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明忆     
童年时的好多事情,过去了那么多年,却依然恍若在眼前,连一些细枝末节,都记得特别清楚。记得父亲为我买的第一支笛子,是1角2分钱;买的第一本《少年文艺》,是1角7分钱;买的第一把京胡,是2元2角钱……那时候,家里生活不富裕,一家五口全靠父亲微薄的薪水维持,为了给我买这些东西.父亲掏出这些钱来,是咬着牙的。因为那时买一斤棒子面才几分钱,花这么多钱买这些东西,特别是花两块多钱买一把京胡,显得有些奢侈。  相似文献   

2.
请你阅读没人理的2分钱文/刘盈我是一枚2分钱的硬币。我原本住在一个偏僻山村的老农家里。在那里,老农对我特别珍惜,几乎每天都用湿布替我擦拭身子,然后把我放到他的枕边,不要以为我很寂寞,在那儿不光有我,还有1分、5分、1角、5角等光溜溜的伙伴们。可好景不长,老农病倒了,他的儿子为了让自己的父亲早日康复,不得不动用了他枕边的“钱”——我们这些光溜溜的伙伴们。后来,我模模糊糊记得自己进了一家超市,还记得有一个很富有的中年人买了很多东西,付完钱后,服务员把我找给了他,可就在他伸手接我的时候,我掉在了地上,他低头看了看,说:“2分钱…  相似文献   

3.
孩童时,老师讲过这样一个数学趣味小故事: 当时的猪肉价格是每500克7角2分钱,火柴的价格是每盒2分钱。现在给你7角2分钱,买500克猪肉和1盒火柴,你能办到吗?  相似文献   

4.
父亲的爱     
父亲的爱是一杯咖啡,第一口是苦的,但是越品越甜;父亲的爱是一颗夹心糖,外表是硬的,心却是软的;父亲的爱是一本书,外表平淡无奇,书中却充满知识。好几年前,叔叔曾给我买过一块滑板。记得那天,我兴冲冲地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广场学玩滑板,先把一只脚放到滑板上,另一只脚在地上使劲地蹬,可是怎么也站不稳。  相似文献   

5.
我第一次自己买的书,是花一角七分钱,在家对面的邮局里买了一本《少年文艺》。那时,我大概上小学三四年级,是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那里面有美国作家马尔兹写的一篇小说,名字叫《马戏团来到了镇上》,之所以把作者和小说的名字记得这样清楚,是因为小说吸引了我,让我怎么也忘不了:  相似文献   

6.
甲、乙两个同学去新华书店,且都看中了同一本书。一掏口袋,两人才发现钱都不够,算了算甲还差1元2角9分,乙还差1分。于是两个人将钱合起来打算先买1本,一看钱正好合适。请问书价多少?两个同学每人身上各带了多少钱?关于这个问题,可以这样来分析,如果补上两人所差的钱1元2角9分+1分=1元3角,那么他们恰好可买两本书,而现在他们手中的钱却正好可买1本书,可见书价是1元3角,甲同学有1分钱,乙同学有1元2角9分钱。筌变未知为已知@彭相萍  相似文献   

7.
赵丽宏 《小火炬》2013,(Z1):26-27
不管人世如何喧嚣,总有一个好地方永远可以成为你的避风港,成为一间与尘嚣隔绝的小屋。你可以躲进去,独自面对一个丰富有趣的世界。我的童年时代物质是匮乏的,是阅读让我发现了书中的奇妙世界。自从我五岁会识字开始,我就有了逢人借书看的习惯;记得有一年暑假,我有过一天读一本书的记录;我还曾每周步行三个多小时去上学,节省下7角5分钱车费只为了多买一本书……因为阅读,我的童年充满了"彩色  相似文献   

8.
记得7岁那年,父亲送给我一个储蓄罐。他告诉我,这个东西是攒钱用的,并且答应每天给我一分钱放在里面。22天以后,我的储蓄罐里已经有了22个一分钱的硬币。我贪婪地想:等到100天过后,我就能有一块钱了。这个数目对我来说,就是拥有学校门口小贩们的糖蛋、馄饨摊上好吃的馄饨、花摊  相似文献   

9.
感激的代价     
当时,我大约13岁。父亲星期六常常带我出去玩,有时去公园,有时到海边去看船,其中,我最喜欢去的是废品店。在那里可以看到一些古老的电器用品,偶尔我们还会花50分钱买个东西回家,只为了拆开来看看里面的构造。  相似文献   

10.
青春期的诗     
青春的路上开满了颜色各异的花,它们在阳光下吐露着芬芳。——题记【画板】记得第一个画板是父亲在一家小文具店买的。当我告诉父亲想买画板时,父亲很爽快地答应了,还为我联系了美术班。他告诉我,只有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才会有心去做好,希望我不要让他  相似文献   

