中考为指挥棒,急功近利,只为默写的几分,而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远远抛之脑后.笔者认为,用中国风歌曲作为载体,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大胆尝试,让跳跃的诗歌散文化,让背诵变得简单,让写作充满美感,让学生灵动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