11.
正偶然,有次看到奥尔罕·帕默克在一篇文章中提到,父亲给他留下了一个充满文学梦想的手提箱,里面装满了他的手稿和笔记本。他父亲有一个很好的书房,总共有1500册书籍。我幻想着那个书房,想到了自己的父亲。在我童年时代,父亲从城里回来给我买过一本书,是本故事书,大意是说一个县官判案离奇。现在我还记得那黄色的封面,可惜我不知道父亲当时是如何给我买的,书的真实由来已不得而知。不过,父亲的那本书替我开启了一个朦胧而充满疑惑的世界,文字里有一个神奇未知的世界,它是陌生的,遥远的,却那么强烈地吸引着我。  相似文献   

12.
进城还钱     
记得在我读初中二年级的那年春天,父亲进城买化肥,不慎把钱包弄丢了。他记得城里有一位远房的表弟,百般无奈,就硬着头皮向表弟借钱,虽然多年不来往了,但对方还是借了50元钱给父亲应急。  相似文献   

13.
童年的节日     
记得小时候,每年的腊月,我总是充满欢欣和无知地询问我的父亲是不是快要过年了。父亲就会耐心地告诉我还有多少天,并说过年时,一定给我买一身新衣服和一顶带有毡绒的帽子。父亲的话使我的心中充满了某种欣慰和无边无际的遐想,有时,我还会梦见自  相似文献   

14.
我爱看书     
记得我小的时候,父亲总跟我说"开卷有益"。等我稍大些,父亲常会给我买一些书籍,有《十万个为什么》、《中华美德故事》、《伊索寓言》等。慢慢地,我迷上了看书,因为有好多未知的谜,都能从书本  相似文献   

15.
父亲的泪     
在我三十岁之前,从没有看到过父亲的眼泪。父亲当了一辈子司机,没有什么文化,在我的印象中,父亲是一个天性极其乐观的人。记得在我年幼那段家境贫寒的日子里,父亲以他最朴素的方式给了我最快乐的童年。从小到大,父亲从来投有打骂过我,童年的记忆中,虽然没有好玩的玩具、没有难忘的美味、甚至没有可以买东西的零用钱,但是,我依旧认为我是一个快乐的孩子!  相似文献   

16.
老唱片     
那种旧的塑胶唱片,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记得了,取而代之z的是像银子一样闪闪发光的CD唱片。记得我第一次拿到CD唱片的时候,感到很惊异,因为我在唱片中看到了自己脸的影子。它就像是传说中未来世界里的东西,银亮、纯洁,在灯光下折射出一道道变幻莫测的七彩光芒。想不到,旧唱片这么快就被淘汰了。我很小的时候,随父母住在乡下。父亲那时是民办教师,家里的条件比较艰苦,家什中惟一说得上高档的东西,就是父亲到城里买的一部座式唱机,很简陋,音质也不太好。我记得那时我家每天晚上都不开灯,皎洁的月光从窗子里透进来。等唱针像犁一…  相似文献   

17.
<正>父亲最温情的模样,我想应该是在教我诗词的时候。每每想起,我都觉得无比暖心。是的,父亲的那份爱一直被时间藏得很深很深。孩提时,我第一次接触诗词,就是在父亲的耐心教导下慢慢学会的。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我背会的第一首诗,是唐人虞世南的《蝉》。父亲是在夏天的一个山抹微云的早晨教我这首诗的。晨风轻轻地吻着人的身体,十分惬意。  相似文献   

18.
一次,久负盛名的相声大师侯宝林和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在一起钦酒聊天.侯宝林对华罗庚说:“饮酒讲究行令,今天我们用数学问题充作酒令吧!”华罗庚高兴地答应了.于是侯宝林问道:“2十3在什么情况下等于4?”华罗庚想了一会,无法找到正确的答案,侯宝林笑着说:“当数学家唱醉酒的时候呀!”华罗庚哈哈大笑道;“你不愧是幽默大师,竟拿我来开玩笑—…·”他想了一下接着说:“我麻烦您到街上买一斤桔子汁咱俩喝,外带一包炒米花.这里有4角4分钱,您拿去,贵了我不买,少了我不依!”侯宝林想了一下,“4角4分钱恰好够桔子汁钱,那外…  相似文献   

19.
我有一个父亲给的小钱,那是给我的安慰奖。为了我试图把他斧子上的缺口磨平。那一分钱——当时可以用来买两块泡泡糖,或者一架香油木制的小滑翔机——是个小小的鼓励。我曾希望能得到五分钱,而且,心底里,我已经把它派了用场——虽然我知道自己干活时并没有竭尽全力。  相似文献   

20.
"爸,我要考大学。"我的哥哥大我6岁,如今已经68周岁了。从21岁起,他一大半的岁月都是在精神病院里度过的。在我印象里,哥哥学习一直很好,老师说他是考大学的好苗子。那时候,父亲远在四川大西南当建筑工,月工资只有64元,他每月寄回家40元。一次,父亲的工友同情地对母亲说:"梁师傅太节省了,舍不得到食堂买菜吃,两分钱买一块豆腐乳,能吃3天。"这话被哥哥听到了,父亲的工友一走,哥哥哭了。见哥哥哭,母亲便劝他:"儿子别哭,家里的日子再难,妈也要想方设法供你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